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主播】
五月,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嘉宾】
叶壮,北京交通大学的特聘讲师,《少年新知》专栏作家,专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把心理学作为方法》、《智慧父母“慢教养”手册》主讲人
苏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这段期间,综艺《再见爱人》第四季成为了网络上最火爆的节目,节目播出后,我们看到其中的真人秀嘉宾们在被全方位无死角的检视、讨论,出现不同的标签和流行语汇,“爹味”“麦学”“熏鸡事变”……在这之中,处在舆论漩涡的麦麦还引发了一个心理学专业术语“NPD”的流行。
什么是NPD?为什么“自恋型人格障碍”能够让大众如此热衷讨论?让很多人都说“看到了自己和身边的人就是NPD”……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返场嘉宾心理学家叶壮老师(和心理学家聊《头脑特工队》:有的情绪,体验很糟糕,“功效”却很好 EP9),上次节目中,叶老师透露了他的夫人苏静老师也是一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这次他们就作为“夫妻档”在节目中合体,从亲密关系等方面全方位给我们解读NPD和BPD(边缘型人格障碍),当然,还有很多当下年轻人最关心的“心理病”的话题。
用叶壮老师的话说,“世间心理问题千千万万,但是好的生活的样貌也是多种多样”,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爱自己,向往美好生活哪。
【时间轴】
00:02:21 从《再见爱人》节目聊起,“代入感太强,觉得自己好像也有点问题”
00:06:18 网络都在说的“NPD”到底是啥?听听心理学家怎么说
00:09:13 别把“自恋”都当病!其实每个人都是自恋的
00:17:21 从NPD到BPD,两种人格障碍你分的清吗?
00:22:43 如何逃离被NPD吸血的“宿命”?
00:28:31 从“熏鸡事件”的语言表达谈谈,为什么很难反驳麦麦?
00:30:41 注意!“血包”本包某种程度也可能是残破的
00:35:39 毒性关系的炼成:NPD和BPD并不在乎对方难不难受
00:43:39 为什么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表现得像“没长大的熊孩子”?
00:50:24 麦麦到底想要什么?想被真的看见才是“暗语”
01:00:56 上完一堂心理课,大家都觉得“自己有病了”
01:06:48 如果陷入无法切割的关系,我要怎么办?
01:12:06 想要在关系中自我觉察,要注意以下几步!
01:21:40 敲黑板!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界定是专业且复杂的
【歌单】
Ladylike Lily - Pearl and Potatoes
Ben Kyle - Don't Settle
【延伸推荐】
课程丨把心理学作为方法
课程丨智慧父母“慢教养”手册
节目中提到的相关内容:
PUA,全称Pick-up Artist,意为“搭讪艺术家”,俗称“恋爱大师”,原指一方为了发展恋情,系统性地学习如何提升情商和互动技巧以吸引对方,直至发生亲密接触。 目前多指PUA施害者运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心理战术,如赞美、同情、威胁、孤立等手段逐步瓦解受害者的自我认知和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操控过程往往是循序渐进且不易察觉的,使得受害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被动局面,难以自我觉察并及时挣脱。
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NPD),呈现出夸大自我价值感的特征。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细微感情,缺乏将心比心的共感性,因此人际关系常出现问题。这种人常有特权感,期望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待遇,其友谊多是从利益出发的。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是一种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以及行为的不稳定为特征的心理疾病。其症状多样,包括严重的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特征、偏执观念或躯体关注等。此病通过遗传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人,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儿童期虐待或早期处于不良环境,但这不是一种传染疾病。
强迫型人格障碍(不同于强迫症)是一种精神健康疾病,普遍特点是被有序、完美主义和控制所占据,最终干扰任务的完成。大量研究认为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障碍间存在着某种特定联系,有数据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强迫症患者存在强迫型人格障碍。
——————
丨制作团队丨
监制:俞力莎
制作人:天健
本期编辑:天健、周雨润(实习)
音频剪辑:译丹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丨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现场现场丨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 何为大学
4
