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国际局势动荡之际,亚洲安全情势同样令人担忧。尤其随着西方国家持续对南海、台湾海峡表达关注,东南亚媒体舆论纷纷聚焦这一地区国家的政治动荡,唯恐产生引战的效应。
南海局势持续不平静,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岛礁纷争日趋激烈。过去一周以来,东南亚媒体频繁采用“首次”二字强调南海情势升级,常见的报媒标题有:菲律宾军方首次指责中国军机干扰菲方巡逻活动;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首次指责中国军机的危险行为;越南与菲律宾首次举行联合海上演习;菲律宾、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在南海首次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旨在强化各国军队之间的协同作战力(Interoperability)等。评论称,由来已久的南海争端以往更多是通过相关各国官方进行外交协商、民间搁置争议并在现状下各自谋求经济利益而得以缓解,但最近几年随着中菲纷争日趋激烈,南海军事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
长期以来,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都主张在南海海域拥有不同的海洋权益,并各自将其视为国家核心利益。
8月9日,越南-菲律宾在马尼拉湾(Manila Bay)首次举行联合海上演习,相关分析认为,越南与菲律宾正试图通过联合军演向中国传递二者或搁置双方争议并在南海应对中国达成共识的讯号。不过越南海军导弹护卫舰“陈兴道”号本月7日抵达广东湛江某军港码头,开启为期5天的访华军事交流。尽显越南“竹子外交”战略平衡手腕,同时凸显越南无意卷入大国冲突。越南近期刚完成新旧领导人更替,新任越共总书记兼越南国家主席苏林(To Lam)重申越南外交政策大方向不会改变。外界则观察越南新政权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变化中既平衡与大国之间的关系又得以在越南国内站稳脚跟。
相比之下,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采取的对华态度比越南更加激进。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今年6月初在新加坡第21届香格里拉安全会议上论述南海问题时强调美国在亚洲的常态化存在是“地区和平的关键因素” ,其中提及1951年双方签署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Mutual Defense Treaty),并将菲律宾绑定为西班牙与美国签署《巴黎和约》(Peace of Paris)的一部分,同时表示将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EEZ)开展广泛合作。8月2日,菲律宾与日本在南海海域举行了首次联合军事演习。8月7日,菲律宾与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四国在南海展开大规模军演。北京未针对菲律宾在南海组织多国联合演习发表意见,但宣布中国海军7日起在南海黄岩岛附近组织海空联合战巡,中国外交部则公布例行记者会于8月5日至8月16日期间休会。
东南亚媒体报道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劳纳(Romeo Brawner)周六指控中国军机干扰菲律宾合法飞行、违反国际航空安全法规的消息。新华社10日引用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消息称,中方在南海黄岩岛空域合法驱离菲律宾空军NC-212型战机。同时正告菲方停止侵权挑衅和歪曲炒作。这是中菲就南海坐滩菲军舰的人道补给达成意见后,双方由海域船舰冲突转移到海空领域的争执。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自2022年上台以来首次指责中国军机的危险行为。
此外,澳大利亚与加拿大国防部长9日在加拿大举行双边会议后发表关于加强亚太地区军事合作的联合声明,表达对中国在南海军事行动的担忧,反对中国在南海不符合国际法的海洋主张。同时重申维护台海稳定重要性,反对片面改变现状。呼吁透过对话和平解决分歧,不使用武力或胁迫。该声明还提及日本及加拿大等国表达有意加入英美澳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致力成为协助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的第二支柱。
另据泰国媒体透露,孟加拉国自8月4日发生全国性抗议陷入政治动荡以至于总理辞职、国会宣布解散后,本月7日宣布成立临时政府,84岁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Muhammad Yunus)周四(8月8日)在首都达卡(Dhaka)宣誓就职。临时政府成员包括相当于总理的首席顾问尤努斯以及16名顾问,其中有学运领导团体“学生反歧视运动”(Students Against Discrimination)的最高领袖伊斯兰(Nahid Islam)与马默德(Asif Mahmud)也在顾问之列。
中国外交部对孟加拉国成立临时政府表示欢迎,重申中方重视中孟关系发展,愿意继续共同推动中孟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发展。
经证实,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Sheikh Hasina)辞职后已离开孟加拉国前往印度,这位孟加拉国前领导人向印度当局申请“临时居留许可”。哈西娜今年6月曾在短短两周内两次访问印度。她坦言 “与印度的关系对孟加拉国来说非常重要。”除了政治和经济事务外,两国还有长达 4,096 公里的边界接壤。2023年印度与孟加拉国之间的贸易额约为160亿美元,印度是孟加拉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印度外长苏杰生(S. Jaishankar)曾表示,孟加拉国最近与中国的距离越来越近,这让印度“感到不安”。印媒称,关于孟加拉国政治局势的动荡令新德里政府非常担忧。
分析指出,孟加拉国从政治动荡到迅速恢复平静,南亚地区各国不约而同地保持着克制立场,试图努力对外说明,这一地区各国的“力量平衡”仍然需要彼此合作与关系往来,尤其是与美国、中国和印度等。
此外,缅甸内战持续混乱,缅北局势紧张之际,泰国媒体透露中国外交部亚洲事务特使邓锡军已抵达缅甸首都,旨在开展以维护中国在缅利益为核心的外交斡旋。中国外交部没有证实上述消息,此前普遍分析认为邻国缅甸生战生乱是中国所不乐见的,中国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引导劝促缅甸各方停火止战。
