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枕流公寓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华山路699、731号,这座有着“海上名楼”之称的公寓建于1930年,业主为李鸿章之子李经迈,并由美商哈沙德洋行设计,华商馥记营造厂施工。在近百年的历程中,公寓的知名住户包括报人徐铸成,导演朱端钧,作家周而复、峻青、王慕兰,文艺理论家叶以群,画家沈柔坚,三栖明星周璇,影剧表演艺术家乔奇和孙景路夫妇、孙道临、徐幸,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范瑞娟、王文娟等。
受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委托,候车式文化工作室从2020年底开始对枕流公寓进行"枕流之声"口述史采集项目。在第一期项目中,以口述历史呈现枕流公寓内十余个家庭跨越七十年的悲欢离合,并根据口述史料通过图形建模还原1930年代枕流公寓的建筑特征,记录人与建筑共同书写的城市历史。
本期节目我邀请到候车式文化工作室发起人赵令宾女士,我们将会一起来聊聊口述史中的家庭和城市的变迁。
嘉宾:赵令宾,候车式文化工作室发起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硕士,10年历史建筑活化保育和口述历史经验。先后供职于香港发展局下辖历史建筑活化保育伙伴计划、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主播:王越洲
制作:junno
时间线
00:57 嘉宾自我介绍
01:30 活化香港第一代公屋美荷楼的经历给了自己口述历史的启蒙
12:25 小人物的生活轨迹也是值得挖掘和呈现的
15:48 枕流公寓简介
24:27 以文化人:在熟悉的场景中,受访者更容易倾诉生命经历中的细节
29:39 通过口述史料,还尝试复原了枕流公寓的空间布局
36:20 口述史项目不仅让访问员们深受触动,还让邻里之间重新形成了一个共同体
41:55 要维系一个家庭走下去,需要来自家庭内部所有人的努力
49:19 未来计划将口述史的素材更好地呈现在各个媒介上,包括播客
55:50 目前正在运用口述史的方法进行个人生命史的探索,采访对象包括曾经“绿房子”的主人
59:41 英国口述学社年会“复杂的家”参会感想
参考信息
枕流之声
https://mp.weixin.qq.com/mp/homepage?__biz=Mzg3MDYwMDUyMg==&hid=1&sn=bd4120ed79f2b3624c801d8cff099f09&scene=18
美荷楼活化计划
https://www.yha.org.hk/sc/our-services/mei-ho-house-revitalisation-project/heritage-mei-ho-house/
2022年英国口述历史学社年会前瞻:聚焦复杂的「家」|资讯
https://mp.weixin.qq.com/s/Pxh_wU-t2BbTTbENPA17Xw
美荷楼
为安置1953年受石硖尾大火影响的灾民,香港政府在翌年兴建了石硖尾徙置大厦,而美荷楼正是首八座石硖尾徙置大厦之一,标志着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开端,亦见证了自1954年开始,香港公共房屋历史和政策及巿民居住环境的变化。美荷楼是香港现时仅存的「H」型第一型徙置大厦,亦是香港同类型房屋的首个设计,长型及横向回廊属现代建筑风格。当年政府为要在最短时间内安置大量石硖尾大火灾民,决定兴建包括美荷楼的石硖尾徙置大厦,因此大厦只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设施,简洁平实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兴建的时期和目的。
英国口述历史学社(Oral History Society)
成立于1973年,是英国最大的口述历史组织,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口述历史组织之一。其前身为1969年一个在英国录音资料馆(British Institute of Recorded Sound)举办的非正式会议上所组建的口述历史委员会。秉持着“每个人的故事都很重要”的理念,该组织致力于各类口述记忆的收集、保存和使用,在全球口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候车式(Waiting Room)
2019年成立于上海,是一家专门收集口述历史的机构。集史料采集、访谈拍摄、文字编校、剪辑制作为一体,记录一个人、一个家、一栋楼、一条街,甚至一座城。让历史说话,让文化唱歌,让老房子们跳起舞来。详情请关注候车式微信公众号。
微博/微信:城记播客
秋日,枕流公寓被华山路上蓬松的梧桐树包裹着 ©候车式
为受访者拍摄生活照 ©候车式
“枕流之声”第一期中的17位受访者 ©候车式
By 城记播客4.8
