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理應最開放的教會卻很難建立「對話的文化」
教會害怕對話、害怕權位被動搖,背後也暗示了信徒怎麼看待牧師的角色。
曾經被路德批判的,對神職人員與一般人不同的概念,如今依然在我們心中。
人不可能沒有軟弱,牧師也會跌倒,但為什麼在教會不能談論軟弱呢?
周學信老師的書提過「福音派的靈修觀已經是非常個人化和私己化,因此導致薄弱的教會觀」
當基督徒談到靈修都指個人安靜時間,不太關心社會與公民責任,這樣的靈修觀會導致教會傳遞出什麼樣的信仰問題?
對於個人靈修與信仰成長,David與老師給了什麼樣的建議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供免費沉浸式Line遊戲,歡迎加入Line!
「調查教會內受傷事件」匿名問卷
如果你曾因為教會受了傷,邀請你分享當中的真實故事,不論是經歷情緒壓力、受歧視或霸凌、身心或言語勒索、受不法對待、性騷擾或性犯罪等事件引發的創傷經驗。(歡迎追蹤創傷事工/流淚谷粉專)
我願意贊助:奉獻會使用在節目/活動剪輯與製作費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朋友歡迎上官網,認識頻道理念與神學少女,也可以看看眾多聽友投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粉專與ig日日更新,歡迎追蹤一起作神學!
IG(@out_of_church)、FB、Youtube
其他節目:https://out_of_church.soci.vip/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