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考特給自己的筆記 Scott's notes to self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 Change is the only Constant


Listen Later

摘要
史考特在 Podcast 中分享了他的人生轉變,從對生活感到困惑到成為美國上市企業的業務總監,並參與南美洲的靈性儀式。他強調宇宙萬物都在流動變化,因此固守舊觀念是不合時宜的。他提到量子物理學家 Nassim Haramein 和靈修老師 Bashar 的觀點,促使他重新審視並放棄那些不再有益的觀念,擁抱改變。他反思了科學與宗教的分歧如何導致人們認為世界是隨機產生的,進而否定生命的意義。他認為量子場域的知識對人類發展至關重要,並以達爾文的進化論和牛頓的定理為例,指出這些觀念可能存在偏差。最後,他鼓勵聽眾對變化保持開放態度,調整不合時宜的觀念,以獲得更幸福、健康的生活。

重點心得

  • 宇宙中唯一不變的定理就是改變,因此固守一成不變的觀念會限制個人成長。
  • 科學早期為了避免與宗教衝突,避談神性與靈性,將宇宙萬物的創造歸因於隨機偶然的變化,但這種觀念並不符合宇宙物理。
  • 物理學家計算顯示,單靠隨機偶然產生一個單一細胞的可能性是 10 的 8896 次方分之一,因此生命不可能是隨機產生的。
  • 達爾文的進化論將大自然的進化描述為「最強者生存」,而原始研究員華萊士的結論是「淘汰社群中最虛弱者」,前者易造成社會結構的不平等。
  • 人類的知識在 2020 年進入網路 3.0 和人工智能時代後,每 12 小時就會倍增一次,顯示世界知識發展速度極快。
  • 量子場域創造出獨一無二的觀點,每個人所體驗到的世界訊息都會反饋回量子場域,加速量子場域對自身系統的認識。
  • 如果在人生的某個方面感到阻力,這代表量子場域發出訊號,提示需要重新調整相關的觀念。



大綱
00:00:00
個人經歷與觀念轉變的引言
介紹了史考特的個人背景,包括在臺灣出生、移民美國以及人生經歷的困惑。34 歲時接觸到靈脩和量子物理,並將這些知識應用於工作和生活,從而使人生有了明顯的進步。目前擔任美國上市企業執行業務總監,管理最高業績團隊,並協辦南美洲古老薩滿儀式。本節引出了節目的主題,即分享對個人最有幫助的概念。強調宇宙萬物都在流動變化,並提出問題:在這種物理情況下,是否還能固守一成不變的觀念?正是這個問題促使個人反思並審視那些不再有益於身心健康的根深蒂固的觀念。

00:01:26
量子物理學與傳統觀念的衝突
探討了從小到大根深蒂固的觀念,這些觀念可能來自父母、環境、社會、媒體、學校或集體教育,因為習以為常而很少被質疑。講述了參加量子物理學家 Nassim Haramein 的課程時,對宇宙量子物理結構的理解與傳統認知產生巨大沖突的經歷。課程內容與固有的觀念產生巨大沖擊,導致頭腦好像當機一樣。宇宙唯一不變的定理就是改變,這個觀念好像一棒敲醒了自己,從而對改變、調整觀念、接收新觀念以及放棄舊觀念有了全新的認識和態度。幸福快樂的指數也因此增加。討論了 “萬物都是分離的” 這一觀念的起源,認為這種觀念源於早期宗教和科學的不合。科學為了避免與宗教衝突,避開了對虛無縹緲、無形知識的研究,專注於征服大自然,用拆解機械的方式看待宇宙萬物,否認宇宙萬物的靈性或更高智慧。科學的這種起源奠定了好幾代人根深蒂固的觀念,並造成了當今世界的一些亂象。

