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Vol. 27 从宇宙天极到人间秩序:三大上古符号揭秘华夏密码


Listen Later

我们常说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又说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个文明自古没有中断过的古国。但其实几千年间,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一直在变化。 所谓“不变” ,与其说是某种现象,不如说是一种文明的基因。

华夏基因诞生于上古,包含了先民对宇宙和时空的理解,以及对天道与人间秩序的认识。这些观念逐渐化为符号,出现在祭祀和生活的用品上,建筑和墓葬之中,乃至礼仪和风俗里。然后在几千年来不断地被构建、演绎和引用,最终渗透进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直到今天还在影响着中国人的性格和看待世界的方法。 

但这些“文明基因”形成的年代过于古老,得不到文字历史的充分记录。幸好我们对历史真相的了解,并不局限于文字。图像,作为非文献的证据,也能呈现文本叙述之外的历史。 目前,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正在举办的“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展”,其中就网罗了大量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到夏商周时期的重要文物。为我们理解华夏文明的基因,提供了重要的图像的证据。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来自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也是本次“华夏之华”的策展人谈晟广老师 以及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学习欧洲史前艺术的戴喜玲老师,通过解释“天”、“中、“节”这三大上古符号,结合图像的历史为大家揭秘中国人的根本信仰和文化密码。

内容包括 

06:16 华夏起源猜想:黄河拐点、五帝传说和五千年的“花”

22:02 中国人崇拜的“天”,并非我们头顶这片天

30:32 帝字是星图,故宫是天宫,人间王权是天上神权的模拟

32:45 从良渚玉琮到天坛拱门,北天极信仰跨越上下五千年

38:35 老子的“无”,群星拱卫的虚空与中国的神学逻辑

42:00 清华简秘闻:“中”是周文王留给武王最宝贵的政治遗产

47:55 嫡庶之制的本质是建立模拟天空宇宙的“人间同心圆”

50:50 昆仑的真相是华夏人到不了的远方

56:28 以竹为宫,天子居中:从甘泉宫到天坛祭天之礼跨越两千年

61:58 节者天之制也:上天和王者用“节” 给世界带来秩序

63:43 天子王权的信物,也是天神使者的凭证



华夏 

“华”通“花”。距今五千多年的西阴文化/庙底沟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彩陶,上面绘有独特花纹。这种绚丽的“花”纹在中原大地上广泛传播,鼎盛时期东至沿海、西至甘青、南到长江、北至内蒙——几乎与现代观念里中原版图相吻合。可见以中原地带为核心,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早在五千年前就已初具雏形。

华同样也指“文德”,即礼乐教化。因此,“华夏之华”展览的第一部分被命名为“文德幽明”。 

图为:西阴文化/庙底沟文化的彩陶罐和单鋬彩陶壶

从天文到人文

要从事农业生产,就必须判断播种和收割的时节。而天象就是最根本的判断依据。史前的先民通过北极星的斗柄指向划分出春夏秋冬,时令节气,进而形成了历法。进入历史时期后,王朝对历法和天象的解释权进行了绝对控制。由天授予统治者之“天命”也成为王朝合法化必要的因素。 

图为:裴李岗文化的石磨盘和石磨棒;河姆渡文化的骨耜;庙底沟文化的陶釜、陶灶



北天极

古代天子的“天”,并不是我们头顶的这片天,而是只有到了晴朗的夜空,才能观测到的一个小小的圆形区域,这就是——北天极。先民观测到周天星辰都在围绕北天极旋转。于是北天极作为不动的点,成为人们观测天象的总坐标,同时也被认为是天帝的居所,继而被构建成中国人对“天”的根本信仰。

图为:群星围绕北天极旋转; 郑州荥阳市青台村出土距今约5000多年的仰韶遗址的“北斗”


象征北天极的符号

《周髀算经》观察到北极星和北斗七星围绕北天极运行,所画出的同心圆形似斗笠(见下图)。于是称“笠以写天”“。 斗笠、尖顶帽、拱极形符号(∧)常常代表天极或天帝,在漫长历史时期里出现在祭祀、墓葬等重要场合。 

图为:据《周髀算经·七衡图》改绘的极点示意图,可以清晰看到斗笠形的北天极;新石器时期至西汉对于拱极形天极的各种表现;山东沂南汉墓画像石墓门东立柱画像;北京天坛拱门上的拱极形设计;清代巨型缂丝挂毯上头戴斗笠的乾隆



藻井和太一生水

藻井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顶部构件,类似于“天花板”,多用在宫殿、寺庙中的宝座、墓穴等重要场合。藻井装饰常绘以荷花,被《鲁灵光殿赋》描绘为“反植荷蕖”。 

传统认为,这种水生植物的装饰是为了避火。但谈老师结合北天极信仰和老子“太一生水”的说法推测,此类装饰更可能表现的是,在先民的宇宙观里,银河是由北天极流出的河流,故而能在头顶生出荷花。  

