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當全球矚目的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在鄰近亞馬遜雨林的巴西貝倫舉行,會議焦點除了傳統的減碳談判,更轉向如何建立「韌性」、擁抱「自然解方」,以應對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而AI,這個被視為未來解方的科技,卻也同時是耗電巨獸,它究竟是氣候行動的助力還是阻力?
本集《遠見 On Air》再次越洋連線,邀請親赴COP現場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為我們帶來第一手的現場觀察。並深入探討科技、自然與永續的交集,看台灣的NGO如何在全球舞台上,提出「以AI解AI」的創新解方。
🔺 AI是耗電怪獸,還是珊瑚救星?台達電如何提出「以AI解AI」的創新解方?
🔺 當珊瑚面臨全球第四次大白化,AI如何協助辨識「超級珊瑚」,打造水下保種方舟?
🔺 美國總統大選後的「川普效應」如何影響談判?「綠色後退」(Greenlash)為何成為新隱憂?
🔺 從碳權到生物多樣性權、韌性權,氣候金融如何演進?企業如何從中找到新商機?
主持人/遠見雜誌總編輯 林讓均
與談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張楊乾
+++++
🌱更多《遠見》COP30相關報導!
>>>https://www.gvm.com.tw/topic/2327
✈️當知識成為你的旅伴,世界會更廣闊。
訂遠見,送你Arowana 20吋前開式輕掀箱
>>>https://go.cwgv.tw/8a6z6l
✨關注《遠見》更多的社群:
LINE:https://reurl.cc/A4ELQp
IG:https://bit.ly/3AjBWNV
YT:https://bit.ly/38jNi9k
By 遠見雜誌5
55 ratings
當全球矚目的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COP30)在鄰近亞馬遜雨林的巴西貝倫舉行,會議焦點除了傳統的減碳談判,更轉向如何建立「韌性」、擁抱「自然解方」,以應對日益嚴峻的氣候危機。而AI,這個被視為未來解方的科技,卻也同時是耗電巨獸,它究竟是氣候行動的助力還是阻力?
本集《遠見 On Air》再次越洋連線,邀請親赴COP現場的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張楊乾,為我們帶來第一手的現場觀察。並深入探討科技、自然與永續的交集,看台灣的NGO如何在全球舞台上,提出「以AI解AI」的創新解方。
🔺 AI是耗電怪獸,還是珊瑚救星?台達電如何提出「以AI解AI」的創新解方?
🔺 當珊瑚面臨全球第四次大白化,AI如何協助辨識「超級珊瑚」,打造水下保種方舟?
🔺 美國總統大選後的「川普效應」如何影響談判?「綠色後退」(Greenlash)為何成為新隱憂?
🔺 從碳權到生物多樣性權、韌性權,氣候金融如何演進?企業如何從中找到新商機?
主持人/遠見雜誌總編輯 林讓均
與談人/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張楊乾
+++++
🌱更多《遠見》COP30相關報導!
>>>https://www.gvm.com.tw/topic/2327
✈️當知識成為你的旅伴,世界會更廣闊。
訂遠見,送你Arowana 20吋前開式輕掀箱
>>>https://go.cwgv.tw/8a6z6l
✨關注《遠見》更多的社群:
LINE:https://reurl.cc/A4ELQp
IG:https://bit.ly/3AjBWNV
YT:https://bit.ly/38jNi9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