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Vol.43 从嫦娥王母到仕女美人——论女性之美的标准与潮流


Listen Later

黑皮肤、梳脏辫的小美人鱼,是不是政治正确的产物? 从妮可基德曼到赞达亚,是不是意味着好莱坞的审美堕落? 为什么维纳斯、大卫、维特鲁威人比椰树椰汁女郎美得更加理直气壮? 巴黎世家的土味丑东西是Ugly Chic,还是审美霸凌? 文化霸权可以在何种程度上塑造我们对美的认知? 而被审美的潮流所裹挟的我们,是否真的可能对美进行自由的选择? 


关于美,不但让今天的我们陷入迷思,也寄托着古人的离奇想象:月宫里的嫦娥、昆仑山上的王母、幻化云雨的巫山神女、梦幻飘渺的洛水女神、深宫御园的宫闱丽人、秦淮河畔的青楼佳丽,一千五百年来,人们出于不同目的和需要创造了种种女性形象——这些投向女性的目光,这些来自不同时代的审美凝视,也启发着今天我们对美的思考。


本期节目,我们邀请人文珠宝品牌YIN的创始人,也是播客《有点上瘾》的主理人Ayur,结合中国艺术对女性形象的描绘以及过去一个世纪的时尚风潮,共同探讨美的标准与美的潮流变化。


内容包括:

04:51 为什么说维纳斯的美比椰汁女郎更“高级”?

08:00  “彼”与“此”的区别和审美霸权的构建

12:10 是好莱坞女神也是西西里坏女人:社会语境如何塑造审美判断

14:37 挑战美的刻板印象:当权威反叛者成为新的权威

20:15 关于女性美貌,比起物化和消费,视而不见是更深刻的贬低

23:30 膜拜神性美:嫦娥、西王母和长生不死的追求

28:22 主宰宇宙的大神最终回归家庭:西王母的崛起和驯化

33:54 山水神女寄托诗情和性欲

37:50 卖身葬父、 “孝子棺” 和神女的世俗化

42:28 令人血压飙升的女德故事三则以及阿朱的死因

46:40 《女史箴图》隐含审美追求对女德教谕的挣脱

52:20 虢国夫人和簪花仕女:宫闱丽人的风貌与精神

57:51 青楼图像和失意文人的自我表达

66:15 盘点维多利亚时代至今的时尚风潮

77:06 对女性智力美的欣赏迟到两千余年

79:07 班昭和张桂梅:对立中的一体两面


看向美女的目光

现代社会对人的外表似乎过于重视。这种重视一旦落实到对女性的审视上,会让人想起“物化”、”男凝”、”消费女性”等女性主义重点批评的概念。但与之相对的是,在更落后的时代,人们反而选择对女性的美貌视而不见。

创作于晋朝的《女史箴图》主题是告诫宫中的后妃要遵守女德。其中提到“冶容求好,君子所雠”,意思是有道德君子不喜欢女性沉迷于美貌装扮。相应画面表现了一名男性把美女视作危险,把美色视作仇敌。大英博物馆的解说词称这名男子看向美女的目光是一种“深深的鄙视”。

图为:大英博物馆藏《女史箴图》局部


最初的画中女性

中国历史上第一幅以女性为中心的绘画,是长沙陈家大山出土的公元前三世纪《龙凤人物图》帛画。女子上方纠缠的龙凤,可能代表引导灵魂上天。女子脚踩新月,代表阴性的符号。

图为:《龙凤人物图》帛画



长生不死药

除了女性之外,常见的阴性符号还有月亮、蟾蜍、玉兔等。原因可能是: 玉兔捣药让人联想到性;蟾蜍让人联想到女子怀孕的身体变化;另外上古时期人们或许就意识到,是月球引力引起了潮汐和女子的月经。