66 ratings
枕流公寓位于上海市静安区华山路699、731号,这座有着“海上名楼”之称的公寓建于1930年,业主为李鸿章之子李经迈,并由美商哈沙德洋行设计,华商馥记营造厂施工。在近百年的历程中,公寓的知名住户包括报人徐铸成,导演朱端钧,作家周而复、峻青、王慕兰,文艺理论家叶以群,画家沈柔坚,三栖明星周璇,影剧表演艺术家乔奇和孙景路夫妇、孙道临、徐幸,越剧表演艺术家傅全香、范瑞娟、王文娟等。
受上海市静安区静安寺街道委托,候车式文化工作室从2020年底开始对枕流公寓进行"枕流之声"口述史采集项目。在第一期项目中,以口述历史呈现枕流公寓内十余个家庭跨越七十年的悲欢离合,并根据口述史料通过图形建模还原1930年代枕流公寓的建筑特征,记录人与建筑共同书写的城市历史。
本期节目我邀请到候车式文化工作室发起人赵令宾女士,我们将会一起来聊聊口述史中的家庭和城市的变迁。
嘉宾:赵令宾,候车式文化工作室发起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硕士,10年历史建筑活化保育和口述历史经验。先后供职于香港发展局下辖历史建筑活化保育伙伴计划、上海市静安区文物史料馆、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
主播:王越洲
制作:junno
时间线
00:57 嘉宾自我介绍
01:30 活化香港第一代公屋美荷楼的经历给了自己口述历史的启蒙
12:25 小人物的生活轨迹也是值得挖掘和呈现的
15:48 枕流公寓简介
24:27 以文化人:在熟悉的场景中,受访者更容易倾诉生命经历中的细节
29:39 通过口述史料,还尝试复原了枕流公寓的空间布局
36:20 口述史项目不仅让访问员们深受触动,还让邻里之间重新形成了一个共同体
41:55 要维系一个家庭走下去,需要来自家庭内部所有人的努力
49:19 未来计划将口述史的素材更好地呈现在各个媒介上,包括播客
55:50 目前正在运用口述史的方法进行个人生命史的探索,采访对象包括曾经“绿房子”的主人
59:41 英国口述学社年会“复杂的家”参会感想
参考信息
枕流之声
https://mp.weixin.qq.com/mp/homepage?__biz=Mzg3MDYwMDUyMg==&hid=1&sn=bd4120ed79f2b3624c801d8cff099f09&scene=18
美荷楼活化计划
https://www.yha.org.hk/sc/our-services/mei-ho-house-revitalisation-project/heritage-mei-ho-house/
2022年英国口述历史学社年会前瞻:聚焦复杂的「家」|资讯
https://mp.weixin.qq.com/s/Pxh_wU-t2BbTTbENPA17Xw
美荷楼
为安置1953年受石硖尾大火影响的灾民,香港政府在翌年兴建了石硖尾徙置大厦,而美荷楼正是首八座石硖尾徙置大厦之一,标志着香港公共房屋政策的开端,亦见证了自1954年开始,香港公共房屋历史和政策及巿民居住环境的变化。美荷楼是香港现时仅存的「H」型第一型徙置大厦,亦是香港同类型房屋的首个设计,长型及横向回廊属现代建筑风格。当年政府为要在最短时间内安置大量石硖尾大火灾民,决定兴建包括美荷楼的石硖尾徙置大厦,因此大厦只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设施,简洁平实的建筑风格,反映了兴建的时期和目的。
英国口述历史学社(Oral History Society)
成立于1973年,是英国最大的口述历史组织,也是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口述历史组织之一。其前身为1969年一个在英国录音资料馆(British Institute of Recorded Sound)举办的非正式会议上所组建的口述历史委员会。秉持着“每个人的故事都很重要”的理念,该组织致力于各类口述记忆的收集、保存和使用,在全球口述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候车式(Waiting Room)
2019年成立于上海,是一家专门收集口述历史的机构。集史料采集、访谈拍摄、文字编校、剪辑制作为一体,记录一个人、一个家、一栋楼、一条街,甚至一座城。让历史说话,让文化唱歌,让老房子们跳起舞来。详情请关注候车式微信公众号。
微博/微信:城记播客
秋日,枕流公寓被华山路上蓬松的梧桐树包裹着 ©候车式
为受访者拍摄生活照 ©候车式
“枕流之声”第一期中的17位受访者 ©候车式

102 Listeners

327 Listeners

454 Listeners

259 Listeners

45 Listeners

473 Listeners

118 Listeners

207 Listeners

35 Listeners

131 Listeners

289 Listeners

313 Listeners

59 Listeners

45 Listeners

17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