图为:莫高窟329窟莲花飞天藻井图、郭店楚简《太一生水》战国



周礼

周公制礼做乐的本质,是希望建立模拟天空同心圆的人间秩序。天子为天的嫡长子,居住在天下之中,也即洛邑。天子的兄弟被分封为诸侯,拱卫在王畿周围。“大宗”和“小宗”的层层分封,最后形成以天子为圆心,由核心到外缘依次是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乃至庶民、工、商、奴隶的同心圆式宗法制度社会结构。

《诗经·大雅·板》云:“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这句诗的内涵,正是宗法制度的结构:诸侯之大邦作为第一层外圆,是卫守作为圆心的周王室王畿之地的屏障;从周王到士的各层“大宗”就是各层家、国的栋梁;从周王到诸侯、卿大夫等,都要为政有“德”,国家乃安宁;各层宗子就是维系各层家、国的城墙。

西周宗法制所确定的大宗、小宗之层层关系,在《周禮》中,就化作王畿与“九服之邦国”关系的理想模式。

图为:何尊、“清华简”《保训》篇、禹贡九州山川图、《周禮》所记王畿与九服邦国之关系模型图


郊祠太一之禮

“郊祠太一之禮”是汉武帝中后期最重要的祭祀之禮,为此,汉武帝专门在今陕西省淳化县西北建造了长安城以外最重要的政治副中心——甘泉宫。

综合《史记·乐书》《汉旧仪》《三辅黄图》《汉书·郊祀志》《汉书·禮乐志》等文献中的记载,可勾勒出汉武帝在甘泉宫祭天的大致流程:

三年一次祭天于云阳宫甘泉坛,在冬至日祭天→皇帝祭天,居甘泉宫,斋百日→令人升通天台,以候天神→见到大流星,意味着天神下→命300名8岁的女童跳流火舞→在紫坛,用六层有六彩纹饰的席子,供品配上玉儿、玉饰器,凡七千三百物备具,养牛五岁,至三千斤→举烽火,皇帝不用到祭坛,就在竹宫望拜,百官侍祠者数百人皆肃然动心→使童男女七十人俱唱“十九章之歌”,一直到天明。

所谓“十九章之歌”,乃汉武帝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命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合八音之调,作《郊祀歌》十九章。十九章非成于一时,首章为迎神曲,末章为送神曲,从其内容结构来看,最尊者为“太一”,其次为“五帝”,再次为“后土”“五神”“日神”,而其余均为汉武帝历年根据所获之“祥瑞”而作。

图为:甘泉宫竹宫、紫坛布局想象;甘泉宫遗址“中”字瓦当复原


節的符号

節的本意是竹節,代表约束,引申为秩序。天对世界的约束无所不在,春夏秋冬,是为季节;气候与物候的变化,是为节气。昼夜交替、月满月缺、寒来暑往,草木枯荣,正因为自然万物都在天的节律下运作,世界才能绵延不断、生生不息。所以王者也应该效仿天道,节制天下的臣民。因此,節就是禮,就是道德、法律、文化。正是有了節,世界才有了秩序。 

“節”的概念如此重要,所以自古以来,人们就开始把節的符号具象化,成为天子王权的信物。

图为:竹節熏炉、战国,鄂君启節,车節(左)、舟節(中)、鄂君启節拼合图(右);杜虎符;河南洛阳西汉卜千秋壁画墓墓顶壁画局部线描图持節羽人


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展

山西是华夏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上古“三皇五帝”传说中,有“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之说,大致对应的地点,均位于晋西南的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

以夏县西阴村命名的西阴文化,绚丽的“花”纹引领了史前彩陶时代文化大变革的浪潮,襄汾县的陶寺文化遗址初具国家和礼制雏形,均凸显了晋西南在华夏文明形成初期所扮演的核心作用。进入历史时期,山西境内出土了商代早期、商代晚期、西周、春秋和战国序列完整的青铜器,是理解中国青铜时代文化艺术和礼仪制度极佳的标本库。上古、中古和近古,山西长期是中原文明与游牧文明交汇与融合的熔炉,特别是北魏孝文帝,从平城京(今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对华夏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展”通过精选的相关文物,以实物的证据,呈现辉煌的山西古代文明,无愧是华夏文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优秀代表。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By 剧谈社

  • 5
  • 5
  • 5
  • 5
  • 5

5

29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View all
日谈公园 by 日谈公园

日谈公园

437 Listeners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17 Listeners

井户端会议 by 番薯剥壳工作室

井户端会议

150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46 Listeners

东亚观察局 by 东亚观察局

东亚观察局

197 Listeners

中间地带 by 海博

中间地带

35 Listeners

鼓腹而游 by 鼓腹而游播客

鼓腹而游

74 Listeners

东腔西调 by 大观天下志

东腔西调

130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207 Listeners

Talk三联 by 三联中读

Talk三联

47 Listeners

蜜獾吃书 by 蜜獾吃书

蜜獾吃书

186 Listeners

边角聊 by Leftover Talk

边角聊

42 Listeners

历史学人 by 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13 Listeners

独树不成林 by 鬼鬼祟祟的树

独树不成林

267 Listeners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18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