00:04:27
隨機偶然論的謬誤與量子場域的重要性
闡述了由於科學不願涉及神、靈或更高智慧等概念,因此認定世界的產生和宇宙萬物的創造都是隨機偶然的。通過物理學家的計算結果反駁了這種觀點,指出依靠隨機偶然產生一個單細胞的可能性極低,更不用說像人類這樣複雜的生物。強調科學從一開始就走了錯誤的道路,宣導世界是偶然的,這對後代產生了深遠的負面影響。這種隨機偶然的概念導致人們認為生命沒有意義,只是漫無目的地活著。科學的這一概念不僅擾亂了人們的價值觀,還使其不敢研究對現代社會至關重要的量子場域知識。量子物理學在 1920 年左右才開始發展,而此前已經浪費了上百年的時間,錯誤的觀念沿襲數代,至今仍充斥著社會各層面,甚至學校的教科書仍在教授這些舊觀念。

00:07:36
量子場域的啟示與生活態度的轉變
以個人經歷為例,講述了從小在臺灣長大,後來移民美國接受教育,但對世界的創造知識仍然非常粗淺,只知道宇宙大爆炸。因此,前半生對生命的意義感到非常不清楚,只是跟隨社會系統的安排。後來通過學習理解到,世界不是偶然的,而是由高等智慧和量子場域與所有物體和生物交換信息,並在反饋中不斷髮展和創造新的世界。理解到這一點後,感覺全身通電,認識到量子場域從未出錯,宇宙萬物的創造都是完美無缺的。人類的身體構造如此精密和完美,不可能沒有用處或意義。每一個生物在宇宙中的位置都是獨一無二的,每一個觀點都是不可替代的。量子場域創造出無數獨特的觀點,這些觀點隨時隨地將所看到的和體驗到的信息反饋回量子場域,從而加速量子場域對自身系統的認識和理解,進而創造出更偉大、更精彩、更美好的世界。認識到生命不是沒有意義的,也不是隨機偶然產生的,而是有明確的任務和意義,其中一個任務就是將接收到的獨立觀點的信息反饋回量子場域。理解到這一點後,生活中的心態和行為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心中多了一股暖流,知道自己不再是宇宙隨機拋出的骰子,而是量子場域的子民,隨時都有量子場域的指導和照顧。Nassim 在課程中提到,人類對世界的基本觀點是所有東西都是分開的,而不是連接在一起的,這導致科學研究的角度也是片面和不完整的。

00:11:35
整體觀的重要性與傳統物理學的侷限
舉例說明了由於人類認為世界是分離的,導致科學研究的角度也是片面和不完整的。通過計算物體從 A 點移動到 B 點的時速這一簡單數學題,揭示了人們在計算時常常忽略地球自轉和公轉等因素,因為人們潛意識裡認為世界是分離的。許多傳統學校所教的物理理論常常以 “在一個孤立的系統裡” 作為前提,但實際上宇宙萬物都浸泡在量子場域中,根本不存在完全隔離的系統。因此,如果一個人從心底裡認為世界萬物都是分開的,互不相干,那麼他就無法理解世界萬物是相互關聯的,是一個整體。這種完全相反的觀念會造成人們有不同的感受和情緒,從而創造出不同的行為和人生處境。

00:13:32
反思固有觀念:弱肉強食的世界觀
意識到舊觀念的盲點限制了個人的成長,開始反思從小到大認為理所當然的根深蒂固的觀念,發現這些觀念要麼已經過時,要麼完全錯誤,要麼對自己沒有任何好處。以 “弱肉強食” 的世界觀為例,講述了從小到大都認為世界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因此在任何處境下都要盡力把自己放在 “強食” 的位置,導致人生到處都是競爭和危機。在家與兄弟姐妹競爭,在學校與同學競爭,在社會上與同事競爭,始終擔心被更強大的 “強食” 吃掉。如果整個社會都持有這種觀念,那麼就會創造出一個充滿擔心、害怕和恐懼的世界。

