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由喜马拉雅与voiceclub联合制作播出的行走的背包,我是大
家的老朋友大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谦大江,谦虚的谦,也欢迎大家关注大江的抖音,当然也可以加大江的微信加入大江微信粉丝群,有不定期的福利活动,大江浪啊浪,2020,让我们浪起来。
山西跟国内其他的热门旅行地相比还是挺冷门的,大家一说到山西有什么好玩的第一反应一般是五台山、悬空寺、云冈石窟这些,大江这次也是应朋友的邀约去山西玩,主要是最近看的佛寺古刹这些风景实在是太多了有点审美疲劳了,所以这次想看一些风格不一样的景点,五台山悬空寺就暂时先不去了,让我们一起看看山西除了五台山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吧?
很多人猜既然大江不去五台山那第一站可能会去平遥古镇吧?平遥古镇毕竟是国内保存的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名声在外,但是大家只猜对了一半,我们第一站要去的是汾城古镇,汾城镇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城西南16公里处,这座名不经传的小县城几乎没有怎么开发旅游,游客也很少应该可以享受包场待遇吧,整个地方还保留着古代县城的格局,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叫做汾城,后来改为太平县。当唐太宗把鄂公堡这块地方封给尉迟公后,太平县也就迁了过来。自唐建城以来,汾城镇修建了大量的民居与公共建筑,具有一套完整的机构设施。民国时期借用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汾城县代替了太平县,这块地方才开始称为汾城县。1954年同襄陵县合并为襄汾县,这又降为汾城镇。现存的汾城镇保留了明晚期的城镇规划格局,并保留了唐代里坊制与宋代沿街设市的城镇规划特色。唐朝,太平县治搬至今汾城镇,因而汾城镇在古代为一座县级城市。
初到汾城古镇,感觉确实和其他重修过光鲜亮丽的古城景区不太一样,到处的色调都是灰蒙蒙的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新建的现代建筑也大多是平房没有特别高的楼,大江这种常年在大都市生活的人习惯了高楼大厦,突然看到视野变得这么宽广,好像穿越回古代了一样,整个城区也几乎没有什么景区的标识路牌,没有当地向导只能走到哪算哪了,顺着砖石路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城隍庙,虽然年久失修木匾上的漆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原木,彩色的瓦片也掉漆严重,只剩下斑驳的青绿色还顽强的挂了一点在瓦片上,但是我们还是能依稀看出往日的风采,牌匾上的雕花神像非常精致,门口斗拱重叠犬牙交错,四角飞檐翘首凌空,对面的照壁琉璃镶龙,直耸的石质旗杆左右护卫。庙内影壁、山门、戏台、献殿、大殿、钟鼓楼、厢房、配殿都保存完好。
整个庙连个门口收门票的都找不到,只有短短的一段说明写在附近的墙壁上,这里的城隍庙创建于明武二年(1636)明太祖朱元璋先于洪武二年正月大封城隍,后又诏示天下府州县立城隍庙,规模大小比照各级官署正衙。同时命令各级官员赴任后,首先要到所在地的城隍庙宣誓就职,订立盟誓,保证廉洁奉公,爱民如子。从此,城隍成了守御城池,保障治安,掌管水旱吉凶、人间善恶乃至科举功名、因果报应的全能之神。明朝时特别流行的照壁也就是屏风墙这里也保留了一块,可惜上面的壁画损坏了一部分,彩绘也只剩下了青绿色矿石颜料,走进一点仔细看两遍还写着“生了死死了生生生不息,人化物物化人变化无穷。”为什么会写这种有点阴森恐怖的内容呢?其实是因为在古代,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照壁也是为了断鬼的来路。因为在传说中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
在古代天花是遮蔽建筑内顶部的构件,而建筑内呈穹窿状的天花则称作“藻井”,古镇里的藻井设计的也颇具匠心,最外圈是宝剑和祥云形状花纹内圈是八卦符号,最内圈中心位置有一块圆形的位置可惜磨损的太严重了看不出来是什么,大江猜测是辟邪的铜镜之类的,虽然古时候没有防盗门,不过屋子里有这么多辟邪的装潢住起来还是挺有安全感的。
除了城隍庙城中处处古宅都挺讲究风水的,街巷布局为棋盘式,道路横平竖直、分级明确,主要道路贯通5 座城门。道路的交叉形式为十字形与丁字形。丁字形路口的设置是为了不泄风水。现在我们城市里有时候会出现的两座大厦靠得很近,致使两座大厦中间形成一道相当狭窄的空隙,远望去就仿似大厦被从天而降的利斧所破的天斩煞。在这里是绝对不会出现的。棋盘式的规划还真有点像我们现代的小区,规规整整的一眼看过去非常舒适。
