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Vol.21 两岸故宫,谁家藏品更厉害?


Listen Later

说起两岸“故宫”,有种长期流传的说法叫做:“北京看建筑、台北看文物”。许多人好奇,既然代表书法最巅峰的《祭侄文稿》、代表绘画最巅峰的《溪山行旅图》、代表瓷器最巅峰的“汝窑无纹水仙盆”都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岂不是中国历史上最珍贵的国宝,都被存放在海峡对岸? 


真相是否如此?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著名的瓷器鉴藏家和作家刘越老师为我们带来细细解读。除了比较馆藏之外,刘越老师还会结合自己在考古文博领域的学术背景,为大家讲解一个更为重要的命题,即:到底什么是文物真正的价值? 以及为什么说,文物不是仅供少数人把玩的珍藏,而是把每个人联结在一起的纽带。


内容包括

03:02 清宫旧藏南迁记:一段可歌可泣的文化史奇迹
08:48 品类之全、体量之大:北京故宫远胜台北
17:52 原藏环境重构散佚文物,是北京故宫的信息优势
19:28 扬长避短,台北善于编织精巧的故事线
29:56 现代考古让北京故宫获得乾隆梦寐以求的珍品
33:02 “国宝回流”让北京故宫强力回血
37:12 学术进步,发现文物的新价值
52:04 清代传奇督陶官唐英可以再造“五大名窑”?
56:58 北宋汝窑、明清汝窑和现代汝窑谁最好?
59:52 千古汝窑情结:瓷器的眷恋是家国的眷恋
66:08 荒诞的镇馆之宝是故宫的雅量
76:41 传世胜于断代:文物的价值在于被看见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是元代画家黄公望的作品,以浙江富春江为背景,山水疏密有致,墨色秀润淡雅。全画气象万千,被后世赞誉为“画中之兰亭”、“山水第一神品”。

据说《富春山居图》清初传至吴洪裕手中。吴洪裕过世前,决定焚烧陪葬。幸被其侄吴贞度从火中抢救。 但也因此断为两截。

原卷首小段经修补后称为“剩山图”,横51厘米,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称为“无用师卷”,横6.4米,现藏于台北。 两件作品曾于2010年合璧展出,是轰动一时的文化盛事。 

图为:《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国宝南迁”

1925年成立的故宫博物院收藏了包括故宫、盛京行宫、避暑山庄、颐和园、静宜园和国子监等多处的皇家旧藏文物。1933年,山海关遭日军侵略失陷,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转运所藏的文物精品,保护国宝。由此开启了史诗般的国宝南迁之旅。

此后15年间,一万多箱故宫文物途径上海,南京,安顺、重庆、乐山、峨眉等地,辗转大半个中国,行程上万里。面对日军、土匪的炮火,还有潮湿、白蚁和鼠患等重重困难,上百万件文物无一丢失,几乎没有损坏。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迹。 

刘越老师提到的那志良先生,全程参与了故宫文物点收、提集、南迁、西运等重要工作,其著作《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为后人了解文物南迁真相的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

图为:那志良《典守故宫国宝七十年》



元青花龙纹象耳瓶

又称“大维德对瓶”,为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品,由大英博物馆藏。这对花瓶是奉献给寺庙的供器,高达60厘米,颈部位有一对象耳,瓶身绘有精美的四爪云龙和各种纹饰,堪称元代青花瓷纹样大全。

但这套作品最珍贵之处在于,它是器物学上的重要断代器。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元代无法制造优质的青花瓷,但这套对瓶的瓶颈处题记明确指出花瓶产于元至正十一年。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过美国弗瑞尔美术馆馆长波普教授的考证后,才在学术界形成共识,即认定了“元青花”这一重要瓷器类别的存在。 

