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燕外之意 · 第 141 期
这次我们要聊的是《那些我看不懂的“礼貌”》。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看到过这样的情况,比如我闺蜜讲的:明明亲戚寄来的香肠很好吃,但妈妈要跟对方说“不好吃不如网上的!不要买!”因为“要是说好就等于要对方一直破费一直买,像伸手要,没礼貌”。点奶茶的时候有糖尿病的舅妈在旁边,也必须要问“你要不要喝”,不然就是在忽略别人,也是“没礼貌”。
这些曲曲折折的“礼貌”似乎在咱这很多地方,是一种“不言自明”的道理,你要是不这样做,就是没眼力见儿,甚至有时还会引起矛盾。
那么,你有碰到过这种“礼貌”的要求吗?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你觉得为什么会有这种沟通方式呢?它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别人夸自家孩子,一定不能开心的接受,非抖搂出点孩子比较私密的不好的地方,以示谦虚”
“家庭聚会……小辈要敬酒敬一圈我真的不理解……和跟领导一样对家人说客套话……浑身不舒服”
“初中的时候报了一个乐团的像夏校一样的东西,去美国待了两周。去之前以及周末逛街的时候多次问我爸需不需要买什么,要给谁买,他都说不用,你看着好的随便买买。于是我就真的什么也没买。结果回家他大发脾气并且紧急淘宝买了一堆进口巧克力拿去送人。”
“妈妈去大姨家做客/大姨来我家做客,她俩一定会在烧了一大桌子菜之后,抱歉地笑着说一句“唉,都没有菜诶”,我和表姐在旁边相视一笑,又来了。”
“爸爸会要求家庭/朋友聚餐局我要给桌上所有人倒水,有一段时间苛刻到他会观察桌上谁的杯子空了/喝了水,如果我没有马上立刻起身去倒水,就会点我,仿佛没倒就是没有“眼力见儿”的表现,给我造成了很严重的心理阴影,现在即使是我自己的饭局,如果发现桌上有人起身倒水,都会在内心责怪自己不够周到”
“我不吃鱼,觉得腥(父母都知道这件事)。有一次表姐请客吃饭,十几个菜里有一道鱼汤,妈舀了一碗鱼汤让我喝,我:?我不吃鱼你又不是不知道。饭局结束后爹妈一起指责我没有礼貌,当着请客的人说不吃鱼。我当场发疯:十几个菜我就只是不吃那一道而已!表姐又没逼我喝!你们不逼我喝我就不会说不吃鱼!”
“以前下班有时候我会去店里蹭饭,遇到过几次有一大屋子我妈朋友也在的情况,人太多了我一般就会直接说:“叔叔阿姨好。”可我妈要我每一个单独点名问好才是“有礼貌”,一开始我都没理,有一次我被烦透了,我就站定然后开始点名,一圈人就也不说话了,一个一个等着20几岁的我点名问好。我本来是想让我妈看看这样一个一个点名问好场面很滑稽,结果我妈看完带着称赞的目光说:哦~对了~”
“请一大家亲戚吃饭的时候,吃饭前半程我妈be like:桌上的大菜她都不爱吃,只专注给各位亲戚夹菜和投喂。吃到后半程大家吃饱了都不吃了,我妈be like:开始大吃特吃,你们吃剩的我都爱,大家都看着她吃。我妈说前半程不吃是忍嘴待客,是礼貌;后半程吃,是因为不能浪费。 ”
“我娃2个月的时候家里聚餐,有位男性长辈在隔壁桌抽烟(室内),我过去用正常的语气提醒说有婴儿在,麻烦不要抽烟哦,被我妈说我不礼貌……[跪了]”
我们今天聊的“饭桌礼节”、“酒桌文化”,自谦,规矩亲戚朋友之间交往的潜规则等等,很多时候都充满了“中国隐语”以及传统权力结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东西。
我们也希望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能尽可能地有话直说,相信中文的真诚,制造出一个更安全舒适的沟通小环境,彼此多说一些真心话,也能相信彼此的真心话。
/Staff/
主播 | @在也门钓鲑鱼 @尉迟燕窝
后期 | 吉欣
如果您想参与话题征集,请留意两位主播的微博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燕外之意official
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QQ音乐 | 荔枝FM | 苹果播客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 蜻蜓FM
4.7
139139 ratings
燕外之意 · 第 141 期
这次我们要聊的是《那些我看不懂的“礼貌”》。
在日常生活中,你可能看到过这样的情况,比如我闺蜜讲的:明明亲戚寄来的香肠很好吃,但妈妈要跟对方说“不好吃不如网上的!不要买!”因为“要是说好就等于要对方一直破费一直买,像伸手要,没礼貌”。点奶茶的时候有糖尿病的舅妈在旁边,也必须要问“你要不要喝”,不然就是在忽略别人,也是“没礼貌”。
这些曲曲折折的“礼貌”似乎在咱这很多地方,是一种“不言自明”的道理,你要是不这样做,就是没眼力见儿,甚至有时还会引起矛盾。
那么,你有碰到过这种“礼貌”的要求吗?当时发生了什么事?