国际局势动荡之际,亚洲安全情势同样令人担忧。尤其随着西方国家持续对南海、台湾海峡表达关注,东南亚媒体舆论纷纷聚焦这一地区国家的政治动荡,唯恐产生引战的效应。
南海局势持续不平静,中国与菲律宾之间的岛礁纷争日趋激烈。过去一周以来,东南亚媒体频繁采用“首次”二字强调南海情势升级,常见的报媒标题有:菲律宾军方首次指责中国军机干扰菲方巡逻活动;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首次指责中国军机的危险行为;越南与菲律宾首次举行联合海上演习;菲律宾、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在南海首次举行联合军事演习,旨在强化各国军队之间的协同作战力(Interoperability)等。评论称,由来已久的南海争端以往更多是通过相关各国官方进行外交协商、民间搁置争议并在现状下各自谋求经济利益而得以缓解,但最近几年随着中菲纷争日趋激烈,南海军事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显。
长期以来,中国与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文莱都主张在南海海域拥有不同的海洋权益,并各自将其视为国家核心利益。
8月9日,越南-菲律宾在马尼拉湾(Manila Bay)首次举行联合海上演习,相关分析认为,越南与菲律宾正试图通过联合军演向中国传递二者或搁置双方争议并在南海应对中国达成共识的讯号。不过越南海军导弹护卫舰“陈兴道”号本月7日抵达广东湛江某军港码头,开启为期5天的访华军事交流。尽显越南“竹子外交”战略平衡手腕,同时凸显越南无意卷入大国冲突。越南近期刚完成新旧领导人更替,新任越共总书记兼越南国家主席苏林(To Lam)重申越南外交政策大方向不会改变。外界则观察越南新政权如何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变化中既平衡与大国之间的关系又得以在越南国内站稳脚跟。
相比之下,菲律宾在南海问题上采取的对华态度比越南更加激进。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今年6月初在新加坡第21届香格里拉安全会议上论述南海问题时强调美国在亚洲的常态化存在是“地区和平的关键因素” ,其中提及1951年双方签署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Mutual Defense Treaty),并将菲律宾绑定为西班牙与美国签署《巴黎和约》(Peace of Paris)的一部分,同时表示将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在菲律宾专属经济区(EEZ)开展广泛合作。8月2日,菲律宾与日本在南海海域举行了首次联合军事演习。8月7日,菲律宾与加拿大、美国和澳大利亚四国在南海展开大规模军演。北京未针对菲律宾在南海组织多国联合演习发表意见,但宣布中国海军7日起在南海黄岩岛附近组织海空联合战巡,中国外交部则公布例行记者会于8月5日至8月16日期间休会。
东南亚媒体报道菲律宾武装部队总司令布劳纳(Romeo Brawner)周六指控中国军机干扰菲律宾合法飞行、违反国际航空安全法规的消息。新华社10日引用南部战区微信公众号消息称,中方在南海黄岩岛空域合法驱离菲律宾空军NC-212型战机。同时正告菲方停止侵权挑衅和歪曲炒作。这是中菲就南海坐滩菲军舰的人道补给达成意见后,双方由海域船舰冲突转移到海空领域的争执。菲律宾总统小马科斯自2022年上台以来首次指责中国军机的危险行为。
此外,澳大利亚与加拿大国防部长9日在加拿大举行双边会议后发表关于加强亚太地区军事合作的联合声明,表达对中国在南海军事行动的担忧,反对中国在南海不符合国际法的海洋主张。同时重申维护台海稳定重要性,反对片面改变现状。呼吁透过对话和平解决分歧,不使用武力或胁迫。该声明还提及日本及加拿大等国表达有意加入英美澳三方安全伙伴关系(AUKUS),致力成为协助维护亚太地区安全的第二支柱。
另据泰国媒体透露,孟加拉国自8月4日发生全国性抗议陷入政治动荡以至于总理辞职、国会宣布解散后,本月7日宣布成立临时政府,84岁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尤努斯(Muhammad Yunus)周四(8月8日)在首都达卡(Dhaka)宣誓就职。临时政府成员包括相当于总理的首席顾问尤努斯以及16名顾问,其中有学运领导团体“学生反歧视运动”(Students Against Discrimination)的最高领袖伊斯兰(Nahid Islam)与马默德(Asif Mahmud)也在顾问之列。
中国外交部对孟加拉国成立临时政府表示欢迎,重申中方重视中孟关系发展,愿意继续共同推动中孟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持续发展。
经证实,孟加拉国前总理哈西娜(Sheikh Hasina)辞职后已离开孟加拉国前往印度,这位孟加拉国前领导人向印度当局申请“临时居留许可”。哈西娜今年6月曾在短短两周内两次访问印度。她坦言 “与印度的关系对孟加拉国来说非常重要。”除了政治和经济事务外,两国还有长达 4,096 公里的边界接壤。2023年印度与孟加拉国之间的贸易额约为160亿美元,印度是孟加拉国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然而,印度外长苏杰生(S. Jaishankar)曾表示,孟加拉国最近与中国的距离越来越近,这让印度“感到不安”。印媒称,关于孟加拉国政治局势的动荡令新德里政府非常担忧。
分析指出,孟加拉国从政治动荡到迅速恢复平静,南亚地区各国不约而同地保持着克制立场,试图努力对外说明,这一地区各国的“力量平衡”仍然需要彼此合作与关系往来,尤其是与美国、中国和印度等。
此外,缅甸内战持续混乱,缅北局势紧张之际,泰国媒体透露中国外交部亚洲事务特使邓锡军已抵达缅甸首都,旨在开展以维护中国在缅利益为核心的外交斡旋。中国外交部没有证实上述消息,此前普遍分析认为邻国缅甸生战生乱是中国所不乐见的,中国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引导劝促缅甸各方停火止战。
19 Listeners
658 Listeners
189 Listeners
24 Listeners
103 Listeners
23 Listeners
305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5 Listeners
0 Listeners
5 Listeners
7 Listeners
22 Listeners
1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116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4 Listeners
4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