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在二十世纪所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中,约翰·斯坦贝克是最受争议的那一位。有人说他写的是通俗小说,不配和那些大文豪相提并论。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意识形态浓重的左翼作家,把小说变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当然这都是对斯坦贝克的误读,他只是他自己,一个终生在奔波之中的老派写作者。
《伊甸之东》是斯坦贝克写作生涯中的集大成之作,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之前的作品,都是为这本书在做练习”。他延续着自《愤怒的葡萄》以来的视角,将目光对准那些生活美国广袤土地上的普通人,讲述了一个只属于美国的故事。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斯坦贝克的政治倾向?为什么美国作家总是对脚下的土地充满了依恋?清教文化为什么在美国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本期节目让我们一起走进斯坦贝克和《伊甸之东》。
点击此处,可直接订阅深焦播客子节目《以读攻读》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不同年龄的约翰·斯坦贝克
时间轴:
00:03:45 斯坦贝克的美国硬汉作家形象
00:11:01 斯坦贝克的政治倾向,《愤怒的葡萄》是不是一部左翼小说
00:23:34 自然主义与斯坦贝克写作的联系
00:31:07 美国的Hobo文化,路漂与劳工的迁徙
00:46:08 《伊甸之东》书名中所指涉的清教徒文化
00:54:08 《伊甸之东》中对于流浪和救赎的象征式书写
01:02:01 清教文化在今天美国的影响力
01:08:59 美国文学中对土地独特的依恋情感
01:15:56 美国和欧洲对各自文化传统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
01:23:22 斯坦贝克的写作与美国现实主义传统的联系
01:30:14 斯坦贝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议及在美国文学史的地位
《愤怒的葡萄》(约翰·福特,1940)剧照
涉及作品:
约翰·斯坦贝克《伊甸之东》《愤怒的葡萄》《胜负未决的战斗》《人鼠之间》
约翰·多斯·怕索斯的《美国三部曲》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安·兰德《阿特拉斯耸耸肩》
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
霍桑《红字》
陈忠实《白鹿原》
路遥《平凡的世界》
J.R.R.托尔金《魔戒》
梭罗《瓦尔登湖》
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科马克·麦卡锡 《长路》
托马斯·沃尔夫《天使望故乡》
乔纳森·弗兰岑《纠正》《自由》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理查·赖特《土生子》
《伊甸园之东》(伊利亚·卡赞 ,1955)剧照
参考文献:
Benson,Jackson J., and Ann Loftis. “John Steinbeck and the Farm Labor Unionization: The Background of InDubious Battle.” American Literature,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Bing Crosby - Ac-Cent-Tchu-Ate The Positive(Single Version)
中插:Art Tatum - My Ideal
结尾:Patti Page - The Tennessee Waltz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4
3232 ratings
在二十世纪所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作家中,约翰·斯坦贝克是最受争议的那一位。有人说他写的是通俗小说,不配和那些大文豪相提并论。另一些人则认为他是意识形态浓重的左翼作家,把小说变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当然这都是对斯坦贝克的误读,他只是他自己,一个终生在奔波之中的老派写作者。
《伊甸之东》是斯坦贝克写作生涯中的集大成之作,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之前的作品,都是为这本书在做练习”。他延续着自《愤怒的葡萄》以来的视角,将目光对准那些生活美国广袤土地上的普通人,讲述了一个只属于美国的故事。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斯坦贝克的政治倾向?为什么美国作家总是对脚下的土地充满了依恋?清教文化为什么在美国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力。本期节目让我们一起走进斯坦贝克和《伊甸之东》。
点击此处,可直接订阅深焦播客子节目《以读攻读》
嘉宾: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不同年龄的约翰·斯坦贝克
时间轴:
00:03:45 斯坦贝克的美国硬汉作家形象
00:11:01 斯坦贝克的政治倾向,《愤怒的葡萄》是不是一部左翼小说
00:23:34 自然主义与斯坦贝克写作的联系
00:31:07 美国的Hobo文化,路漂与劳工的迁徙
00:46:08 《伊甸之东》书名中所指涉的清教徒文化
00:54:08 《伊甸之东》中对于流浪和救赎的象征式书写
01:02:01 清教文化在今天美国的影响力
01:08:59 美国文学中对土地独特的依恋情感
01:15:56 美国和欧洲对各自文化传统产生不同看法的原因
01:23:22 斯坦贝克的写作与美国现实主义传统的联系
01:30:14 斯坦贝克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争议及在美国文学史的地位
《愤怒的葡萄》(约翰·福特,1940)剧照
涉及作品:
约翰·斯坦贝克《伊甸之东》《愤怒的葡萄》《胜负未决的战斗》《人鼠之间》
约翰·多斯·怕索斯的《美国三部曲》
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
安·兰德《阿特拉斯耸耸肩》
赫尔曼·麦尔维尔《白鲸》
霍桑《红字》
陈忠实《白鹿原》
路遥《平凡的世界》
J.R.R.托尔金《魔戒》
梭罗《瓦尔登湖》
马克·吐温《哈克贝里·芬历险记》
科马克·麦卡锡 《长路》
托马斯·沃尔夫《天使望故乡》
乔纳森·弗兰岑《纠正》《自由》
玛格丽特·米切尔《飘》
理查·赖特《土生子》
《伊甸园之东》(伊利亚·卡赞 ,1955)剧照
参考文献:
Benson,Jackson J., and Ann Loftis. “John Steinbeck and the Farm Labor Unionization: The Background of InDubious Battle.” American Literature,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Bing Crosby - Ac-Cent-Tchu-Ate The Positive(Single Version)
中插:Art Tatum - My Ideal
结尾:Patti Page - The Tennessee Waltz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61 Listeners
49 Listeners
92 Listeners
239 Listeners
53 Listeners
149 Listeners
444 Listeners
195 Listeners
34 Listeners
29 Listeners
28 Listeners
48 Listeners
147 Listeners
41 Listeners
1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