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摘要
本集探討了「心想事成」的技巧,講者分享了他如何透過理解量子物理和靈修來改善生活。他指出,人們常將「心想事成」視為口頭禪,但實際上它反映了頭腦中量子物理的功能,能創造人生和顯化夢想。要成功實現心想事成,首先要了解並掌握「心想事不成」的部分,因為潛意識中的負面想法會阻礙成功。講者引用雙縫實驗說明意識的力量如何影響物質的變化,並強調意念會傳播到量子場域。他提出同頻共振的概念,說明想法的頻率會影響現實,並分享了一個在業務團隊訓練中使用的「紅藍物件」遊戲,以說明專注於特定想法如何影響人們的感知。最後,講者介紹靈修老師 Bashar 的公式,即「心想事成」必須搭配完全臣服的放手,並強調在想像夢想成真時,更專注於看到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將更有助於實現目標。
重點心得
大綱
00:00:00
心想事成的概念與量子物理的關聯
講者介紹自己的人生經歷,並說明本集節目將探討心想事成。從小聽到大的「心想事成」常被當作口頭禪,但靈修和量子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它實際上是大腦中一個重要的量子物理功能,是用來創造人生和顯化夢想的工具。如同研究訊息,除了顯性訊息外,隱性訊息也同樣重要。若要成功地心想事成,需要先了解並掌握心想事不成的部分。如果一個人不成功,代表他的腦中一直想著失敗,因此創造出不想要的人生。意識的力量非常強大,可以使事情成功或失敗。
00:03:32
雙縫實驗與意識對物質的影響
雙縫實驗被用來佐證意識的力量。實驗中,光子穿過單縫時呈現粒子狀態,穿過雙縫時呈現波動狀態。更詭異的是,當科學家試圖用攝影機觀察光子的變化時,光子又變回粒子狀態,彷彿有意識般不希望被發現秘密。量子物理學解釋,物質具備粒子和波動兩種可能性,而觀察的動作會改變物質的行為。
00:07:11
量子場域、腦波傳播與同頻共振
量子場域被比喻為一片大海,宇宙萬物都浸泡其中,任何動作都會引起波動。人的意識可以影響物質的變化,決定物質呈現粒子或波動狀態。意念和想法不僅存在於頭腦中,還會傳播到量子場域。腦磁圖技術顯示,腦波活動的訊息可以被騰空接收,意味著想法會直接傳播到身體以外的空間。同頻共振的物理現象被用來解釋想法和意念的傳播特性。聲樂家唱碎紅酒杯的例子說明,當聲音的頻率與玻璃的頻率吻合時,會產生共振,使原子振動加劇而爆裂。人生狀態反映內心頻率,外在世界是內心頻率的平行宇宙。
00:12:27
意識的專注與轉移:從問題到答案
課程中,要求學員記住房間裡的紅色物件,之後再問藍色物件,發現大家因為專注於紅色而忽略了藍色。這說明,如果心中想的是事情不會成功,就只會看到失敗。意識和想法的力量決定了會在哪個平行宇宙。因此,需要練習將注意力從外轉向內,觀察自己的想法,並與負面想法進行內心對話,提供相對等的能量來抵銷它。舉例,工作上犯錯時,若出現「我不夠好」的想法,要反駁它,列舉工作上的成就來打醒自己。尋找東西時,若出現「找不到」的想法,要移除它,才能更容易找到。心想事成是專注於答案和解決方案,心想事不成是專注於問題本身和負面情緒。
00:17:34
專注於答案與完全臣服的放手
許多人習慣性地想著負面想法,沉溺於問題中。此時,應停下來問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可以做什麼、答案在哪裡,將自己置於心想事成的頻率中。靈修老師 Bashar 提出心想事成的公式:心想事成加上完全臣服的放手。以加薪為例,先想像加薪成功的畫面,專注於喜悅的情緒,將情緒推到最高點後,完全停止思考此事,彷彿從未想過。若不放手,會干擾量子場域的安排,可能錯失更大的可能性,例如,量子場域可能安排加薪和升官,但若只想到加薪,就破壞了升官的劇本。在許願的過程中,更專注地看到自己享受心想事成的結果,對心想事成更有幫助。
00:24:05
結語與祝福
本集節目分享了心想事成的秘訣,祝福聽眾每天都能控制自己不去想心想事不成,並快樂地創造夢想的世界。
5
44 ratings
摘要
