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刊登了一篇以往在科幻電影才能看到的情節:一位36歲認知功能完好但16年前因為腦幹中風,因此發音障礙四肢癱瘓的男性,在左側大腦顳葉,也就是掌管感覺運動語言的區域,植入高密度電極陣列(subdural, high-density, multielectrode array)偵測他大腦皮質的活動。
用自然語言處理與深度學習的技術,在81週、50次的訓練後,可以達到75%準確率地解讀這位四肢癱瘓、發音障礙患者的語言,而且每分鐘即時解讀15.2個字。
這篇令人振奮的論文,可能也是近年來只有一位受試者,就能刊登在 NEJM 的少數論文;從論文網頁也特別有2分多的影片簡介,以及如同covid-19疫苗重要研究成果發表在NEJM時的一頁圖文摘要。也可以看到研究團隊附上實際解讀這位受試者語言的影片。
📖 參考論文:Neuroprosthesis for Decoding Speech in a Paralyzed Person with Anarthria. N Engl J Med 2021; 385:217-227.
🎬 相關電影:
《潛水鐘與蝴蝶》(Le Scaphandre et le Papillon)
5
77 ratings
最新一期《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刊登了一篇以往在科幻電影才能看到的情節:一位36歲認知功能完好但16年前因為腦幹中風,因此發音障礙四肢癱瘓的男性,在左側大腦顳葉,也就是掌管感覺運動語言的區域,植入高密度電極陣列(subdural, high-density, multielectrode array)偵測他大腦皮質的活動。
用自然語言處理與深度學習的技術,在81週、50次的訓練後,可以達到75%準確率地解讀這位四肢癱瘓、發音障礙患者的語言,而且每分鐘即時解讀15.2個字。
這篇令人振奮的論文,可能也是近年來只有一位受試者,就能刊登在 NEJM 的少數論文;從論文網頁也特別有2分多的影片簡介,以及如同covid-19疫苗重要研究成果發表在NEJM時的一頁圖文摘要。也可以看到研究團隊附上實際解讀這位受試者語言的影片。
📖 參考論文:Neuroprosthesis for Decoding Speech in a Paralyzed Person with Anarthria. N Engl J Med 2021; 385:217-227.
🎬 相關電影:
《潛水鐘與蝴蝶》(Le Scaphandre et le Papillon)
238 Listeners
202 Listeners
128 Listeners
10 Listeners
13 Listeners
78 Listeners
304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40 Listeners
67 Listeners
24 Listeners
201 Listeners
14 Listeners
18 Listeners
3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