走了一会肚子有点饿了,看到有买红枣的小店就顺手买了一包解解馋,一边吃着红枣一边找饭店,官滩枣是这里的特产,卖枣子的老板让我先咬一半枣子,说拉开可以看见糖丝,照着老板的话试了试,还真的可以看到吃起来也有些粘牙香甜好吃,山西各种面食很丰富,临汾当地人最爱的面食叫擦圪斗,过去粮食没有那么富裕擦圪斗是用几种白面和玉米面、豆面混在一起做出来的,当时大家吃的也没有那么讲究有啥面就放啥面混一混能吃上就不错了,和好面用特制的擦子一下一下擦到大锅中,锅开面熟。再配上各类浇面的卤汁就做好了,配菜也很随意家常做法家里有啥菜就随便放点,现在大家人人都吃的很精致了,偶尔也吃吃粗粮均衡一下。卤料和配菜的味道和普通的打卤面差不多没有很普通的家常味道,几种粗粮混在一起的面意外的香,口感稍硬很劲道弹牙,分量十足一大碗吃完很有满足感。
吃过饭后我们又参观了这里的文庙,灰暗陈旧的建筑衬托的附近植被更加翠绿,这里没有游客空落落的,只剩院落的树木花草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生机,汾城文庙创建于唐代,元至元二十年(1275年)、至正十九年(1359年)及明代重修,现存的基本都是明代建筑。整座文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有影壁、棂星门、大成殿、藏经楼,以前去过的文庙,感觉都香火鼎盛,就算没什么游客香炉也是插的满满的,可能高考已经考完了加上这里实在太偏僻的缘故,显得比较冷清,两侧围廊,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柱头斗拱七踩单翘双昂,前檐格扇门窗。可惜大成殿内的神像泥塑已经不在了,显得有些空,当然文庙怎么能少得了书法作品呢?庙内现存有明清石碑8个,最有名的是文徵明的墨迹,大成殿门口的柏树据说是元代留下来的,殿门廊下的石碑刻着“为官十戒”和“持己十箴”。
一路逛下来还有一些古建筑可能状态不是太好都锁起来了,这一趟包场游览体验还是挺棒的,大江对汾城古镇这个地方感情十分复杂,既希望这个好地方被更多的人发现来体会它的美好,又害怕文物保护以及各种设施跟不上无法承载那么大的客流量,也不希望被很功利的翻新旅游开发成别风景区一样,还是希望这里能修旧如旧尽量保护好古建筑,让古城默默的岁月静好。
好了,本期行走的背包就是这些了,我是大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谦大江,谦虚的谦,欢迎大家关注大江的抖音,当然也可以加大江的微信加入大江微信粉丝群,有不定期的福利活动,大江浪啊浪,2020,让我们浪起来。
5
44 ratings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由喜马拉雅与voiceclub联合制作播出的行走的背包,我是大
家的老朋友大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谦大江,谦虚的谦,也欢迎大家关注大江的抖音,当然也可以加大江的微信加入大江微信粉丝群,有不定期的福利活动,大江浪啊浪,2020,让我们浪起来。
山西跟国内其他的热门旅行地相比还是挺冷门的,大家一说到山西有什么好玩的第一反应一般是五台山、悬空寺、云冈石窟这些,大江这次也是应朋友的邀约去山西玩,主要是最近看的佛寺古刹这些风景实在是太多了有点审美疲劳了,所以这次想看一些风格不一样的景点,五台山悬空寺就暂时先不去了,让我们一起看看山西除了五台山还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吧?
很多人猜既然大江不去五台山那第一站可能会去平遥古镇吧?平遥古镇毕竟是国内保存的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名声在外,但是大家只猜对了一半,我们第一站要去的是汾城古镇,汾城镇位于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城西南16公里处,这座名不经传的小县城几乎没有怎么开发旅游,游客也很少应该可以享受包场待遇吧,整个地方还保留着古代县城的格局,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叫做汾城,后来改为太平县。当唐太宗把鄂公堡这块地方封给尉迟公后,太平县也就迁了过来。自唐建城以来,汾城镇修建了大量的民居与公共建筑,具有一套完整的机构设施。民国时期借用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汾城县代替了太平县,这块地方才开始称为汾城县。1954年同襄陵县合并为襄汾县,这又降为汾城镇。现存的汾城镇保留了明晚期的城镇规划格局,并保留了唐代里坊制与宋代沿街设市的城镇规划特色。唐朝,太平县治搬至今汾城镇,因而汾城镇在古代为一座县级城市。
初到汾城古镇,感觉确实和其他重修过光鲜亮丽的古城景区不太一样,到处的色调都是灰蒙蒙的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新建的现代建筑也大多是平房没有特别高的楼,大江这种常年在大都市生活的人习惯了高楼大厦,突然看到视野变得这么宽广,好像穿越回古代了一样,整个城区也几乎没有什么景区的标识路牌,没有当地向导只能走到哪算哪了,顺着砖石路不知不觉就走到了城隍庙,虽然年久失修木匾上的漆都掉光了,只剩下光秃秃的原木,彩色的瓦片也掉漆严重,只剩下斑驳的青绿色还顽强的挂了一点在瓦片上,但是我们还是能依稀看出往日的风采,牌匾上的雕花神像非常精致,门口斗拱重叠犬牙交错,四角飞檐翘首凌空,对面的照壁琉璃镶龙,直耸的石质旗杆左右护卫。庙内影壁、山门、戏台、献殿、大殿、钟鼓楼、厢房、配殿都保存完好。
