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天下文化暢銷書書展開始摟,5/7到6/22在博客來網站,天下文化書籍享最低66折優惠。
快上博客來網站選好書!
https://activity.books.com.tw/crosscat/show/A00000119692
這一集的天下文化Podcast中,郝旭烈(郝哥)介紹了一本由克里斯・貝利所寫的書《愈平靜愈有生產力》。
這本書的核心理念在於顛覆傳統對生產力的理解:當我們一味追求效率與成果時,反而會因焦慮、壓力與過勞而降低整體生產力。因此,書中強調唯有保持內心平靜,才能真正有效率、專注並持續工作下去。
節目一開始,郝哥便指出這本書的重要性,尤其對於在高壓環境中工作的現代人來說,「賣肝」的狀態只會讓我們逐漸耗損健康與熱情。作者認為,現代人若要真正地提升生產力,應先學會在生活與工作中建立「平靜」,並與「焦慮」和平共處。
焦慮的兩大來源──「貪多心態」與「超正常刺激」──是這本書的重點剖析對象。
郝哥詳細解釋了「貪多心態」如何讓人陷入永無止境的追求之中,並分享書中提出的調查──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只要比現在的收入多50%,自己就會更快樂,但這只顯示了人性中無止境的慾望,而非真正的需求。對此,作者提出解方是「好好品味生活」,在當下感受已有的美好,而不是無限追逐尚未獲得的東西。
而「超正常刺激」則指的是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的誘惑,例如社群媒體、短影音與演算法推薦,它們透過刺激多巴胺來吸引注意力,使我們難以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克里斯・貝利建議關閉個人化推薦、減少對手機與數位內容的依賴,藉此保護專注力與心理健康。
此外,書中提出了兩個具體實踐方法:第一是「建立生產力的時間」,意思是為工作與專注設定固定時間區段,在這段時間內全力以赴,其餘時間則留白,讓自己得以放鬆與充電;第二是「建立壓力的庫存」,也就是有意識地列出每天造成壓力的來源,檢視哪些該去除、哪些能保留,透過這樣的篩選,減少無謂的負擔。
郝哥進一步分享了自己的實踐經驗,包括如何安排時間閱讀、運動或與朋友聚會,並強調「我不是有時間才看書,是我把時間留下來用來看書」這句話的意義。他也談到「過勞方程式」:當一個人身體疲憊、對工作充滿負面情緒、又感受不到成就感時,就會陷入嚴重的過勞狀態,這是需要正視的警訊。
最後,他以一個發人深省的假設問題作結:如果有人提供你年薪75萬美元的工作,但保證未來幾年你會非常不快樂,你會接受嗎?這個問題引導聽眾思考自己對「想要」與「需要」的定義,並回到本書的主旨──唯有內心真正平靜時,才能產生長久、穩定而有意義的生產力。
4.7
3535 ratings
天下文化暢銷書書展開始摟,5/7到6/22在博客來網站,天下文化書籍享最低66折優惠。
快上博客來網站選好書!
https://activity.books.com.tw/crosscat/show/A00000119692
這一集的天下文化Podcast中,郝旭烈(郝哥)介紹了一本由克里斯・貝利所寫的書《愈平靜愈有生產力》。
這本書的核心理念在於顛覆傳統對生產力的理解:當我們一味追求效率與成果時,反而會因焦慮、壓力與過勞而降低整體生產力。因此,書中強調唯有保持內心平靜,才能真正有效率、專注並持續工作下去。
節目一開始,郝哥便指出這本書的重要性,尤其對於在高壓環境中工作的現代人來說,「賣肝」的狀態只會讓我們逐漸耗損健康與熱情。作者認為,現代人若要真正地提升生產力,應先學會在生活與工作中建立「平靜」,並與「焦慮」和平共處。
焦慮的兩大來源──「貪多心態」與「超正常刺激」──是這本書的重點剖析對象。
郝哥詳細解釋了「貪多心態」如何讓人陷入永無止境的追求之中,並分享書中提出的調查──幾乎所有人都認為,只要比現在的收入多50%,自己就會更快樂,但這只顯示了人性中無止境的慾望,而非真正的需求。對此,作者提出解方是「好好品味生活」,在當下感受已有的美好,而不是無限追逐尚未獲得的東西。
而「超正常刺激」則指的是我們生活中無所不在的誘惑,例如社群媒體、短影音與演算法推薦,它們透過刺激多巴胺來吸引注意力,使我們難以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克里斯・貝利建議關閉個人化推薦、減少對手機與數位內容的依賴,藉此保護專注力與心理健康。
此外,書中提出了兩個具體實踐方法:第一是「建立生產力的時間」,意思是為工作與專注設定固定時間區段,在這段時間內全力以赴,其餘時間則留白,讓自己得以放鬆與充電;第二是「建立壓力的庫存」,也就是有意識地列出每天造成壓力的來源,檢視哪些該去除、哪些能保留,透過這樣的篩選,減少無謂的負擔。
郝哥進一步分享了自己的實踐經驗,包括如何安排時間閱讀、運動或與朋友聚會,並強調「我不是有時間才看書,是我把時間留下來用來看書」這句話的意義。他也談到「過勞方程式」:當一個人身體疲憊、對工作充滿負面情緒、又感受不到成就感時,就會陷入嚴重的過勞狀態,這是需要正視的警訊。
最後,他以一個發人深省的假設問題作結:如果有人提供你年薪75萬美元的工作,但保證未來幾年你會非常不快樂,你會接受嗎?這個問題引導聽眾思考自己對「想要」與「需要」的定義,並回到本書的主旨──唯有內心真正平靜時,才能產生長久、穩定而有意義的生產力。
256 Listeners
175 Listeners
125 Listeners
138 Listeners
178 Listeners
28 Listeners
43 Listeners
19 Listeners
449 Listeners
9 Listeners
408 Listeners
31 Listeners
11 Listeners
20 Listeners
2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