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Vol.20 出宫墙,见众生:故宫专家讲述八千年漆器故事


Listen Later

中国是漆器的故乡,早在八千年前这里诞生了最古老的漆器。伴随文明的进程,中国工匠几乎在每个历史时期,都制造出了可以代表当世最高水平的漆器作品。但我们知道,china意为瓷器,japan意为漆器,中国精于制瓷,日本善于制漆的印象似乎成为国际上普遍的认识。

中国漆器之所以贵而不显,原因可能在于它的材料过于昂贵、工艺过于复杂、工期过于漫长,因此精品在民间少有流通,而是多为宫廷所秘藏。 

目前,由故宫博物院和嘉德艺术中心联合举办的《朱艳华绮——故宫博物院藏乾隆朝漆器展》正在北京嘉德艺术中心火热展出。展览精选了约100件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最具代表性的乾隆朝宫廷漆器,呈现了宫廷工艺美术臻于大成的面貌。 

借此机会,我们邀请本次展览筹展组成员,故宫器物部专家张丽老师由八千年前的起源时代开始,为我们讲述漆器在历朝历代的风格特色和艺术审美,带我们了解这门关于中国、关于红与黑的艺术。


内容包括: 

00:31    从天皇秘宝到博物馆珍藏: 漆器在全球大放异彩

02:30    “百里千刀一两漆”: 什么是漆,漆为何珍贵?

10:53    跨湖桥与河姆渡: 漆器的祖先

16:21    大禹的餐具:早期漆器传说

18:45    浪漫楚风、巫文化和战国漆器

24:32    汉代漆器品控之严谨让今日奢侈品失色

26:52    魏晋南北朝:漆器和”女德” 

29:19    杨贵妃的琵琶给天皇多少震撼

32:24    宋代的华美嵌金漆

35:15    元代漆器的“匠人品牌”

37:37    明代漆器风格演变和专著诞生 

41:03    乾隆朝漆器集古今之大成

63:02    漆器上的御制诗:乾隆的诗写得怎么样?

67:34    清宫祭祀里的汉族文明正统与满族神话遗产



太和殿浑金漆雕龙宝座

安放在故宫太和殿的皇帝宝座俗称“龙椅”,代表着封建皇权的至高权威。这把座椅由浑金漆工艺制成,广义上也属漆器。 


漆器的起源

距今8000年前的萧山跨湖桥遗址发现的独木舟,是迄今保存的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独木舟底部有直径约20厘米的孔洞,被一块不规则的椭圆形状的木块所修补。经过化验鉴定,窟窿里和木块上,存在大量的漆酚和漆酶,而这两种物质就是生漆的主要成分,意味着跨湖桥人已经能够使用生漆作为粘合剂进行修补。

跨湖桥遗址还出土了一把桑木胎漆弓。木弓残长 121 厘米,弓身细圆,弓柎完整,采用韧性良好的桑木边材制作,弓身表面涂有生漆。这把木弓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漆器。

而在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漆碗,外壁涂有朱红色生漆,说明在史前时期河姆渡先民已用天然漆装饰生活器具。

图为:跨湖桥独木舟上的修补痕迹;跨湖桥遗址出土漆弓;河姆渡遗址出土朱漆碗。 



战国到汉代的漆器

战国漆器工艺空前繁荣发展,漆器制造在社会经济中已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门类。考古发现遍及全国各地。胎体上出现了夹纻胎。技法上出现了针刻花纹和金银箔装饰,以及在器物的口沿加嵌鎏金或鎏银的铜箍的做法,被称为扣器。

器表的装饰技法以彩绘为主,也就是描彩漆。装饰纹样的类别和数量剧增,内容复杂多变。一般运用写实或变形夸的手法表现。出现了后羿射日、宴乐、射猎、人物车马等非常生动的画面。

这其中楚国漆器最具代表性和精美,尤其以湖北的江陵、随州,湖南的长沙、河南的信阳的发现最为著名。以巫文化为背景的楚国漆器,线条飘逸灵动,有神秘色彩,被形容为浪漫楚风。

此外,汉代漆器制造工业体系高度发达,大英博物馆所藏的一只汉代漆杯底部刻有6位工匠和7位官府监督人员的姓名,可见一斑。 

图为:战国龙凤纹盖豆、战国彩绘木雕座屏、战国车马出行图奁、西汉晚期银扣贴金箔盒、大英博物馆藏汉代羽觞



魏晋南北朝的漆器

分裂动荡的社会背景,使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漆器工艺进入发展低谷。但期间也不乏精美作品出现,司马金龙墓出土的北魏彩绘人物故事图漆屏风就是其中代表。