整个庙连个门口收门票的都找不到,只有短短的一段说明写在附近的墙壁上,这里的城隍庙创建于明武二年(1636)明太祖朱元璋先于洪武二年正月大封城隍,后又诏示天下府州县立城隍庙,规模大小比照各级官署正衙。同时命令各级官员赴任后,首先要到所在地的城隍庙宣誓就职,订立盟誓,保证廉洁奉公,爱民如子。从此,城隍成了守御城池,保障治安,掌管水旱吉凶、人间善恶乃至科举功名、因果报应的全能之神。明朝时特别流行的照壁也就是屏风墙这里也保留了一块,可惜上面的壁画损坏了一部分,彩绘也只剩下了青绿色矿石颜料,走进一点仔细看两遍还写着“生了死死了生生生不息,人化物物化人变化无穷。”为什么会写这种有点阴森恐怖的内容呢?其实是因为在古代,人们认为自己宅中不断有鬼来访,修上照壁也是为了断鬼的来路。因为在传说中鬼只走直线,不会转弯。
在古代天花是遮蔽建筑内顶部的构件,而建筑内呈穹窿状的天花则称作“藻井”,古镇里的藻井设计的也颇具匠心,最外圈是宝剑和祥云形状花纹内圈是八卦符号,最内圈中心位置有一块圆形的位置可惜磨损的太严重了看不出来是什么,大江猜测是辟邪的铜镜之类的,虽然古时候没有防盗门,不过屋子里有这么多辟邪的装潢住起来还是挺有安全感的。
除了城隍庙城中处处古宅都挺讲究风水的,街巷布局为棋盘式,道路横平竖直、分级明确,主要道路贯通5 座城门。道路的交叉形式为十字形与丁字形。丁字形路口的设置是为了不泄风水。现在我们城市里有时候会出现的两座大厦靠得很近,致使两座大厦中间形成一道相当狭窄的空隙,远望去就仿似大厦被从天而降的利斧所破的天斩煞。在这里是绝对不会出现的。棋盘式的规划还真有点像我们现代的小区,规规整整的一眼看过去非常舒适。
走了一会肚子有点饿了,看到有买红枣的小店就顺手买了一包解解馋,一边吃着红枣一边找饭店,官滩枣是这里的特产,卖枣子的老板让我先咬一半枣子,说拉开可以看见糖丝,照着老板的话试了试,还真的可以看到吃起来也有些粘牙香甜好吃,山西各种面食很丰富,临汾当地人最爱的面食叫擦圪斗,过去粮食没有那么富裕擦圪斗是用几种白面和玉米面、豆面混在一起做出来的,当时大家吃的也没有那么讲究有啥面就放啥面混一混能吃上就不错了,和好面用特制的擦子一下一下擦到大锅中,锅开面熟。再配上各类浇面的卤汁就做好了,配菜也很随意家常做法家里有啥菜就随便放点,现在大家人人都吃的很精致了,偶尔也吃吃粗粮均衡一下。卤料和配菜的味道和普通的打卤面差不多没有很普通的家常味道,几种粗粮混在一起的面意外的香,口感稍硬很劲道弹牙,分量十足一大碗吃完很有满足感。
吃过饭后我们又参观了这里的文庙,灰暗陈旧的建筑衬托的附近植被更加翠绿,这里没有游客空落落的,只剩院落的树木花草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生机,汾城文庙创建于唐代,元至元二十年(1275年)、至正十九年(1359年)及明代重修,现存的基本都是明代建筑。整座文庙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排列有影壁、棂星门、大成殿、藏经楼,以前去过的文庙,感觉都香火鼎盛,就算没什么游客香炉也是插的满满的,可能高考已经考完了加上这里实在太偏僻的缘故,显得比较冷清,两侧围廊,单檐歇山顶,琉璃脊饰,柱头斗拱七踩单翘双昂,前檐格扇门窗。可惜大成殿内的神像泥塑已经不在了,显得有些空,当然文庙怎么能少得了书法作品呢?庙内现存有明清石碑8个,最有名的是文徵明的墨迹,大成殿门口的柏树据说是元代留下来的,殿门廊下的石碑刻着“为官十戒”和“持己十箴”。
一路逛下来还有一些古建筑可能状态不是太好都锁起来了,这一趟包场游览体验还是挺棒的,大江对汾城古镇这个地方感情十分复杂,既希望这个好地方被更多的人发现来体会它的美好,又害怕文物保护以及各种设施跟不上无法承载那么大的客流量,也不希望被很功利的翻新旅游开发成别风景区一样,还是希望这里能修旧如旧尽量保护好古建筑,让古城默默的岁月静好。
好了,本期行走的背包就是这些了,我是大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谦大江,谦虚的谦,欢迎大家关注大江的抖音,当然也可以加大江的微信加入大江微信粉丝群,有不定期的福利活动,大江浪啊浪,2020,让我们浪起来。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17 Listeners
0 Listeners
924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17 Listeners
147 Listeners
9 Listeners
131 Listeners
28 Listeners
351 Listeners
263 Listeners
236 Listeners
49 Listeners
291 Listeners
201 Listeners
154 Listeners
213 Listeners
26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