女子、月亮、蟾蜍、玉兔的组合,让人想起嫦娥的传说。不同时期,嫦娥故事有很多版本变化,但都指向了一个核心剧情,即对”不死药”的追求 。也许是因为女性创造了生命,所以人们想象长生不死的秘密应当掌握在某位女神的手中—— 这就导致了两汉时期广为流行的西王母崇拜。


图为:马王堆一号的墓室帛画


拜谒西王母

对不死药的渴望、随着国家版图扩大而产生的“昆仑”幻想、对女性神特有的同情心和慈悲心的期待,加上王莽以太后王政君为原型塑造的” 阴精女主圣明之祥”的祥瑞,让西王母的地位在西汉时期迅速提高。

公元1世纪左右的陕西定边郝滩1号墓壁画描绘了拜谒西王母的奇幻场景。仙境里的西王母头戴玉胜,两旁有仙女在护持,宝座是一个硕大高耸的蘑菇,身边围绕着珍禽异兽,为她奏乐舞蹈。前来拜谒的神仙,甚至包括了至高神“太一“,可见西汉时期女性神在民间信仰里的地位迅速飞升。

直到东汉,我们在伍氏家族墓地画像石中,看到天界由西王母和东王公共同主宰。而且东王公占据了画面的绝对中心,西王母屈居一旁。

男性墓主人的魂车停靠在最高点东王公的身边,女性墓主人的魂车停靠西王母的面前,比丈夫低了一个层次。图示意味着西王母的家庭化和驯化——她不再是作为象征永久幸福或主宰宇宙的大神出现,而是被纳入了男尊女卑的家庭环境,成为了第二性别。

图为:《拜谒西王母舞乐图》


山水神女的描绘

曹植在《洛神赋》中用极度华丽铺张的词藻,形容洛水女神的美貌如同“轻云之蔽月,流风之回雪“,”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太阳升朝霞,芙蓉出渌波“。

为了完成从容貌美到各种视觉图像的转译,《洛神赋图》将这些超现实的比喻图像作为背景融合进洛神出现的场景中。初升的旭日、出水的芙蓉、飞翔的大雁、飞升的游龙,轻云半掩的明月,积雪的山峰,朝霞里的红日,绿水里的莲花…. 这些超现实的奇景被巧妙排布在女神的周围,和洛水的波涛河岸结合在一起,让幻想和真实结合到一起。如此一来,图像转译文学就进入到了更深的层次。

图为:辽宁省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局部;故宫博物院藏《洛神赋图》局部


孝子棺

纳尔逊-阿特金斯美术馆收藏的公元6世纪北魏孝子棺上,绘有董永和织女的故事。从天而降的仙女告诉董永,自己被他的孝行打动,愿意和他共结连理。

董永停下了手里的劳动,直勾勾的看向仙女,仿佛难以相信拥有非凡丽质的仙女愿意下嫁。他的目光和体态在心理学上意味着拒绝,但同时又显示内心的犹豫,斜看的眼角似乎在留恋仙女的美色。

如果我们把董永看向女性的目光和《女史箴图》中“君子”对美色的鄙视,进行对比。巫鸿老师说,“几十年间,看向女性的目光就变得明晰而无所顾忌了”。

图为:孝子棺局部


自我支撑

张华在《女史箴》长诗中教育宫廷后妃: “出其言善,千里应之,苟违斯义,同衾以疑。” 意思是说,和颜悦色地和丈夫说话,对方一定会搭理你;如果出言不善,丈夫就会对你生疑,会离开你。

《女史箴图》在描绘这一场景时,并没有刻画一个怒气冲冲的丈夫,营造一种剑拔弩张的氛围,而像是描绘一种夫妻间的私生活。画中男子的行为模棱两可,既可能正在穿鞋要离开卧室,也可能正在脱鞋要躺回床上去。

对于作为反面形象出现的女子的描绘就更为有趣。美丽的女子,身着鲜红衣衫,目光直视夫君,神态充满自信,丝毫没有羞愧。尤其是她坐在床榻之上,倚靠屏风,并以手反勾,形成一种极为舒适和稳固的坐姿。巫鸿老师认为,这个姿势是一种女性自我支撑的隐喻,表示她所处的场地和空间是属于她自己的领地。 

