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由喜马拉雅与voiceclub联合制作播出的行走的背包,我是大家的老朋友大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谦大江,谦虚的谦,也欢迎大家关注大江的抖音,当然也可以加大江的微信加入大江微信粉丝群,有不定期的福利活动,大江浪啊浪,2021,让我们浪起来
又是一年开学季,由于疫情的关系,好像全国各地开学的日期都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不知道这期节目与大家见面的时候,各位学生听众朋友都正常开学了吗?大江的母校在上海,毕业后呢也是留在这座城市工作,最近各地的疫情也是比较不稳定,所以大江也没敢出城到处去玩,再加上台风也老实在家宅了好几个周末,直到听说上海天文馆开业的消息,大江终于是按耐不住蠢蠢欲动想出门玩的心,赶紧预定抢票了。天文馆的门票是需要微信公众号预约的,7月18日刚刚开放的时候是每天限量5000票,(现在已经调整为每天4000票)每天9:30-16:00(15:00停止检票入馆),周一是闭馆的,普通票是30元学生票15元,票价还是非常良心的,但是不得不说票是真的非常非常难抢,天文馆是7月中开放的,大江8月初才抢到门票,而且是工作日的门票,当天的电影票还没抢到非常可惜,去天文馆要坐地铁16号线一直坐到滴水湖站,大江从住的地方单程过去都一个多小时,只好咬咬牙请了一整天调休假去了。想去玩的朋友最好每天调闹钟9点半放票的时候卡点抢。
上海天文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滴水湖畔,据说耗资6个亿是目前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天文馆,天文馆的主建筑以优美的螺旋形态构成“天体运行轨道”,独具特色的圆洞天窗、倒转穹顶和球幕影院这三个圆形元素构成“三体”结构,共同诠释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整个天文馆总共有4层,地上3层,地下1层,天文馆的主展馆有3个:分别是家园、宇宙、征程这三个主题,特色展区也有3个:中华问天、好奇星球、航向星。
参观当天大江是按工作日的闹钟起床,坐地铁早早赶到了滴水湖等着天文馆开门,出了地铁站走到门口大概是八点五十分左右,没想到已经有好多人在门口排队了,有住在附近来遛娃的一家三口,有退休老人晨练完来赶时髦的,还有领着行李从外地来的游客,对了差点忘记说了,预约票参观的时间是分上午场和下午场的,大江建议还是选上午场人会相对少一点,拍照打卡比较好,检票进场以后大家都直奔服务台预约体验项目。
第一个到达的是家园展区,首先看到的就是巨大的地球模型展品,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地球仪不一样的地方是地表的云层海面地表是不断变化的,就像有生命力一样非常震撼,旁边是等比例的太阳月球,抬头往上看是浩瀚的银河星空,除了地球太阳月亮,整个太阳系其他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都可以在这里看到,此情此景大江突然想起了最近看的电影《X特遣队2》,片中有一句话:“我也曾快乐过,自由漂浮,仰望星空”现在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由于城市光污染比较重,抬头仰望星空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我们常常忙于工作生活,上一次看到满天繁星是什么时候呢?可能很多人已经记不清了,大江上一次看到星河还是在梦境中,刚刚结束了几天的加班,躺在家里难得安稳的睡了一个踏实的懒觉,梦境中窗外的星空仿佛触手可及,现实中的宇宙离我们很遥远,梦境中才能和宇宙如此接近,而天文馆仿佛把我们的梦境化为了现实,让我们可以与星空近距离的接触,这也是天文馆建设者们的初衷与愿景。
来参观之前为了防止自己有一些看不懂的地方,大江也是稍微做过一点功课的,把《时间简史》这本书翻出来简单回顾了一下,加上展品的讲解,基本上是没问题的,天文馆可以互动的展品真的是非常多,大江最喜欢的是模拟陨石降落的展品非常解压,说到陨石就不得不提到镇馆之宝——长兴陨石,虽然在一堆酷炫的展品中这块灰色的石头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它可是大有来头。
