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奴隶与狮》是徐悲鸿先生1924年在巴黎留学时创作的一幅油画。他用饱受欺凌但散发神性的奴隶比喻中国的形象,强大自尊的狮子比喻中国的精神,以此寄托孱弱的中国必定能自救与危亡的信念。此后,他回到中国,通过创作和广泛的社会活动推动东西方艺术跨语境的对话,并且奠基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东西方文明的剧烈碰撞导致中国的古典精英文化系统性崩溃。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站在十字路口,思考下一步何去何从。在美术领域,面对一边是延续上千年的中国绘画传统;一边是面貌截然不同,但同样底蕴深厚的西方艺术,处在变革漩涡中的中国艺术家们必须要做出一个决断——在多大程度上坚守传统,又在多大程度上去颠覆传统?甚至有没有一种可能去走出一条把中西融会贯通的道路?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徐悲鸿纪念馆典藏部主任,同时也是徐悲鸿先生的孙子徐骥老师;以及在艺文化的创始人谢晓冬老师,根据不同艺术家在传统和变革之间的取舍,划出一条光谱,向大家介绍包括徐悲鸿在内,从清末到民国这一时期的重要艺术家们的选择,以及在文明剧烈冲突和融合的历史进程里,文明史怎样被书写。
内容包括:
04:32 千古未有之变局,不止是艺术的变局
08:43 拥抱西方:从李铁夫到常玉到吴冠中
12:38 极致的传统能否跟西方分庭抗礼:黄宾虹与吴湖帆
17:06 傅抱石对传统和艺术史的理解达到绝对高度
22:26 站在颠峰的齐白石、张大千西方影响力依然有限
35:27 巴黎留学前的徐悲鸿
40:59 二徐之争:徐悲鸿与徐志摩对艺术道路的不同看法
53:12 为何徐悲鸿的中国画为人诟病?
59:46 作为教育家的徐悲鸿
65:30 百年后中国艺术仍在十字路口,艺术家何去何从
徐悲鸿《奴隶与狮》
徐悲鸿于1924年创作的历史画。 故事来自《伊索寓言》:逃跑的奴隶被主人抓获,即将被丢入斗兽场,让狮子处决,但狮子不但没有攻击他,反而和他温情相认。原来奴隶在逃跑的路途中曾替狮子拔出过爪上的倒刺,是它的恩人。场面感动现场的观看者,最终奴隶和狮子双双重获自由。《奴隶与狮》寄托了徐悲鸿对中国必定能够自救于危亡的期望,是徐悲鸿重要的油画作品。
郎世宁、金廷标合作《火鸡图》图中火鸡为郎世宁所绘。郎世宁通过写实的画风纪录了清朝初期的中国宫廷人物与景色,并向中国介绍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风格,和交点透视等绘画手法,是早期向中国介绍欧洲美术的重要人物。
常玉《八尾金鱼》
黄宾虹《黄山异卉》,寓刚健于婀娜。
范宽《雪山萧寺图》和吴湖帆《仿范华原雪山萧寺图》。吴湖帆是民国时期复兴中国古典传统的重要艺术家。
傅抱石《屈原》,线条取法唐人,仙气飘飘
张大千《红拂女》,工笔仕女的精绝之作,显示他对敦煌技艺的掌握。
张大千《碧风古寺》。张大千晚年泼彩作品,同时具有民族性和国际性。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1931年随着“918”事件爆发,徐悲鸿希望以中国题材的历史画震撼和鼓舞人民。
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和徐悲鸿《奔马》。
徐渭 《墨葡萄图》。 文人画所谓的“笔墨传统”意指绘画中的书写性。徐渭的作品即为其中杰作。
徐悲鸿为梅兰芳绘《天女散花图》,画中人物即为梅兰芳。
5
2929 ratings