你觉得为什么会有这种沟通方式呢?它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
“别人夸自家孩子,一定不能开心的接受,非抖搂出点孩子比较私密的不好的地方,以示谦虚”
“家庭聚会……小辈要敬酒敬一圈我真的不理解……和跟领导一样对家人说客套话……浑身不舒服”
“初中的时候报了一个乐团的像夏校一样的东西,去美国待了两周。去之前以及周末逛街的时候多次问我爸需不需要买什么,要给谁买,他都说不用,你看着好的随便买买。于是我就真的什么也没买。结果回家他大发脾气并且紧急淘宝买了一堆进口巧克力拿去送人。”
“妈妈去大姨家做客/大姨来我家做客,她俩一定会在烧了一大桌子菜之后,抱歉地笑着说一句“唉,都没有菜诶”,我和表姐在旁边相视一笑,又来了。”
“爸爸会要求家庭/朋友聚餐局我要给桌上所有人倒水,有一段时间苛刻到他会观察桌上谁的杯子空了/喝了水,如果我没有马上立刻起身去倒水,就会点我,仿佛没倒就是没有“眼力见儿”的表现,给我造成了很严重的心理阴影,现在即使是我自己的饭局,如果发现桌上有人起身倒水,都会在内心责怪自己不够周到”
“我不吃鱼,觉得腥(父母都知道这件事)。有一次表姐请客吃饭,十几个菜里有一道鱼汤,妈舀了一碗鱼汤让我喝,我:?我不吃鱼你又不是不知道。饭局结束后爹妈一起指责我没有礼貌,当着请客的人说不吃鱼。我当场发疯:十几个菜我就只是不吃那一道而已!表姐又没逼我喝!你们不逼我喝我就不会说不吃鱼!”
“以前下班有时候我会去店里蹭饭,遇到过几次有一大屋子我妈朋友也在的情况,人太多了我一般就会直接说:“叔叔阿姨好。”可我妈要我每一个单独点名问好才是“有礼貌”,一开始我都没理,有一次我被烦透了,我就站定然后开始点名,一圈人就也不说话了,一个一个等着20几岁的我点名问好。我本来是想让我妈看看这样一个一个点名问好场面很滑稽,结果我妈看完带着称赞的目光说:哦~对了~”
“请一大家亲戚吃饭的时候,吃饭前半程我妈be like:桌上的大菜她都不爱吃,只专注给各位亲戚夹菜和投喂。吃到后半程大家吃饱了都不吃了,我妈be like:开始大吃特吃,你们吃剩的我都爱,大家都看着她吃。我妈说前半程不吃是忍嘴待客,是礼貌;后半程吃,是因为不能浪费。 ”
“我娃2个月的时候家里聚餐,有位男性长辈在隔壁桌抽烟(室内),我过去用正常的语气提醒说有婴儿在,麻烦不要抽烟哦,被我妈说我不礼貌……[跪了]”
我们今天聊的“饭桌礼节”、“酒桌文化”,自谦,规矩亲戚朋友之间交往的潜规则等等,很多时候都充满了“中国隐语”以及传统权力结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东西。
我们也希望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能尽可能地有话直说,相信中文的真诚,制造出一个更安全舒适的沟通小环境,彼此多说一些真心话,也能相信彼此的真心话。
/Staff/
主播 | @在也门钓鲑鱼 @尉迟燕窝
后期 | 吉欣
如果您想参与话题征集,请留意两位主播的微博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燕外之意official
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QQ音乐 | 荔枝FM | 苹果播客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 蜻蜓FM
418 Listeners
163 Listeners
153 Listeners
132 Listeners
42 Listeners
300 Listeners
206 Listeners
70 Listeners
29 Listeners
51 Listeners
155 Listeners
25 Listeners
26 Listeners
186 Listeners
24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