大家要知道陨石降落到上海的概率其实是相当小的。1966年夏天的一天,一位长兴岛前卫农场的农民,赶到上海自然博物馆报告: “天上落下大石头了!”据这位农民讲述,在一阵雷声中,一颗火球从天而降并在空中爆炸,一部分因为冲击力极其巨大,砸穿了他家的牛棚,而另一部分则从空中一路冲进了水中。听到这一消息后,馆方立即派了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带回了两块黑灰色的石头标本。上海天文馆展出的就是其中的一块陨石,通过对长兴岛陨石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
接下来要体验的项目是“天象厅”,国内其他天文馆的天象厅,一般是坐在固定的席位上,像在电影院一样观看球幕电影,在这里可以舒服的躺在懒人沙发观看天花板上的环幕影片,可能人不是很多,展厅显得很宽阔有种在户外仰望星空的感觉,躺的实在太舒服了大江都差点不小心睡过去了。还记得大学时期,夏夜的晚上如果新闻预告有流星雨,大家都会一窝蜂的带着凉席,躺在操场上等着,最后看没看到流星雨大江是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被操场蚊子叮的满身是包,回想起来在大学还没被社会毒打过,可以说是无忧无虑的时光,总是吃什么都香,宿舍的硬板床也能倒头就能睡,连在梦境中都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工作以后不知不觉中积累很多压力,时不时的会失眠,最痛苦的是失眠第二天还得强打起精神去上班,所以在此大江也想对学生朋友说: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因为年轻就肆意熬夜。
现在的大学宿舍环境应该也比大江那时候好多了,当然有些认床或者睡眠比较浅的朋友睡不惯宿舍的硬板床,这怎么办呢?大江在这里偷偷安利一下,提升学生宿舍幸福感的好物——梦百合开学季0压薄垫,专为宿舍床定制的尺寸,并且它的面料能够抑菌、保持清新,在上海的多梅雨季,拆洗也很方便,拉链一拉就能拆下来了,不容易滋生细菌,一个人在外地,也要拥有健康的睡眠;除此之外,薄垫注入的凝胶因子,具有恒温特性,在学校一年四季都能享受恒温舒爽的睡眠,冬暖夏凉轻松实现,一天繁忙的课程后,回到宿舍,享受舒适的睡眠,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了,睡眠质量上来了,精神状态好了,第二天的听课的效率也提高了;有时候学校翻新,就会遇到临时更换宿舍的的情况,有的同学住了两三年,一大堆东西要般,这真的是非常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床垫这样的大件,但是这时候如果你入手的是梦百合0压学生床垫,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5cm的厚度,别提多轻了,女生也能轻松带走!说到这里,那我就提前祝大家吃好睡好精神足,学业棒!
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点击节目下方小黄条购买 同款哦!
离开一层的家园展区,从二楼的楼梯往下看,可以看到一片星河中蔚蓝的地球,拍照打卡必备,宇宙展区各种有趣的互动装置就更多了,把抽象的科学概念通过艺术巧妙的加工直观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比如哈勃红移,是由光的多普勒效应和时空膨胀效应一起产生的。展品通过不同颜色的色片排列直观的向我们展示出来了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宇宙展区的虫洞也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随手拍拍都能出大片,扭曲的时间和空间在这里具象化,虫洞后面是假如剧场,演绎了宇宙起源的故事。
征程展区展示的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漫漫征途。中国航天事业的新成果也能在这里一睹为快:嫦娥月球车、祝融号火星车、天宫号空间站的天和号核心舱等等。
最高人气的体验项目应该就是月球漫步了,“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踩在月球的土地上说出了这句激动人心的话语,成为首位完成登月壮举的人。如今我们在上海天文馆带上VR眼镜,穿上重力模拟装置,也可以过一把登月瘾!需要注意的是装置是有体重限制的,体验前先称体重,真的是好险啊,体重还没有超标,逼真的月球画面配合失重感,拿着手里的操控器跟随语音提示进行月球漫步,采集样品完成任务,旁边还有1:1比例的嫦娥5号模型,真的是语言难以描述的奇妙体验,就算排半个小时的队也绝对超值。
