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Vol. 30 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普洱茶鄙视链大盘点


Listen Later

提起普洱,很多人的第一直觉是“门槛高、水很深” —— 有人说普洱健康,有人说它不健康;有人说投资升值、有人说高价接盘;有人在说天价,有人在说假茶;有人把普洱奉为文化瑰宝,也有人把它贬为骗局。

 
不同的饮茶群体更是围绕不同的普洱品类,构建起很多话术:生普好还是熟普好?干仓好还是湿仓好? 喝年份还是喝山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些话术,犹如一座座信息孤岛,彼此之间极难沟通,也让外行人望之却步。由此还衍生出普洱圈极为特殊的鄙视链文化,仿佛不按照我所理解的标准喝茶就是不正确、不健康、是受骗上当、是智商税。 
本期节目,我们再次邀请到栗强老师,为大家盘点普洱茶领域常见的九条鄙视链,它们在历史上如何形成?各自有什么依据?普洱市场为什么如此复杂?它真的充满骗局吗?


内容包括:

02:03 饮料只讲合格线,普洱为什么要讲鄙视链?

04:40 九条鄙视链并存,让圈外人望而却步

07:18 什么是普洱?生熟普、干湿仓的一些科普

13:09 喝老茶是普洱最神完气足的传统

19:05 越老真的越好吗? 为何传说皇帝只喝新茶?

25:26 价格百万的古董天价茶都是什么人在喝?

29:13 另辟蹊径的古树茶,能够胜过老茶传统吗? 

36:52 作为商品的普洱:从大厂茶到枪版茶、金融茶

43:41 陈化的普洱更好喝,为何转化少干仓反倒好卖?

49:22 熟茶:激烈的革命者能够温和回归传统吗?

57:30 回望普洱一百年,盘点九大鄙视链的历史渊源

76:01 宫廷茶、马背发酵和茶王树:了解普洱的过程,也是直面知识和错误的过程

82:26 《红酒能普洱为什么不能?》



普洱茶

普洱茶是云南省传统生产的一种发酵茶。主要具有以云南为产地;后期发酵转化的过程;和紧压的压制工艺等特征。

其中,通过发酵转化来增强口感的丰富性是普洱茶的主要特征。这种发酵和我们通常说的乌龙茶或者红茶发酵不同, 因为存放时间超长,所以主要依靠的不是植物自身的酶的催化,而是真菌、细菌和自氧化的影响,口感变化也因此更加丰富。

其中,自然存放的普洱叫生普洱。生普洱根据存放的湿度环境又可以分湿仓和干仓。干仓的陈化更缓慢,而且参与发酵的是不同的微生物,所以被认为能表现更多的复杂性。而储存在广东、香港的湿仓茶交易价格就相对较低。 

(图为:普洱茶厂将散叶普洱压成茶砖)



普洱鄙视链群

本期节目我们介绍了普洱茶最常见的九种追求,它们是:老茶、天价古董茶、古树茶、纯新茶、干仓、熟茶、大厂茶、枪版茶和金融茶等。 这些追求背后,各自有一些不尽相同的支撑要素,构成错综复杂的鄙视链群。 



普洱老茶

栗老师说,老茶链是最神完气足的一条鄙视链。因为老茶兼具口感审美、稀缺性、高价格和高知名度这四大支撑。根据时间,除去几乎只在故宫和博物馆存在古代贡茶,流通老茶可分为四类:从清末一直到1949年的号级茶;1949-1968年的印级茶;70年代-90年代中期的七子饼茶;和95年以后出现的中期茶。 

(图为:宋聘茶)


古树茶

古树茶是相对于台地茶而言的概念。解放后,国家在云南发展密植型茶园,茶树以灌木为主,树龄短、品种新、种植密集、还会人工施肥打药,因此产量极高。 此类人工养殖的茶叫做台地茶。

后来,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品质、更少的农药残留、更天然的口感,就把目光转向了偏远地区才有的,百年以上树龄的古树。 这些老树病虫害少,不施农药;不是密集种植,充分吸收土壤的养分,所以被认为天然地道,更加高级。不同山头的古树还有不同的风味,也给了人们更多的研究空间。节目中提到的老班章、冰岛、易武刮风寨都是典型用产区命名的古树茶。

(图为:古树的树龄难以按照高矮粗细简单辨别,图中这种粗壮的茶树未必有极高的树龄)


大厂茶

大厂茶是相对于个人制茶的概念。解放前的私人茶庄和现在流行的古树茶,很多都由私人制作。但卡在两者之间的历史时期,普洱基本都由国营大厂生产,有名的大厂包括勐海茶厂、昆明茶厂、下关茶厂、普洱茶厂等等。我们有时听到有人用数字编号来称呼七子饼,如7542。其中75代表1975年配方,4代表第四级茶青,最后的2就是茶厂编号。

(按维基百科说法茶厂编号对应如下:1:昆明茶厂;2:勐海茶厂;3:下关茶厂;4:澜沧茶厂或凤青茶厂;5:普洱茶厂(现普洱茶集团有限公司);6:六名茶山厂;7:未知;8:海湾茶厂和龙盛茶厂。现实中只有1-3号比较常见,4号以后鲜少被提及。)

大厂茶一般具有两大特点, 第一,它是重要的商品,在特定历史时期为国家出口换汇;第二,正因为它是商品,所以在口感上就达不到顶级宋聘、顶级易武刮风寨,那样极致的程度,而是追求一种普适性的品味。 

(图为:早期普洱茶商标一组,可以看出茶叶生产在解放前后的延续性)


干仓

干仓是相对于湿仓而言的一个仓储概念。

普洱老茶的丰富口感来源于储藏过程中的微生物代谢。通常而言,茶叶在干燥环境中转化较慢,在湿润环境中转化较快。但如果仓储环境过于潮湿,就会产生生命机体结构比干燥环境下更复杂的微生物,两者具有不同的代谢产物,因此会导致茶叶的口感不同。有的茶人将这类普洱视为“放坏了”。为了区别于“可能”放坏了的湿仓茶,干仓成为了普洱交易中的重要考量因素。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By 剧谈社

  • 5
  • 5
  • 5
  • 5
  • 5

5

31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View all
日谈公园 by 日谈公园

日谈公园

452 Listeners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20 Listeners

跑题大会 by 跑题大会

跑题大会

92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56 Listeners

东亚观察局 by 东亚观察局

东亚观察局

207 Listeners

中间地带 by 海博

中间地带

35 Listeners

鼓腹而游 by 鼓腹而游播客

鼓腹而游

77 Listeners

东腔西调 by 大观天下志

东腔西调

131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251 Listeners

Talk三联 by 三联中读

Talk三联

49 Listeners

半拿铁 | 商业沉浮录 by 潇磊&刘飞

半拿铁 | 商业沉浮录

291 Listeners

蜜獾吃书 by 蜜獾吃书

蜜獾吃书

201 Listeners

边角聊 by Leftover Talk

边角聊

45 Listeners

历史学人 by 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19 Listeners

独树不成林 by 鬼鬼祟祟的树

独树不成林

30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