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Vol 19 看懂“不知所云”的艺术:理解当代艺术的三重滤网


Listen Later

几年前,网上流传一张图片,说的是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地上有一副游客掉落的手套。许多观众不确定这是不是艺术品,也不敢问,纷纷小心翼翼地绕行。

事实上,对当代艺术故弄玄虚的抨击和调侃和当代艺术本身的历史一样悠久。即便是杜尚的“小便池”,博伊斯的《油脂椅》,阿布拉莫维奇的行为艺术,作为当代艺术的名作,同样长期饱受公众质疑。主要的批评都集中在“看不懂”和“远离生活”的问题上。

的确,当代艺术舍弃了对美的追求和对传统形式的追求,这一切都大大有悖于我们的经验和本能。但优秀当代作品所关心的问题,所传达的观念,可能比任何过去的艺术都贴近我们的生活。

为了跨越这道理解的壁垒,本期节目,我们邀请白盒子艺术馆的馆长孙永增老师为大家带来当代艺术的入门讲解 —— 不但从思想史和艺术史的角度解释当代艺术的由来;也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赏析,介绍当代艺术的面貌;更重要的是,他会分享一套标准,也即标题所说的“三重滤网”,帮助大家建立独立评判当代艺术的体系。 

内容包括

03:02 时间、风格、观念:定义当代艺术的三重标准

05:32 为什么艺术到了现代,突然就看不懂了? 

08:24 当代之前:什么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

27:55 场景和空间扮演什么角色:李禹焕与物派

35:46 杰夫·昆斯、刘野、村上隆:当代艺术的三种面貌

49:15  “三重滤网”评判当代艺术的好坏

53:32 为什么人人都是艺术家,做艺术反而更难

55:53 观看当代艺术如何获得完备体验



博伊斯和《油脂椅》

约瑟夫·博伊斯,最负盛名的当代艺术家之一,作品包括各种雕塑、行为艺术。信奉艺术应当介入社会问题,且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

二战期间,博伊斯参加德国空军,所驾驶的飞机坠毁在克里米亚半岛,后被鞑靼人所救。他们用油脂给他敷住伤口,用毛毡给他裹住保暖从而救了他的命。

此后,油脂和毛毡成为伊斯具有自传性质的象征符号,代表生命与救赎、伤痛与治愈,在他的作品中反复出现。如《油脂椅》在一把普通的椅子上堆积上坡状的动物油脂,油脂象征能量,椅子暗示人的躯体。油脂的逐渐融化暗示生命治愈方面能量的转换与传递。本作同时具有一定的神秘主义色彩。 



阿布拉莫维奇和《韵律0》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20世纪著名行为艺术家。 

在行为艺术作品《韵律0》中,她允许观众使用包括玫瑰、蜂蜜、剪刀、匕首、十字弓,灌肠器和手枪等物品,在长达6个小时的时间内,和被麻醉无法动弹的自己发生互动。

这件作品意义重大,被艺术理论界,伦理学,行为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政治社会学等各界视为经典范本。



塞尚和《圣维克多山》

保罗·塞尚,法国著名画家。 

塞尚的作品体现了和古典时期截然不同的创作理念,他忽略物体的质感和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分析形体与色彩间的结构关系,和结构所带来的形式美感。  

塞尚的艺术理念瓦解了400多年来一成不变的透视学法则,赋予绘画更多元的思考和辩证,从塞尚开始,西方画家从追求真实地描画自然,开始转向表现自我,并开始出现形形色色的形式主义流派,形成现代绘画的潮流。塞尚也因此被尊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杜尚的《泉》和安格尔的《泉》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剧给当时的艺术界带去了深刻反思。出于对战争的抗议对旧秩序的不满,以杜尚为代表的达达主义,希望通过对旧秩序的戏谑和嘲讽,达到瓦解旧秩序的目的。

作为最早的重要现成品艺术和观念艺术,杜尚的《泉》被普遍认为是开启了后现代艺术的历史性作品。不登大雅之堂的小便池,和新古典主义大师安格尔的同名作品中极尽柔美、优雅与纯洁的少女之间形成巨大反差。体现杜尚对艺术权威和美学传统的反叛。

此外,《泉》作为一件现成品,在参展时遭遇也引发了人们对反叛者本身的思考——反对守旧的人当面对超出自己认知的东西时,还能一如既往地主张包容吗?反对威权的人,一旦掌握了权力,会不会变成新的威权? 