天和号核心舱也是大江最期待的展区,吃和睡也是太空生活中离不开的重要环节,全世界每天都有人会经历昼夜节律失调的问题,而对在太空生活、每天能看到16次日出的宇航员来说,也是一个大问题,无论是短时还是长时的宇宙飞行,都会出现昼夜节律失调及睡眠不足的问题,这将导致严重的由疲劳引起的失误及长期睡眠缺失。除了宇航员以外,在地面指挥中心的员工也会因轮班工作、工作时间异常等,出现昼夜节律失调。
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宇航员是不能躺在床上睡觉的,因为身体会自动飘浮起来。 因此必须钻进睡袋并固定在舱壁上。座舱内非常嘈杂,除了通信说话的声音外,还有机器设备的响声。 这些因素都有直接影响着宇航 员的睡眠,使他们难以熟睡,据外国的宇航员说:在太空睡觉,会有一种掉进万丈深渊的感觉。 主要因为身体下面没有任何支撑的东西。这种危险感大约要持续二三天才能消除。天河号的生活控制舱里面大约有100立方米。其中细段的部分主要是航天员睡觉休息和锻炼的地方,这里的侧壁配有3张折叠床,中间是有跑步机。粗段部分则主要是工作区,这里有维持供氧和供电的维生设备,也有操控机械臂的工作设备,还有做实验的实验设备。
作为一个吃货!大江也和很多人一样非常好奇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是怎么吃饭生活的?还记得今年6月的时候央视公布的一段“太空吃播”视频,宇航员在空间站吃饭由于重力影响有飘着吃、头上脚下吃、转着圈圈吃、“侧躺”在地上吃等等,看起来就是吃嘛嘛香!简简单单吃个苹果都觉得特别美味,关于太空餐大江查阅了一下资料,早在2005年的神舟六号上航天员不仅有热饭热菜,饭后还有冰淇淋甜点,40多种食品,顿顿不重样,到了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时食品种类已经增加到了100多种,航天食品标准条件研制生产的,不仅要求营养丰富均衡,还要“一口可以吃掉”最好是固态、无骨、小块且全部可食的不能有残渣。
那么上海天文馆的食堂会不会有太空食品呢?大江专门到餐厅逛了一圈很遗憾目前是没有的,只有普通的简餐和点心糖果什么的,有点小失望啊,在此大江呼吁各位吃货朋友一起在上海天文馆的公众号问卷调查里,提建议餐厅增加太空食品!
好了,一天的时间参观上海天文馆还是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希望今晚也能做一个遨游星空的美梦,也祝大家每天都能有高质量的好睡眠。
5
44 ratings
hello,大家好,欢迎收听由喜马拉雅与voiceclub联合制作播出的行走的背包,我是大家的老朋友大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微博,谦大江,谦虚的谦,也欢迎大家关注大江的抖音,当然也可以加大江的微信加入大江微信粉丝群,有不定期的福利活动,大江浪啊浪,2021,让我们浪起来
又是一年开学季,由于疫情的关系,好像全国各地开学的日期都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不知道这期节目与大家见面的时候,各位学生听众朋友都正常开学了吗?大江的母校在上海,毕业后呢也是留在这座城市工作,最近各地的疫情也是比较不稳定,所以大江也没敢出城到处去玩,再加上台风也老实在家宅了好几个周末,直到听说上海天文馆开业的消息,大江终于是按耐不住蠢蠢欲动想出门玩的心,赶紧预定抢票了。天文馆的门票是需要微信公众号预约的,7月18日刚刚开放的时候是每天限量5000票,(现在已经调整为每天4000票)每天9:30-16:00(15:00停止检票入馆),周一是闭馆的,普通票是30元学生票15元,票价还是非常良心的,但是不得不说票是真的非常非常难抢,天文馆是7月中开放的,大江8月初才抢到门票,而且是工作日的门票,当天的电影票还没抢到非常可惜,去天文馆要坐地铁16号线一直坐到滴水湖站,大江从住的地方单程过去都一个多小时,只好咬咬牙请了一整天调休假去了。想去玩的朋友最好每天调闹钟9点半放票的时候卡点抢。
上海天文馆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南汇新城滴水湖畔,据说耗资6个亿是目前现在世界上最大的天文馆,天文馆的主建筑以优美的螺旋形态构成“天体运行轨道”,独具特色的圆洞天窗、倒转穹顶和球幕影院这三个圆形元素构成“三体”结构,共同诠释天体运行的基本规律。整个天文馆总共有4层,地上3层,地下1层,天文馆的主展馆有3个:分别是家园、宇宙、征程这三个主题,特色展区也有3个:中华问天、好奇星球、航向星。