图为:《女史箴图》局部


《虢国夫人游春图》

美女形象进入高等艺术,要晚至公元九世纪。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和朱景玄的《唐朝名画录》纷纷把张萱、周昉评价为女性题材绘画的大师,对两人描绘的宫苑仕女和闺房之秀的大加赞赏。

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描绘了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春季出游的景象。画中的七名女子,或身着男装、或身穿女装,组成女性骑马出行的群像。可见在风气开放的唐朝,女性终于不再作为附属形象出现,因此具有特别的意义。

图为:《虢国夫人游春图》宋代摹本


《簪花仕女图》

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描绘了六位身着艳丽华服的贵族女性和她们的侍女赏花游园的情景。场面雍容华贵。有看法认为安史之乱以后,为了粉饰太平,兴起了奢侈晏游的风气,《簪花仕女图》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画中的宫廷贵妇面孔被厚厚的粉所遮盖,躯体和内衣却被薄如蝉翼的纱袍暴露出来,通过显和隐的张力来增加性感的吸引。也有学者认为《簪花仕女图》在物质繁华背后,也表现人物内心的凄寂。穿着豪华的贵妇虽然共处内院,互相却毫无联系,甚至有意的避开彼此的目光。她们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一朵小花,一只小狗或者是濒死的蝴蝶上。巫鸿老师认为,《簪花仕女图》中的贵妇被赋予了从未有过的心理深度,画中动植物和贵妇间的亲密关系,暗喻着她们之间的类同,两者都是后宫中的附属物,彼此为伴,并且分担寂寞。

图为:《簪花仕女图》局部


《陶穀赠词图》

明朝中期以来,涌现出大量描绘文人名士和青楼女子的绘画,被称为青楼图像。这些名妓虽然往往占据画面的视觉中心,却并非绘画的主旨。此类绘画的真实主题,常常是画家借古喻今,自我指涉。

例如唐伯虎绘制作的《陶穀赠词图》,讲述了一个中古野史流行故事。陶穀是后周的文人,曾以特使的身份出使南唐。在他到达南唐都城南京的时候。夜宿酒店里,邂逅了一位名叫秦蒻兰的美貌女子。陶穀以为她是客栈老板的女儿,和她发生了一夜情,并且赠诗一首。第二天觐见南唐中主李璟时,才发现这名女子原来是中主最喜爱的宫伎,于是陶穀面红耳赤,尴尬离去。

唐伯虎在《陶穀赠词图》的题诗上,没有按照传统解释去突出陶穀的困窘和惭愧,而是大胆宣称:“一宿姻缘逆旅中,短词聊以识泥鸿。当时我作陶承旨,何必尊前脸发红。”

图为:《陶穀赠词图》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By 剧谈社

  • 5
  • 5
  • 5
  • 5
  • 5

5

29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剧谈社|翻译艺术品

View all
日谈公园 by 日谈公园

日谈公园

437 Listeners

声东击西 by ETW Studio

声东击西

317 Listeners

井户端会议 by 番薯剥壳工作室

井户端会议

150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46 Listeners

东亚观察局 by 东亚观察局

东亚观察局

197 Listeners

中间地带 by 海博

中间地带

35 Listeners

鼓腹而游 by 鼓腹而游播客

鼓腹而游

74 Listeners

东腔西调 by 大观天下志

东腔西调

130 Listeners

岩中花述 by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207 Listeners

Talk三联 by 三联中读

Talk三联

47 Listeners

蜜獾吃书 by 蜜獾吃书

蜜獾吃书

186 Listeners

边角聊 by Leftover Talk

边角聊

42 Listeners

历史学人 by 单向街基金会

历史学人

13 Listeners

独树不成林 by 鬼鬼祟祟的树

独树不成林

267 Listeners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188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