屏风每面漆画均分四层,内容采自汉代刘向的《烈女传》,有劝解教化的意义和作用。通体以红色漆为地,以黑线勾描,描绘采用色彩渲染和铁线描的技法。每个画面均有题记和榜题。题记和榜题是在红漆地上涂黄漆,再以黑漆题写。画中人物的仪态风神与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等作品颇有相似。

此外,这期间佛教的盛行,促进了漆工艺。胎骨轻巧牢固,可用于铸造大型造像的夹贮胎工艺也因而发展。

图为:北魏彩绘人物故事图漆屏风



唐代漆器

唐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工艺美术也发展至高峰,富丽华贵的金银平脱和嵌螺钿技术正是具有代表性漆工艺。

其中,金银平脱是一种将髹漆与金属镶嵌相结合的工艺技术,将金银薄片,裁制成各种纹样,用胶漆粘贴,然后髹漆数重,后细加研磨,使金银片纹脱露出。而螺钿则是指用螺壳与海贝磨制成人物、花鸟、几何图形或文字等薄片,根据画面需要而镶嵌在器物表面的装饰工艺。 唐代的金银平脱和螺钿漆器均具有流光溢彩的盛唐气象。

许多精美的漆器在这一时期的唐日交流中流传至日本,被奉为珍贵的“唐物”,对日本工艺美术的发展起到重要影响。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平脱漆碗、金银平脱镂金丝鸾衔绶带纹漆背镜、正仓院藏唐螺钿紫檀五弦琵琶、正仓院藏金银平文琴


宋代漆器

宋代漆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工艺品种丰富,戗金漆和雕漆是宋代漆器工艺中成就最高的品种。

北宋的描金堆漆舍利函,四面开光,内分别以白描手法绘描金人物画各一幅,内容为帝释梵天礼佛护法,四幅画可以各自独立成章,但内容又可以相互连接。开光外以堆漆描金的菊花纹和神兽纹做装饰,并镶嵌珍珠。精致无比。

南宋的戗金庭院仕女图莲瓣式奁,盖面是一幅庭院仕女图,仕女二人着花罗直领对襟衫,长裙拽地,发髻高耸,分执团扇和折扇,挽臂而行。每层口沿都用银来包镶。整体造型规范周正,花纹精美绝伦,金光灿灿。奁盖内黑漆、上用朱漆书写“温州新河金念二郎上牢”。

图为:北宋描金堆漆舍利函、南宋戗金庭院仕女图莲瓣式奁



元代漆器

元代漆器以雕漆工艺最为著名,还呈现了名家辈出的局面。。《嘉兴府志》记载“张成、杨茂,嘉兴府西塘杨汇人,剔红最得名”。工匠荣登府志,在历史上十分罕见,说明张成、杨茂名冠当时,技艺超群。

张成、杨茂均有带针划款识的作品存世,二人风格上略有不同,张成的豪放大气、杨茂的典雅秀气,但都属精美无比的传世瑰宝。 

图为:张成造剔红栀子花纹圆盘、杨茂造剔红梅花纹圆盘



明代漆器

明代早期的漆器继承元代风格,髹漆肥厚,打磨圆熟,图案饱满。而明晚期的作品则以双龙、龙凤和各种吉祥图案为主,雕刻出来的花纹一般不做打磨处理,刻纹有冷峻的感觉,与早期的磨制圆熟在风格上有很大不同。

图为:明永乐剔红梅妻鹤子图圆盒,明嘉靖剔彩龙凤纹大圆盒



清乾隆朝漆器:雕漆

雕漆是髹漆工艺技法之一。做法是先在器物胎骨上层层涂漆积累,使漆达到一定厚度,在漆呈软干状态时用刀雕刻出花纹,是髹漆、绘画、雕刻相结合的工艺品种。漆赖画而显,画赖漆而存,是雕漆工艺突出的特点。它使漆工艺由平面艺术发展成为浮雕艺术,产生出立体的装饰效果,是漆工艺中的一次重大革新。在品种繁多的髹漆工艺中,雕漆的制作工序和周期都最为复杂和漫长,但其工艺特色具有蓬勃发展的生命力,因而从诞生后就一跃成为髹漆工艺中最主要的品种。

图为: 剔红海兽图圆盒,剔红海兽图圆盒(局部),剔红海水龙纹冠架、剔红锦纹圭璧式盒


清乾隆朝漆器:描饰与金漆

在漆工艺中,描金、描彩漆、描油等可以归类为描绘纹饰的工艺技法。雍正、乾隆两朝大量制作描金漆器。描彩漆在战国、汉代已盛行,纹饰飘逸,为一时之盛。自唐、宋以后,描彩漆品种逐渐势微,清代宫廷所做描彩漆器不多,却具有很高工艺水平。描油显现的颜色弥补了色漆不鲜明的缺憾。