图为:元青花龙纹象耳瓶




金发塔

乾隆为生母崇庆皇太后所造的金发塔,用来盛放皇太后御发。 发塔高1.5米,消耗黄金3000两,同时镶嵌大量珠宝、绿松石、珊瑚。塔肚内供佛后置一盛发金匣,金匣正面饰六字真言、匣墙有八吉祥纹饰,下配白檀香木座。塔下承以紫檀木莲花瓣须弥座,塔座前正板上贴有“大清乾隆年敬造”款。

金发塔设计式样由乾隆帝钦定,制造由重臣福隆安、和珅督办,被安放在崇庆皇太后生前居住过的寿康宫东佛堂内。(转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在北京故宫的原藏环境里重构文物,从而重构中国物质文化史和中国艺术发展历程,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为海内外多数博物馆所无法相提并论。

图为:金发塔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

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又称明永乐青花寿山福海纹香炉,是明朝永乐年间江西景德镇御器厂烧造的一款鼎式瓷炉。该炉共有三件,其中仅两件为传世品,分别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最后一件是以景德镇官窑瓷器厂永乐堆积层出土瓷片复原而成,可能因烧制过程中变形而遭砸碎掩埋。
故宫文物南迁的过程中,曾携带一只品相较好的该款香炉至南京,最终因为体量过大不易搬运而被留在大陆。瓷器领域的殿堂级著作,耿宝昌先生的《明清瓷器鉴定》,即选用了该款香炉作为封面图案,重要性可见一斑。 
图为:北京故宫所藏的明永乐青花海水江崖纹三足炉



北朝青釉莲花尊

1948年出土于河北景县封氏墓群的四件莲花尊之一。形体高大,气魄雄伟,集塑贴、模印、雕刻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体,纹饰华缛精美,令人叹为观止,堪称北朝时期北方青瓷的杰出代表。尊上的莲瓣、团花、飞天等装饰题材与南北朝时期盛行佛教文化的历史背景相吻合。(以上转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此类建国后的文物出土丰富了北京故宫博物院的高古瓷馆藏,为台北所难比拟。

图为:青釉莲花尊


“三希帖”

《三希堂法帖》,全名《御刻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是乾隆时期清宫编刻的大型丛帖。收录了自魏锺繇至明代董其昌共135位书法家的墨迹钩模镌刻,共32册236篇,选材可谓极精。《三希堂法帖》包括了乾隆帝本人至为珍爱的三件稀世墨宝,即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珣的《伯远帖》和王献之的《中秋帖》,而珍藏这三件珍宝的地方又被称为三希堂,法帖故而得名。 

目前,《快雪时晴帖》被收藏在台北,《伯远帖》和《中秋帖》都藏于北京。 

图为:《快雪时晴帖》、《伯远帖》、《中秋帖》



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

明宣德烧制的大盖罐,胎体厚重。釉色青白,肩部有8个长方形出戟。罐身分层绘有海水、八吉祥、蓝查体梵文及莲瓣纹。罐附圆盖,盖面中央书一蓝查体梵文,周边绘4朵云纹,间以4个蓝查体梵文。盖之外壁饰海水纹。盖内顶面双线圈内绘一周9个莲瓣,每个莲瓣内均书一蓝查体梵文,中央双线圈内横书“大德吉祥场”五个篆体字,与罐内底面同样的五字相对应。

盖内9字中,有5字为五方佛中的五佛种子字,另4字分别代表前四佛双身像中的四女像种子字。罐外壁中间一周梵文为密咒真言,其上下各有8个相同的梵文,代表各方佛双身像中的女像种子字。此种文字组合图案被密宗信徒称为“法曼荼罗”。

此器在宣德青花瓷中极为少见,其造型、花纹均充满宗教含义,当为佛教徒作道场时所用的法器,是景德镇专为宫廷烧制的佛事用具。(转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图为:青花蓝查体梵文出戟法轮盖罐