00:18:05
弱肉強食觀念的起源與影響
探討了 “弱肉強食” 觀念的起源,指出該觀念源於達爾文的進化論,但達爾文的結論實際上是對 Wallace 研究結果的篡改。Wallace 的研究表明,大自然的進化會淘汰社群中最虛弱、最不足的人,而達爾文則將其改為只有最強的人才能生存下來。這兩種理論乍聽之下差別不大,但實際上有天大的差別。在 Wallace 的世界裡,只要不做到最弱的那一個就不會被淘汰,而在達爾文的世界裡,只有極少數人能登上金字塔頂端,其他人都會被淘汰。達爾文的理論導致人們拼命擠向金字塔頂端,並用盡各種手段來保持自己的地位,從而造成了少數人控制多數人的社會結構,這是當今世界所有最嚴重問題的根源。

00:22:18
牛頓定理的侷限與西藥世界的弊端
指出牛頓的定理也包含著偏差和錯誤的觀念,他認為物質就是物質,空氣就是空氣,兩者是分開的。如果要征服大自然,就要像解剖機械一樣拆解身體,掌握身體的化學構造,從而控制生命。這種理論忽略了宇宙萬物都是能量,包括人類的身體也是能量這一事實,忽略了無形的量子場域與人類和身體的關係。牛頓的定理成為全世界的教科書,影響了生物科學的發展,導致醫藥物科學專注於研究對人體的化學反應,從而發展出西藥世界,藥物氾濫,人們極度依賴和信任西藥這種治標不治本的片面治療方法。

00:24:34
知識倍增時代與對變化的臣服
除了達爾文和牛頓的例子,還提到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故事,指出哥倫布實際上是犯了一個錯誤才到達美洲的,並且對原住民採取了殘暴的手段。講述了人類知識倍增的速度越來越快,從最初的 1500 年倍增一次,到 2020 年每 12 小時倍增一次。在這樣的量子世界裡,要跟隨量子場域或最高智慧的腳步,就必須對改變和變化徹底臣服。

00:27:06
觀念轉變的益處與量子場域的信號
講述了對變化概念的學習體驗和認知,指出以前的舊觀念在某個時期對人類有益處和意義,但隨著世界的發展和變化,這些觀念可能會對人類產生負面影響。反觀自己的人生,發現許多觀念幫助自己達到了目前的成就和進展程度,但如果人生開始裹足不前或感到阻力,那就是量子場域在發出信號,提示需要重新調整觀念。一旦調整了這些觀念,阻力就會減少,幸福快樂就會增加。

00:30:32
總結與祝福
總結了本集的內容,記錄了改變老舊、過時或不正確的舊觀念後體驗到的更幸福、更快樂的生活。祝福聽眾身上沒有僵硬、固執、不正確、不完整的老舊觀念,並可以順利地調整、改正、更新到讓身心更幸福、健康的觀念。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史考特給自己的筆記 Scott's notes to selfBy 史考特

  • 5
  • 5
  • 5
  • 5
  • 5

5

4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史考特給自己的筆記 Scott's notes to self

View all
大人的Small Talk by 大人學

大人的Small Talk

241 Listeners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by 天下雜誌

聽天下:天下雜誌Podcast

181 Listeners

哇賽心理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

126 Listeners

心理敲敲門 by 啟點文化

心理敲敲門

156 Listeners

下一本讀什麼? by 閱讀前哨站 瓦基

下一本讀什麼?

176 Listeners

郝聲音 by Caesar 郝旭烈

郝聲音

23 Listeners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by 吳淡如

吳淡如人生實用商學院

448 Listeners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by 劉軒 & 軒言文創SoundShine

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403 Listeners

思維槓桿 by 米克 x 麥可

思維槓桿

25 Listeners

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 by 曾寶儀

曾寶儀的人生藏寶圖

114 Listeners

聽康健 by 康健雜誌

聽康健

30 Listeners

50+TALK by 全國最大熟齡媒體50+

50+TALK

48 Listeners

周慕姿放心說 by 周慕姿

周慕姿放心說

47 Listeners

鄧惠文-心事有人知 by 寶島聯播網

鄧惠文-心事有人知

2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