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Vol. 07 和杜月笙外孙聊上海滩旧时风云


Listen Later

封面上的烟盒,是杜月笙六十大寿时, 由好友赠送的礼物,一段风云往事的见证。
1947年,杜月笙在上海举办的六十寿宴,不但是他自己最后的江湖荣光,也是上海在经历各国殖民者、军阀统治和日本占领后,旧时代落幕前最后的江湖盛事。宁静之中,正在酝酿剧变之前的飘雨和轻雷。


此时的杜月笙已经由十六铺的小混混成长为上海的无冕之王,前路却是一片茫茫。


本期我们邀请到杜月笙的外孙,孟小冬国剧奖学基金会董事金祖武先生和收藏家斗哥,为大家讲述杜月笙的一生传奇和旧时十里洋场的江湖往事。


鸦片战争后,上海地方长官和英国、美国、法国相继签订协议,开辟租界给商人和家属居住。外国政府可以在租界派驻领事,后来又获得了警权、征税权和司法权。1853年在太平天国攻占南京,威胁租界的安全。于是他们开始组织联合武装,英美租界合并,形成公共租界的雏形,奥匈帝国、丹麦、意大利、荷兰、俄罗斯等等越来越多国家的侨民和商人也入驻,公共租界因此繁荣。


公共租界是各国侨民的自治体,由工部局领导,不直接受任何外国领事管理。法国没有接受这种安排,在1862年退出工部局,由法国驻上海领事和公董局共同负责,成为一片独立的租界。此后上海长期处于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共存的局面。



青帮起于漕运。清朝的中前期,运河一度繁荣,产生了依赖水路运输的劳动阶层。这些人居无定所,于是结社形成了互助,在婚丧嫁娶方面给予支持。上海港开放后,中国运输业的重心由内陆水运转向海运,于是大量漕帮的子弟跑去上海讨生活。从事的行业也从运输拓展到去工厂做工,也包括赌场、烟土这些地下产业。青帮的头领对这些流动人口有着很大的影响力。青帮帮众就按字排辈,到辛亥革命前活跃的是“大、通、悟、学”四个辈份。杜月笙的师傅陈世昌是通字辈,所以杜仅为悟字辈。


杜月笙成名后,无论到哪里都是一袭长衫,比起黑道人物,更像一介书生。 



杜月笙在旧上海金融界和工商界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从江湖到庙堂广交朋友。黎元洪秘书长绕汉祥为他撰赠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


杜氏祠堂落成典礼在旧上海被誉为可以媲美哈同与盛宣怀葬礼的三大盛事。当时的军政要员和在野巨头悉数到场;仪仗队由几万人组成,绵延数里;日夜开演的六台堂会戏,更是堪称京剧史上最辉煌的汇演。 



杜月笙对慈善事业颇为热心,在齐卢战争时期组织难民救济会;重修城隍庙为乞丐收容所;而他一生中最得意的头衔就是红十字会副会长。



杜月笙的六十大寿,蒋经国代蒋介石送上匾额,并对杜月笙行子侄礼


杜月笙的六十大寿,期间举办的堂会演出收入都捐给了苏北和四川的灾民。期间,孟小冬演出的搜孤救孤是余派艺术的巅峰绝唱,现场彩声雷动,观众久久不愿散去。旧舞台出身的孟小冬原不愿行返场这一新剧礼仪。双方僵持30分钟之久,经杜月笙苦苦劝说才再次走上舞台谢幕。



杜月笙出席本期嘉宾金祖武先生父母婚礼。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By 剧谈社

  • 5
  • 5
  • 5
  • 5
  • 5

5

29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View all
日谈公园 by 日谈公园

日谈公园

437 Listeners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17 Listeners

井户端会议 by 番薯剥壳工作室

井户端会议

150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45 Listeners

东亚观察局 by 东亚观察局

东亚观察局

199 Listeners

中间地带 by 海博

中间地带

35 Listeners

鼓腹而游 by 鼓腹而游播客

鼓腹而游

74 Listeners

东腔西调 by 大观天下志

东腔西调

130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206 Listeners

Talk三联 by 三联中读

Talk三联

48 Listeners

蜜獾吃书 by 蜜獾吃书

蜜獾吃书

186 Listeners

边角聊 by Leftover Talk

边角聊

42 Listeners

历史学人 by 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13 Listeners

独树不成林 by 鬼鬼祟祟的树

独树不成林

267 Listeners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18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