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燕外之意 · 第 166 期
这次我们要聊的是:《那一刻我觉得我没有家》。
顾名思义,有没有什么时刻,让你觉得,你的家不再是你的家?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事?
或者,你对自己的家从来没有归属感,为什么?
“长大以后时常有这种感觉 最早有意识是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 我刚上小学 地震后老师立刻把我们带到操场上并联系家长 其他小孩陆陆续续被家人接走 始终等不来我的家长最后班主任只好先带我回她家 不记得后来是怎么回家的了 只是好多年过去了偶尔还是会觉得 我一辈子都走不出那个操场 ”
“我爹:你吃我的住我的。另外在家完全没有隐私可言,我爸妈会不经过我同意开我房门,这跟住大街上有什么区别。”
“之前我好几次和我爸妈说我想养一只小猫,他们就会说“以后到你自己家养去”,我真的想知道现在这个家难道不是我的家吗?什么叫我以后的家,我的家到底在哪??”
“刚上大学没多久自己卧室就成我弟的卧室了,我回家变成睡客房,弟弟一个人两间卧室,我卧室里的东西被翻个底朝天,丢了很多东西。知道了以后那个寒假把我剩下的两箱周边打包寄到发小家,珍藏的书带不走舍不得扔送给朋友,一些衣服用品寄到学校,剩下的都是不在乎的东西,从那个寒假后能留学校我就不回家”
“有弟弟的姐姐结一次婚就彻底懂了,“生弟弟是为了怕你孤单”“我嫁女儿还要出钱?”“从彩礼里把酒席钱扣下再还给你”“嫁妆你就用自己攒的钱吧” 给我买了所谓的贵价被子,我还没来得及感动,我妈就让我把买陪嫁被子的钱还给她,甚至跟我公婆要了一万办女方家酒席…所以婚礼时我一滴眼泪也没有流”
“小时候跟妈妈吵架,她会把我推向门口让我走,我必须得很用力的才能不被她推出去(但是我现在觉得她也没有用力,只是想吓唬我而已吧)但是每次这样很用力才能勉强留在家里以后,还要继续面对她的指责,我就会很难过,觉得这里不属于我”
“看到这个话题,我脑海里浮现了很多很多画面,记忆最深刻的是高三那年,不记得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爸对我破口大骂,紧接着演变成和他和我妈大吵特吵,最后他冲进厨房拿了把菜刀,让我妈和我滚出去,永远别回来”
“太多次了。从小爹就老是说“老子就是天!老子生来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会因为一些小事比如鞋带系太慢了就给我一巴掌,至今仍然把“信不信老子给你一巴掌!”当成口头禅。感觉很奇怪,最应该保护我的人对我发出了最多的攻击,而另外一个人也懦弱得不敢反抗,还很小的我就感觉到自己是孤身一人了”
“在我妈怒目圆瞪看着我说“你搞清楚我把你养到现在30岁是为了啥,我连彩礼都没收先把陪嫁给你了,这彩礼是给我要的钱你搞清楚”她要20万彩礼。至此我终于看清她的嘴脸。”
“我小的时候每次带我逛超市,或者交学费之类的消费之后回家,爸爸妈妈就会在我面前打开Excel表格记录在我身上花了多少钱。笑着说以后要全部还给他们”
家这个概念的实在感需要经年累月的建立,但有时却禁不起某一刻的“勘破”。
这种时刻有时是重男轻女,父母不公平;也有的时候是经历亲人间的生老病死,随着某个亲人的离去,失去了“家”的归属感。
还有一些时刻,是为了拥有自己的家,从这里走向那里,可是依然感受到“这里好像也不是我的家”。
有些朋友说:我会有自己的家;
我和我的小猫就是家人;
我已经创造了自己的家。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家的失落与创造的故事。
/Staff/
主播 | @在也门钓鲑鱼 @尉迟燕窝
后期 | 尉迟燕窝
如果您想参与话题征集,请留意两位主播的微博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燕外之意official
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QQ音乐 | 荔枝FM | 苹果播客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 蜻蜓FM
4.7
139139 ratings
燕外之意 · 第 166 期
这次我们要聊的是:《那一刻我觉得我没有家》。
顾名思义,有没有什么时刻,让你觉得,你的家不再是你的家?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事?