本集探討了「心想事成」的技巧,講者分享了他如何透過理解量子物理和靈修來改善生活。他指出,人們常將「心想事成」視為口頭禪,但實際上它反映了頭腦中量子物理的功能,能創造人生和顯化夢想。要成功實現心想事成,首先要了解並掌握「心想事不成」的部分,因為潛意識中的負面想法會阻礙成功。講者引用雙縫實驗說明意識的力量如何影響物質的變化,並強調意念會傳播到量子場域。他提出同頻共振的概念,說明想法的頻率會影響現實,並分享了一個在業務團隊訓練中使用的「紅藍物件」遊戲,以說明專注於特定想法如何影響人們的感知。最後,講者介紹靈修老師 Bashar 的公式,即「心想事成」必須搭配完全臣服的放手,並強調在想像夢想成真時,更專注於看到自己成為什麼樣的人,將更有助於實現目標。
重點心得
大綱
00:00:00
心想事成的概念與量子物理的關聯
講者介紹自己的人生經歷,並說明本集節目將探討心想事成。從小聽到大的「心想事成」常被當作口頭禪,但靈修和量子物理學的角度來看,它實際上是大腦中一個重要的量子物理功能,是用來創造人生和顯化夢想的工具。如同研究訊息,除了顯性訊息外,隱性訊息也同樣重要。若要成功地心想事成,需要先了解並掌握心想事不成的部分。如果一個人不成功,代表他的腦中一直想著失敗,因此創造出不想要的人生。意識的力量非常強大,可以使事情成功或失敗。
00:03:32
雙縫實驗與意識對物質的影響
雙縫實驗被用來佐證意識的力量。實驗中,光子穿過單縫時呈現粒子狀態,穿過雙縫時呈現波動狀態。更詭異的是,當科學家試圖用攝影機觀察光子的變化時,光子又變回粒子狀態,彷彿有意識般不希望被發現秘密。量子物理學解釋,物質具備粒子和波動兩種可能性,而觀察的動作會改變物質的行為。
00:07:11
量子場域、腦波傳播與同頻共振
量子場域被比喻為一片大海,宇宙萬物都浸泡其中,任何動作都會引起波動。人的意識可以影響物質的變化,決定物質呈現粒子或波動狀態。意念和想法不僅存在於頭腦中,還會傳播到量子場域。腦磁圖技術顯示,腦波活動的訊息可以被騰空接收,意味著想法會直接傳播到身體以外的空間。同頻共振的物理現象被用來解釋想法和意念的傳播特性。聲樂家唱碎紅酒杯的例子說明,當聲音的頻率與玻璃的頻率吻合時,會產生共振,使原子振動加劇而爆裂。人生狀態反映內心頻率,外在世界是內心頻率的平行宇宙。
00:12:27
意識的專注與轉移:從問題到答案
課程中,要求學員記住房間裡的紅色物件,之後再問藍色物件,發現大家因為專注於紅色而忽略了藍色。這說明,如果心中想的是事情不會成功,就只會看到失敗。意識和想法的力量決定了會在哪個平行宇宙。因此,需要練習將注意力從外轉向內,觀察自己的想法,並與負面想法進行內心對話,提供相對等的能量來抵銷它。舉例,工作上犯錯時,若出現「我不夠好」的想法,要反駁它,列舉工作上的成就來打醒自己。尋找東西時,若出現「找不到」的想法,要移除它,才能更容易找到。心想事成是專注於答案和解決方案,心想事不成是專注於問題本身和負面情緒。
00:17:34
專注於答案與完全臣服的放手
許多人習慣性地想著負面想法,沉溺於問題中。此時,應停下來問自己真正要的是什麼、可以做什麼、答案在哪裡,將自己置於心想事成的頻率中。靈修老師 Bashar 提出心想事成的公式:心想事成加上完全臣服的放手。以加薪為例,先想像加薪成功的畫面,專注於喜悅的情緒,將情緒推到最高點後,完全停止思考此事,彷彿從未想過。若不放手,會干擾量子場域的安排,可能錯失更大的可能性,例如,量子場域可能安排加薪和升官,但若只想到加薪,就破壞了升官的劇本。在許願的過程中,更專注地看到自己享受心想事成的結果,對心想事成更有幫助。
00:24:05
結語與祝福
本集節目分享了心想事成的秘訣,祝福聽眾每天都能控制自己不去想心想事不成,並快樂地創造夢想的世界。
241 Listeners
181 Listeners
126 Listeners
156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23 Listeners
448 Listeners
403 Listeners
25 Listeners
114 Listeners
30 Listeners
48 Listeners
47 Listeners
24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