参观当天大江是按工作日的闹钟起床,坐地铁早早赶到了滴水湖等着天文馆开门,出了地铁站走到门口大概是八点五十分左右,没想到已经有好多人在门口排队了,有住在附近来遛娃的一家三口,有退休老人晨练完来赶时髦的,还有领着行李从外地来的游客,对了差点忘记说了,预约票参观的时间是分上午场和下午场的,大江建议还是选上午场人会相对少一点,拍照打卡比较好,检票进场以后大家都直奔服务台预约体验项目。
第一个到达的是家园展区,首先看到的就是巨大的地球模型展品,和我们平时看到的地球仪不一样的地方是地表的云层海面地表是不断变化的,就像有生命力一样非常震撼,旁边是等比例的太阳月球,抬头往上看是浩瀚的银河星空,除了地球太阳月亮,整个太阳系其他的行星及其卫星、矮行星、小行星、彗星都可以在这里看到,此情此景大江突然想起了最近看的电影《X特遣队2》,片中有一句话:“我也曾快乐过,自由漂浮,仰望星空”现在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由于城市光污染比较重,抬头仰望星空已经成为了一种奢望,我们常常忙于工作生活,上一次看到满天繁星是什么时候呢?可能很多人已经记不清了,大江上一次看到星河还是在梦境中,刚刚结束了几天的加班,躺在家里难得安稳的睡了一个踏实的懒觉,梦境中窗外的星空仿佛触手可及,现实中的宇宙离我们很遥远,梦境中才能和宇宙如此接近,而天文馆仿佛把我们的梦境化为了现实,让我们可以与星空近距离的接触,这也是天文馆建设者们的初衷与愿景。
来参观之前为了防止自己有一些看不懂的地方,大江也是稍微做过一点功课的,把《时间简史》这本书翻出来简单回顾了一下,加上展品的讲解,基本上是没问题的,天文馆可以互动的展品真的是非常多,大江最喜欢的是模拟陨石降落的展品非常解压,说到陨石就不得不提到镇馆之宝——长兴陨石,虽然在一堆酷炫的展品中这块灰色的石头看起来很不起眼,但是它可是大有来头。
大家要知道陨石降落到上海的概率其实是相当小的。1966年夏天的一天,一位长兴岛前卫农场的农民,赶到上海自然博物馆报告: “天上落下大石头了!”据这位农民讲述,在一阵雷声中,一颗火球从天而降并在空中爆炸,一部分因为冲击力极其巨大,砸穿了他家的牛棚,而另一部分则从空中一路冲进了水中。听到这一消息后,馆方立即派了工作人员前往现场,带回了两块黑灰色的石头标本。上海天文馆展出的就是其中的一块陨石,通过对长兴岛陨石的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形成与演化,有非常高的科研价值。
接下来要体验的项目是“天象厅”,国内其他天文馆的天象厅,一般是坐在固定的席位上,像在电影院一样观看球幕电影,在这里可以舒服的躺在懒人沙发观看天花板上的环幕影片,可能人不是很多,展厅显得很宽阔有种在户外仰望星空的感觉,躺的实在太舒服了大江都差点不小心睡过去了。还记得大学时期,夏夜的晚上如果新闻预告有流星雨,大家都会一窝蜂的带着凉席,躺在操场上等着,最后看没看到流星雨大江是记不太清楚了,只记得被操场蚊子叮的满身是包,回想起来在大学还没被社会毒打过,可以说是无忧无虑的时光,总是吃什么都香,宿舍的硬板床也能倒头就能睡,连在梦境中都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工作以后不知不觉中积累很多压力,时不时的会失眠,最痛苦的是失眠第二天还得强打起精神去上班,所以在此大江也想对学生朋友说:爱惜自己的身体,不要因为年轻就肆意熬夜。
现在的大学宿舍环境应该也比大江那时候好多了,当然有些认床或者睡眠比较浅的朋友睡不惯宿舍的硬板床,这怎么办呢?大江在这里偷偷安利一下,提升学生宿舍幸福感的好物——梦百合开学季0压薄垫,专为宿舍床定制的尺寸,并且它的面料能够抑菌、保持清新,在上海的多梅雨季,拆洗也很方便,拉链一拉就能拆下来了,不容易滋生细菌,一个人在外地,也要拥有健康的睡眠;除此之外,薄垫注入的凝胶因子,具有恒温特性,在学校一年四季都能享受恒温舒爽的睡眠,冬暖夏凉轻松实现,一天繁忙的课程后,回到宿舍,享受舒适的睡眠,没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了,睡眠质量上来了,精神状态好了,第二天的听课的效率也提高了;有时候学校翻新,就会遇到临时更换宿舍的的情况,有的同学住了两三年,一大堆东西要般,这真的是非常头疼的事情,尤其是床垫这样的大件,但是这时候如果你入手的是梦百合0压学生床垫,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5cm的厚度,别提多轻了,女生也能轻松带走!说到这里,那我就提前祝大家吃好睡好精神足,学业棒!
