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從圍棋世界冠軍的戰績,證明「一代不如一代」是錯誤的推論(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2022 Jan 13.)


Listen Later

我們以圍棋這項頂尖智力競技,作為人類認知功能隨年齡消長的模型分析,「一代不如一代」是錯誤的推論,這項研究成果剛獲《精神醫學與臨床神經科學》(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IF=5.118)期刊接受。

圍棋是最困難的智力競技,規則長達百年而不變,而且有明確的勝負,很適合詮釋為人類認知功能在專業領域的表現,也可以公平地比較每個世代認知功能與專業表現的年齡軌跡。
我們分析從1980年以來的職業圍棋對局資料庫,其中62位曾獲世界冠軍棋士以及與他們曾經對局過的2,269位職業棋士,共94,189盤對局勝負的分析,觀察每個世代的圍棋世界冠軍在職涯歷程中棋力隨年齡的改變。
我們發現所有世代的職業棋士,代表認知功能的「全歷史等級分」隨著年齡大致呈倒U型的軌跡。每個世代中,較年輕的世代達到最巔峰的棋力,都超過上一個世代;而且達到巔峰棋力的年齡也比上一個世代更年輕。例如最年輕的Z世代棋士達到巔峰棋力的年齡約在20歲左右,而先前的X世代或Y世代棋士則是大約在25-30歲時方達到巔峰棋力,而最資深的戰後嬰兒潮世代則大約是在30歲之後才達到巔峰棋力。最年輕的Z世代棋士達到巔峰棋力的全歷史等級分超過3500,而Y世代的巔峰棋力則在3500左右,最資深的X世代與戰後嬰兒潮的巔峰棋力則低於3400。總結來說,在圍棋領域菁英的認知功能,是一代超越上一代,而且越年輕的世代達到認知功能巔峰的時間也比上一個世代更早、更年輕。
另一項高難度的智力競技,西洋棋世界冠軍的棋力年齡軌跡,與本研究中圍棋世界冠軍的結論也非常相似,由這兩個重要的人類認知功能模型可以推論「一代不如一代」是沒有任何實證根據的說法。

📖論文原文:Lin YH. Life cycle patterns of professional performance from Go world champions. Psychiatry Clin. Neurosci. (in pres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By 林煜軒醫師

  • 5
  • 5
  • 5
  • 5
  • 5

5

7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View all
大人的Small Talk by 大人學

大人的Small Talk

238 Listeners

敏迪選讀 by 敏迪

敏迪選讀

202 Listeners

哇賽心理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

128 Listeners

泛泛泛科學之思想實驗室 by PanSci

泛泛泛科學之思想實驗室

10 Listeners

《法客心法影劇組》Eye on Forensic Psych: TV Drama & Films by Leon Huang

《法客心法影劇組》Eye on Forensic Psych: TV Drama & Films

13 Listeners

蒼藍鴿的醫學通識 by 蒼藍鴿

蒼藍鴿的醫學通識

78 Listeners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by 報導者 The Reporter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304 Listeners

下一本讀什麼? by 閱讀前哨站 瓦基

下一本讀什麼?

176 Listeners

迷誠品 by 誠品 eslite

迷誠品

40 Listeners

鄧惠文時間 by News98

鄧惠文時間

67 Listeners

超直白心理學 by 顏志龍

超直白心理學

24 Listeners

博音 by 曾博恩

博音

200 Listeners

哇賽讀心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讀心書

14 Listeners

心身難路上的身心科 by 徐志雲、Amy

心身難路上的身心科

18 Listeners

周慕姿放心說 by 周慕姿

周慕姿放心說

3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