在描饰里有一种技法叫漆画,《髹饰录》中杨明补注曰:“今之描漆家不敢作,近有朱质朱文、黑质黑文者,亦朴雅也”。与杨明所说不同的是,乾隆朝就有工匠敢做。红漆描红葵瓣式盒,以珊瑚红为地,以相对浅的红色漆描绘花纹,这种色彩搭配荡漾着一股柔美幽雅之气,有那种不张扬的,内敛之美。

黑漆描金山水人物方胜式盘则借鉴日本莳绘技法,在描金纹饰上髹涂透明漆并进行研磨,使漆地更加乌黑光亮,纹样更富立体感。

莳绘工艺在唐朝传入日本,又在日本发展出独特的工艺。到了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都对日本的莳绘漆器非常感兴趣,特别是雍正皇帝甚至下旨让造办处仿制,称为“仿洋漆”。日本莳绘和中国传统描金相似,但细节上发展出很多不同的风格,比如研出莳绘、平莳绘、高莳绘等。

图为:红漆描金葵瓣饰盒,黑漆描金山水人物方胜式盘



清乾隆朝漆器:戗金彩漆与填漆

戗金彩漆是“戗金”与“描彩漆”相结合的一种复合工艺。所谓戗金是在一色漆地上,阴刻出花纹图案,之后在阴线内打金胶上金箔,成为金色的花纹。描彩漆就是在一色漆地上用色漆描绘花纹的做法。由于戗金彩漆的花纹纹理是金色的,因而具有流光溢彩的装饰效果。乾隆朝是戗金彩漆工艺蓬勃发展的时期,不仅制造量大,而且精品也多。其突出特点是戗金浓厚,色彩鲜艳,整体装饰光华亮丽,具有浓重的宫廷色彩和皇家气息。戗金彩漆“如意宫盒”就是代表作品。

而填漆分镂嵌填漆和磨显填漆,前者先刻划低陷的纹饰,再将色漆填进去,然后打磨平;后者在漆地上先用稠漆堆起纹饰线条,再满涂漆,然后磨平。填漆荷叶式盘就是其中的精品。 

图为:戗金彩漆“如意宫盒”,填漆荷叶式盘



清乾隆朝漆器:镶嵌

镶嵌漆器包括嵌螺钿、百宝嵌等。节目中提到的红漆嵌螺钿团花纹攒盒将各式团花集于一体,布局看似随意却内含章法,色彩绚丽奢华,宫廷气息浓郁。  

百宝嵌花蝶纹海棠式笔筒则以玉石、染牙镶嵌成四季花卉纹,清新简约,在装饰不厌其繁、充满贵气的百宝嵌中别具一格,雅韵倍出,反倒更有迷人色彩。

图为:红漆嵌螺钿团花纹攒盒、百宝嵌花蝶纹海棠式笔筒



清乾隆朝漆器:脱胎漆器

脱胎漆器由夹紵胎漆器发展而来。夹紵漆器起源甚早,战国已有之,之后延续不断。乾隆朝利用其技法,制造了连夹紵胎的那层麻布都没有的,完全漆质的漆器。根据《清档》记载,乾隆四十年以后曾多次下令苏州,照明永乐朱漆菊花盘制作脱胎朱漆菊瓣式盒、盘、盖碗,故宫博物院藏有比较大量的朱漆菊瓣式盘、盒、盖碗。这部分漆器的形制都是均匀的菊花瓣式,通体髹一色朱漆,漆质细腻,色如珊瑚,光泽柔润,轻薄如纸,正如乾隆帝诗中所云“攒英如菊秀,一朵比花轻”,乾隆皇帝在赞美他当朝制作的漆器,比一朵菊花都要轻。

图为:朱漆菊瓣式盒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By 剧谈社

  • 5
  • 5
  • 5
  • 5
  • 5

5

29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View all
日谈公园 by 日谈公园

日谈公园

437 Listeners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17 Listeners

井户端会议 by 番薯剥壳工作室

井户端会议

150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46 Listeners

东亚观察局 by 东亚观察局

东亚观察局

198 Listeners

中间地带 by 海博

中间地带

35 Listeners

鼓腹而游 by 鼓腹而游播客

鼓腹而游

74 Listeners

东腔西调 by 大观天下志

东腔西调

130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208 Listeners

Talk三联 by 三联中读

Talk三联

47 Listeners

蜜獾吃书 by 蜜獾吃书

蜜獾吃书

186 Listeners

边角聊 by Leftover Talk

边角聊

42 Listeners

历史学人 by 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13 Listeners

独树不成林 by 鬼鬼祟祟的树

独树不成林

267 Listeners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18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