物派

物派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日本的艺术流派。物派艺术家以装置为形式,通过改变存在物体的关系,来凸显物质本真的意义,并且产生场域的变化,营造截然不同的感知体验。

作为当代艺术流派,物派艺术同样具有问题意识和社会批判性。例如包括对制造文化的批判,和对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造成的物质泛滥的批判等。

图为:李禹焕《Relatum》,吉田克朗 《cut-off 8》



杰夫·昆斯

杰夫·昆斯,美国艺术家,作品往往由单调的东西堆砌而成——如不锈钢骨架、镜面加工过的气球兽,并且染以明亮的色彩。其作品《气球兔》在2019年以9100万美元成交,创下了仍然健在的艺术家作品最高拍卖价世界纪录。

评论界对杰夫·昆斯的看法趋于两级。有的认为他的作品作为新一代波普艺术的代表有着重要的艺术史价值。有的认为他媚俗、哗众取宠,全然建立在利己的营销之上。



达米恩·赫斯特和《难以置信的遗迹珍宝》

达米恩·赫斯特是重要的英国当代艺术家。节目中提到的2017年威尼斯海关大楼博物馆中举办的《难以置信的遗迹珍宝》(Treasures from the Wreck of the Unbelievable)展中,达米恩·赫斯特虚构了一起公元2世纪的沉船事件,声称他和他资助的水下考古团队,在非洲东海岸发现了一艘载有460吨艺术珍宝的沉船。 经过长达十年的打捞、 清理和研究后,终于将这批宝藏系统地重现。

这其中有高达18米的巨型青铜恶魔、阿兹特克的日晷、变形的斯芬克斯雕像、中国神话里的西王母、迪士尼的米老鼠、甚至艺术家本人形象的雕塑,以及各种受海水侵蚀腐坏的金币、首饰和武器等。同时展示的,也包括记录考古学家和潜水者发现和打捞过程的视频和影像。

此类艺术大展仰赖的是堪比制作好莱坞大片的工业能力,体现了艺术家调度社会资源的巨大能量。甚至这种对金钱资本、技术手段、传媒能力,以及整个文化工业堪称极致的调动能力,也被艺术家纳入创作的范畴。



刘野 

刘野的作品具有极为突出的手工技术性。

他对蒙德里安的抽象主义有极大的偏爱,却常用抽象的概念去完成具象的作品;用冷峻、理性的方法,去实现感性的表达;他的画面充满控制力和克制感,情感的传达却异常饱满。社会性的观念,作为画外之音也得到充分的传递。而这一切,都被统一在了极有品质感的画面之中。 



杜马斯《萎》

马琳·杜马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作品的主题主要和女性主义与人道主义有关。对弱势群体的共情,对苦难的敏锐洞察和高超的精神表现主义的表达技巧,在她的作品中融为一体。

节目中提到创作于1994年的作品《萎》(Chlorosis),杜马斯用水彩绘制了24张人物的面孔。水彩晕染而成的残破感,表示他们在精神和肉体上受到的伤害;受害者没有痛苦哀嚎,沉静的状态流露淡淡的悲伤;但24张面孔的同时呈现,让这种淡淡的悲伤,叠加一种弥漫的氛围。从而完成对女性以及更广阔的弱势群体传神的描摹。



村上隆《The world of sphere》

村上隆大体属于与潮流文化较为贴近的当代艺术家。上图的《The world of sphere》即为艺术家与法国时尚品牌路易威登合作而来。在与时尚和潮流融合的过程中,艺术和平面设计,以及工艺美术之间的边界也变得模糊。

但村上隆本身的作品也包含了诸多波普艺术的特质,例如审视通俗文化和艺术之间的关联;提取大众文化中的细节,对它进行放大、符号化和大量复制等。其标志性的超扁平风格,也对与三维空间相对的平面进行了探讨。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By 剧谈社

  • 5
  • 5
  • 5
  • 5
  • 5

5

29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View all
日谈公园 by 日谈公园

日谈公园

437 Listeners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17 Listeners

井户端会议 by 番薯剥壳工作室

井户端会议

150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45 Listeners

东亚观察局 by 东亚观察局

东亚观察局

199 Listeners

中间地带 by 海博

中间地带

35 Listeners

鼓腹而游 by 鼓腹而游播客

鼓腹而游

74 Listeners

东腔西调 by 大观天下志

东腔西调

130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206 Listeners

Talk三联 by 三联中读

Talk三联

48 Listeners

蜜獾吃书 by 蜜獾吃书

蜜獾吃书

186 Listeners

边角聊 by Leftover Talk

边角聊

42 Listeners

历史学人 by 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13 Listeners

独树不成林 by 鬼鬼祟祟的树

独树不成林

267 Listeners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18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