有需要的同学可以点击节目下方小黄条购买 同款哦!
离开一层的家园展区,从二楼的楼梯往下看,可以看到一片星河中蔚蓝的地球,拍照打卡必备,宇宙展区各种有趣的互动装置就更多了,把抽象的科学概念通过艺术巧妙的加工直观的展现在观众面前,比如哈勃红移,是由光的多普勒效应和时空膨胀效应一起产生的。展品通过不同颜色的色片排列直观的向我们展示出来了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宇宙展区的虫洞也是拍照打卡的好地方,随手拍拍都能出大片,扭曲的时间和空间在这里具象化,虫洞后面是假如剧场,演绎了宇宙起源的故事。
征程展区展示的是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漫漫征途。中国航天事业的新成果也能在这里一睹为快:嫦娥月球车、祝融号火星车、天宫号空间站的天和号核心舱等等。
最高人气的体验项目应该就是月球漫步了,“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1969年7月20日,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踩在月球的土地上说出了这句激动人心的话语,成为首位完成登月壮举的人。如今我们在上海天文馆带上VR眼镜,穿上重力模拟装置,也可以过一把登月瘾!需要注意的是装置是有体重限制的,体验前先称体重,真的是好险啊,体重还没有超标,逼真的月球画面配合失重感,拿着手里的操控器跟随语音提示进行月球漫步,采集样品完成任务,旁边还有1:1比例的嫦娥5号模型,真的是语言难以描述的奇妙体验,就算排半个小时的队也绝对超值。
天和号核心舱也是大江最期待的展区,吃和睡也是太空生活中离不开的重要环节,全世界每天都有人会经历昼夜节律失调的问题,而对在太空生活、每天能看到16次日出的宇航员来说,也是一个大问题,无论是短时还是长时的宇宙飞行,都会出现昼夜节律失调及睡眠不足的问题,这将导致严重的由疲劳引起的失误及长期睡眠缺失。除了宇航员以外,在地面指挥中心的员工也会因轮班工作、工作时间异常等,出现昼夜节律失调。
在太空失重的环境中,宇航员是不能躺在床上睡觉的,因为身体会自动飘浮起来。 因此必须钻进睡袋并固定在舱壁上。座舱内非常嘈杂,除了通信说话的声音外,还有机器设备的响声。 这些因素都有直接影响着宇航 员的睡眠,使他们难以熟睡,据外国的宇航员说:在太空睡觉,会有一种掉进万丈深渊的感觉。 主要因为身体下面没有任何支撑的东西。这种危险感大约要持续二三天才能消除。天河号的生活控制舱里面大约有100立方米。其中细段的部分主要是航天员睡觉休息和锻炼的地方,这里的侧壁配有3张折叠床,中间是有跑步机。粗段部分则主要是工作区,这里有维持供氧和供电的维生设备,也有操控机械臂的工作设备,还有做实验的实验设备。
作为一个吃货!大江也和很多人一样非常好奇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是怎么吃饭生活的?还记得今年6月的时候央视公布的一段“太空吃播”视频,宇航员在空间站吃饭由于重力影响有飘着吃、头上脚下吃、转着圈圈吃、“侧躺”在地上吃等等,看起来就是吃嘛嘛香!简简单单吃个苹果都觉得特别美味,关于太空餐大江查阅了一下资料,早在2005年的神舟六号上航天员不仅有热饭热菜,饭后还有冰淇淋甜点,40多种食品,顿顿不重样,到了2016年“神舟十一号”发射时食品种类已经增加到了100多种,航天食品标准条件研制生产的,不仅要求营养丰富均衡,还要“一口可以吃掉”最好是固态、无骨、小块且全部可食的不能有残渣。
那么上海天文馆的食堂会不会有太空食品呢?大江专门到餐厅逛了一圈很遗憾目前是没有的,只有普通的简餐和点心糖果什么的,有点小失望啊,在此大江呼吁各位吃货朋友一起在上海天文馆的公众号问卷调查里,提建议餐厅增加太空食品!
好了,一天的时间参观上海天文馆还是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希望今晚也能做一个遨游星空的美梦,也祝大家每天都能有高质量的好睡眠。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1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439 Listeners
17 Listeners
315 Listeners
0 Listeners
423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14 Listeners
74 Listeners
9 Listeners
132 Listeners
300 Listeners
264 Listeners
233 Listeners
48 Listeners
186 Listeners
156 Listeners
211 Listeners
26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