成化斗彩三秋杯

明成化年的斗彩三秋杯,撇口,深腹,瘦底,圈足。杯内光素无纹饰。外壁绘两组斗彩山石花卉纹,间以飞舞的蝴蝶。青花发色淡雅,所施釉上彩有红、黄、姹紫等。蝶翅上所施紫彩即著名的姹紫彩,其特点是色浓无光,为成化斗彩所仅有,也是后世仿品望尘莫及的。由于描绘的是秋天庭院或花园中的景色,而秋季一般历时三个月,故有“三秋杯”之称。(转自故宫博物院官网)

明成化斗彩杯有多种式样,而“三秋杯”是比著名的“鸡缸杯”更为稀有的精品。北京故宫所藏成对的斗彩三秋杯可谓海内仅有,为“宣德大王”孙瀛洲先生所捐赠。

图为:斗彩三秋杯


唐英

清朝雍正和乾隆时期的传奇督陶官,供职于养心殿造办处,为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督陶,以其对瓷器制作的卓越贡献而闻名。

唐英制造的瓷器称“唐窑”,是清代乃至中国历朝瓷器技艺的颠峰。唐窑驰名中外,无论于造型、彩绘、釉色、质地,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除创新之外,唐英所作的还包括仿制宋、明等过去官窑,以及各式地方窑如龙泉窑、宜兴窑,还有仿外国的西洋、东洋器皿。

图为:唐英



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北宋徽宗年间的御用器皿,由汝窑烧制,以天青纯净没有开片的清朗釉色著名于世。明代鉴赏家曹昭在《格古要论》中说汝窑“有蟹爪纹者真,无纹者尤好”,而这件水仙盆是目前传世汝窑中唯一公认的无开片纹路者,因此被许多人视为最具代表性的一件汝窑。

图为:北宋汝窑青瓷无纹水仙盆


毛公鼎、肉形石和翠玉白菜

毛公鼎是西周宣王年间所铸造的青铜鼎,为目前所发现铭文最多的青铜器,郭沫若称其“抵得一篇《尚书》”,是中国文物中最顶级的珍宝;肉形石是对自然生成的玛瑙进行加工染色形成的,形似“东坡肉”的一件宫廷珍玩;翠玉白菜则是由翡翠雕刻而成的玉石工艺品。

民间将这三件价值悬殊的藏品并称台北故宫博物院三大“镇馆之宝”,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台北故宫博物院非但没有辟谣,反而顺应这种说法进行一定宣传,体现的是一种亲民姿态。

图为:毛公鼎、肉形石和翠玉白菜



珐琅彩瓷

学名“瓷胎画珐琅”,以珐琅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白地瓷胎上彩绘装饰纹样并再次烧制而成的瓷器。珐琅彩瓷在中国古代所有瓷器品类中制备最精、产量最稀,除去曾少量赏赐蒙古王公、西藏上层僧侣外,一直为清廷皇家独占。

珐琅彩瓷总共只生产过400件,全程在皇帝的控制之下,所以参与人员均可考证,所有作品都收藏于端凝殿左右屋内,全部造册登录。因此在文物搬运时被集中运往台湾。 

图为:康熙宜兴胎画珐琅花卉茶碗、康熙玻璃胎画珐琅牡丹蓝地胆瓶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By 剧谈社

  • 5
  • 5
  • 5
  • 5
  • 5

5

29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View all
日谈公园 by 日谈公园

日谈公园

437 Listeners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17 Listeners

井户端会议 by 番薯剥壳工作室

井户端会议

150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46 Listeners

东亚观察局 by 东亚观察局

东亚观察局

197 Listeners

中间地带 by 海博

中间地带

35 Listeners

鼓腹而游 by 鼓腹而游播客

鼓腹而游

74 Listeners

东腔西调 by 大观天下志

东腔西调

130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207 Listeners

Talk三联 by 三联中读

Talk三联

47 Listeners

蜜獾吃书 by 蜜獾吃书

蜜獾吃书

186 Listeners

边角聊 by Leftover Talk

边角聊

42 Listeners

历史学人 by 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13 Listeners

独树不成林 by 鬼鬼祟祟的树

独树不成林

267 Listeners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18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