《奴隶与狮》是徐悲鸿先生1924年在巴黎留学时创作的一幅油画。他用饱受欺凌但散发神性的奴隶比喻中国的形象,强大自尊的狮子比喻中国的精神,以此寄托孱弱的中国必定能自救与危亡的信念。此后,他回到中国,通过创作和广泛的社会活动推动东西方艺术跨语境的对话,并且奠基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
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东西方文明的剧烈碰撞导致中国的古典精英文化系统性崩溃。各行各业的人,都在站在十字路口,思考下一步何去何从。在美术领域,面对一边是延续上千年的中国绘画传统;一边是面貌截然不同,但同样底蕴深厚的西方艺术,处在变革漩涡中的中国艺术家们必须要做出一个决断——在多大程度上坚守传统,又在多大程度上去颠覆传统?甚至有没有一种可能去走出一条把中西融会贯通的道路?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徐悲鸿纪念馆典藏部主任,同时也是徐悲鸿先生的孙子徐骥老师;以及在艺文化的创始人谢晓冬老师,根据不同艺术家在传统和变革之间的取舍,划出一条光谱,向大家介绍包括徐悲鸿在内,从清末到民国这一时期的重要艺术家们的选择,以及在文明剧烈冲突和融合的历史进程里,文明史怎样被书写。
内容包括:
04:32 千古未有之变局,不止是艺术的变局
08:43 拥抱西方:从李铁夫到常玉到吴冠中
12:38 极致的传统能否跟西方分庭抗礼:黄宾虹与吴湖帆
17:06 傅抱石对传统和艺术史的理解达到绝对高度
22:26 站在颠峰的齐白石、张大千西方影响力依然有限
35:27 巴黎留学前的徐悲鸿
40:59 二徐之争:徐悲鸿与徐志摩对艺术道路的不同看法
53:12 为何徐悲鸿的中国画为人诟病?
59:46 作为教育家的徐悲鸿
65:30 百年后中国艺术仍在十字路口,艺术家何去何从
徐悲鸿《奴隶与狮》
徐悲鸿于1924年创作的历史画。 故事来自《伊索寓言》:逃跑的奴隶被主人抓获,即将被丢入斗兽场,让狮子处决,但狮子不但没有攻击他,反而和他温情相认。原来奴隶在逃跑的路途中曾替狮子拔出过爪上的倒刺,是它的恩人。场面感动现场的观看者,最终奴隶和狮子双双重获自由。《奴隶与狮》寄托了徐悲鸿对中国必定能够自救于危亡的期望,是徐悲鸿重要的油画作品。
郎世宁、金廷标合作《火鸡图》图中火鸡为郎世宁所绘。郎世宁通过写实的画风纪录了清朝初期的中国宫廷人物与景色,并向中国介绍了欧洲明暗画法的风格,和交点透视等绘画手法,是早期向中国介绍欧洲美术的重要人物。
常玉《八尾金鱼》
黄宾虹《黄山异卉》,寓刚健于婀娜。
范宽《雪山萧寺图》和吴湖帆《仿范华原雪山萧寺图》。吴湖帆是民国时期复兴中国古典传统的重要艺术家。
傅抱石《屈原》,线条取法唐人,仙气飘飘
张大千《红拂女》,工笔仕女的精绝之作,显示他对敦煌技艺的掌握。
张大千《碧风古寺》。张大千晚年泼彩作品,同时具有民族性和国际性。
徐悲鸿《田横五百士》,1931年随着“918”事件爆发,徐悲鸿希望以中国题材的历史画震撼和鼓舞人民。
唐代韩干的《照夜白》和徐悲鸿《奔马》。
徐渭 《墨葡萄图》。 文人画所谓的“笔墨传统”意指绘画中的书写性。徐渭的作品即为其中杰作。
徐悲鸿为梅兰芳绘《天女散花图》,画中人物即为梅兰芳。
437 Listeners
317 Listeners
150 Listeners
446 Listeners
198 Listeners
35 Listeners
74 Listeners
130 Listeners
208 Listeners
47 Listeners
186 Listeners
42 Listeners
13 Listeners
267 Listeners
18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