4747 ratings
【主播】
五月,三联中读内容编辑
【嘉宾】
叶壮,北京交通大学的特聘讲师,《少年新知》专栏作家,专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把心理学作为方法》、《智慧父母“慢教养”手册》主讲人
苏静,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这段期间,综艺《再见爱人》第四季成为了网络上最火爆的节目,节目播出后,我们看到其中的真人秀嘉宾们在被全方位无死角的检视、讨论,出现不同的标签和流行语汇,“爹味”“麦学”“熏鸡事变”……在这之中,处在舆论漩涡的麦麦还引发了一个心理学专业术语“NPD”的流行。
什么是NPD?为什么“自恋型人格障碍”能够让大众如此热衷讨论?让很多人都说“看到了自己和身边的人就是NPD”……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了返场嘉宾心理学家叶壮老师(和心理学家聊《头脑特工队》:有的情绪,体验很糟糕,“功效”却很好 EP9),上次节目中,叶老师透露了他的夫人苏静老师也是一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这次他们就作为“夫妻档”在节目中合体,从亲密关系等方面全方位给我们解读NPD和BPD(边缘型人格障碍),当然,还有很多当下年轻人最关心的“心理病”的话题。
用叶壮老师的话说,“世间心理问题千千万万,但是好的生活的样貌也是多种多样”,还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加关爱自己,向往美好生活哪。
【时间轴】
00:02:21 从《再见爱人》节目聊起,“代入感太强,觉得自己好像也有点问题”
00:06:18 网络都在说的“NPD”到底是啥?听听心理学家怎么说
00:09:13 别把“自恋”都当病!其实每个人都是自恋的
00:17:21 从NPD到BPD,两种人格障碍你分的清吗?
00:22:43 如何逃离被NPD吸血的“宿命”?
00:28:31 从“熏鸡事件”的语言表达谈谈,为什么很难反驳麦麦?
00:30:41 注意!“血包”本包某种程度也可能是残破的
00:35:39 毒性关系的炼成:NPD和BPD并不在乎对方难不难受
00:43:39 为什么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表现得像“没长大的熊孩子”?
00:50:24 麦麦到底想要什么?想被真的看见才是“暗语”
01:00:56 上完一堂心理课,大家都觉得“自己有病了”
01:06:48 如果陷入无法切割的关系,我要怎么办?
01:12:06 想要在关系中自我觉察,要注意以下几步!
01:21:40 敲黑板!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的诊断和界定是专业且复杂的
【歌单】
Ladylike Lily - Pearl and Potatoes
Ben Kyle - Don't Settle
【延伸推荐】
课程丨把心理学作为方法
课程丨智慧父母“慢教养”手册
节目中提到的相关内容:
PUA,全称Pick-up Artist,意为“搭讪艺术家”,俗称“恋爱大师”,原指一方为了发展恋情,系统性地学习如何提升情商和互动技巧以吸引对方,直至发生亲密接触。 目前多指PUA施害者运用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心理战术,如赞美、同情、威胁、孤立等手段逐步瓦解受害者的自我认知和独立思考能力。这种操控过程往往是循序渐进且不易察觉的,使得受害者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被动局面,难以自我觉察并及时挣脱。
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NPD),呈现出夸大自我价值感的特征。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细微感情,缺乏将心比心的共感性,因此人际关系常出现问题。这种人常有特权感,期望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待遇,其友谊多是从利益出发的。
边缘型人格障碍(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是一种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以及行为的不稳定为特征的心理疾病。其症状多样,包括严重的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特征、偏执观念或躯体关注等。此病通过遗传可能会影响到其他人,其他影响因素还包括儿童期虐待或早期处于不良环境,但这不是一种传染疾病。
强迫型人格障碍(不同于强迫症)是一种精神健康疾病,普遍特点是被有序、完美主义和控制所占据,最终干扰任务的完成。大量研究认为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障碍间存在着某种特定联系,有数据显示约有三分之一的强迫症患者存在强迫型人格障碍。
——————
丨制作团队丨
监制:俞力莎
制作人:天健
本期编辑:天健、周雨润(实习)
音频剪辑:译丹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丨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现场现场丨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 何为大学
102 Listeners
441 Listeners
278 Listeners
92 Listeners
239 Listeners
148 Listeners
447 Listeners
153 Listeners
197 Listeners
34 Listeners
127 Listeners
271 Listeners
16 Listeners
41 Listeners
1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