或者,你对自己的家从来没有归属感,为什么?
“长大以后时常有这种感觉 最早有意识是08年汶川地震的时候 我刚上小学 地震后老师立刻把我们带到操场上并联系家长 其他小孩陆陆续续被家人接走 始终等不来我的家长最后班主任只好先带我回她家 不记得后来是怎么回家的了 只是好多年过去了偶尔还是会觉得 我一辈子都走不出那个操场 ”
“我爹:你吃我的住我的。另外在家完全没有隐私可言,我爸妈会不经过我同意开我房门,这跟住大街上有什么区别。”
“之前我好几次和我爸妈说我想养一只小猫,他们就会说“以后到你自己家养去”,我真的想知道现在这个家难道不是我的家吗?什么叫我以后的家,我的家到底在哪??”
“刚上大学没多久自己卧室就成我弟的卧室了,我回家变成睡客房,弟弟一个人两间卧室,我卧室里的东西被翻个底朝天,丢了很多东西。知道了以后那个寒假把我剩下的两箱周边打包寄到发小家,珍藏的书带不走舍不得扔送给朋友,一些衣服用品寄到学校,剩下的都是不在乎的东西,从那个寒假后能留学校我就不回家”
“有弟弟的姐姐结一次婚就彻底懂了,“生弟弟是为了怕你孤单”“我嫁女儿还要出钱?”“从彩礼里把酒席钱扣下再还给你”“嫁妆你就用自己攒的钱吧” 给我买了所谓的贵价被子,我还没来得及感动,我妈就让我把买陪嫁被子的钱还给她,甚至跟我公婆要了一万办女方家酒席…所以婚礼时我一滴眼泪也没有流”
“小时候跟妈妈吵架,她会把我推向门口让我走,我必须得很用力的才能不被她推出去(但是我现在觉得她也没有用力,只是想吓唬我而已吧)但是每次这样很用力才能勉强留在家里以后,还要继续面对她的指责,我就会很难过,觉得这里不属于我”
“看到这个话题,我脑海里浮现了很多很多画面,记忆最深刻的是高三那年,不记得具体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爸对我破口大骂,紧接着演变成和他和我妈大吵特吵,最后他冲进厨房拿了把菜刀,让我妈和我滚出去,永远别回来”
“太多次了。从小爹就老是说“老子就是天!老子生来就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也会因为一些小事比如鞋带系太慢了就给我一巴掌,至今仍然把“信不信老子给你一巴掌!”当成口头禅。感觉很奇怪,最应该保护我的人对我发出了最多的攻击,而另外一个人也懦弱得不敢反抗,还很小的我就感觉到自己是孤身一人了”
“在我妈怒目圆瞪看着我说“你搞清楚我把你养到现在30岁是为了啥,我连彩礼都没收先把陪嫁给你了,这彩礼是给我要的钱你搞清楚”她要20万彩礼。至此我终于看清她的嘴脸。”
“我小的时候每次带我逛超市,或者交学费之类的消费之后回家,爸爸妈妈就会在我面前打开Excel表格记录在我身上花了多少钱。笑着说以后要全部还给他们”
家这个概念的实在感需要经年累月的建立,但有时却禁不起某一刻的“勘破”。
这种时刻有时是重男轻女,父母不公平;也有的时候是经历亲人间的生老病死,随着某个亲人的离去,失去了“家”的归属感。
还有一些时刻,是为了拥有自己的家,从这里走向那里,可是依然感受到“这里好像也不是我的家”。
有些朋友说:我会有自己的家;
我和我的小猫就是家人;
我已经创造了自己的家。
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家的失落与创造的故事。
/Staff/
主播 | @在也门钓鲑鱼 @尉迟燕窝
后期 | 尉迟燕窝
如果您想参与话题征集,请留意两位主播的微博
/联系我们/
新浪微博:@燕外之意official
以下渠道均可收听我们的节目:
小宇宙 | QQ音乐 | 荔枝FM | 苹果播客
网易云音乐 |喜马拉雅 | 蜻蜓FM
422 Listeners
164 Listeners
153 Listeners
135 Listeners
41 Listeners
296 Listeners
161 Listeners
70 Listeners
29 Listeners
42 Listeners
150 Listeners
25 Listeners
26 Listeners
178 Listeners
25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