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稿:】
继续讲解企业的现金流量表,现金流量表分三大项,分别是经营活动现金流,投资活动现金流和筹资活动现金流。每个现金流中存在许多细分科目,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些科目,这将有助于你更好的理解企业运转的逻辑。
首先来看经营活动现金流:顾名思义,公司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现金流都记录在这其中,这里面着重讲讲以下几个科目,第一,“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就如字面意思那样,企业获利的过程就是将生产的商品进行出售,当然了、有些企业可能没有实物商品,比如一些设计公司、咨询公司等等,他们能出售的“商品”其实是劳务,企业将商品或劳务进行出售就会收到现金,属于现金流入。
第二:“收到的税费与返还”,这个科目有些人可能不太理解,缴税都是把钱花出去,好像从来没听过还能收到钱。有些企业所处的行业可能比较特殊,会受到税收政策的优待,企业正常缴税之后可以退还一部分税费,这时候退税的部分就会回到企业的账上,这就形成了一笔现金流入。
以上说的都是收到现金的科目,与之对应的就是支出现金的科目。比如“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企业会把自家生产的商品出售给别人,但换个角度想想,企业也可以是消费者,向它的上游企业购买商品,比如购买原材料等等,这时候就会产生现金流出。
下一项科目是“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这个科目很好理解,就是指企业给职工开工资,对于企业来讲这属于现金流出。然后是“支付的各项税费”,这也属于企业的现金流出范畴,任何一家企业都需要履行纳税的义务。以上这些都是经营活动中现金流出的科目。知道了流入的现金也知道了流出的现金,最后做个减法就能求出现金流净额,也就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然后我们再来讲讲投资活动现金流的部分。同样的,投资活动也分为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现金流入的科目有“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这是指企业花钱进行了一笔投资,比如花钱投资了其他公司的股票,等将股票卖掉后如果有盈利,那么这部分盈利就属于公司的现金流入。
然后是“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这个科目容易和上面的科目混淆,我需要举个例子解释一下:我的企业持有其他企业的股票,或者理解成股权也可以。这家公司最近实施了现金分红,我的企业作为股东分到了这笔现金,而这笔现金就属于“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与上面的科目不同,我并没有卖掉股票,我收到的现金是对方的分红,而不是卖掉股票后取得价差。
然后是下一个科目“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名字很长,但理解起来并不难。所谓的固定资产多半指公司的设备、厂房等硬件。当初买这些东西是花钱的,现在把这些东西卖掉的话公司自然会收到钱。比如一家物流公司有200辆卡车,因为经营不善决定卖掉其中的50辆车,卖掉后就会产生现金流入,也就是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现金流入。
以上是现金流入部分,现金流出部分非常好理解,只需要将上文的例子反过来理解即可,在这里就浪费时间了。说完了投资活动现金流,最后就只剩筹资活动现金流没讲。老规矩:先从现金流入的部分讲起,第一个科目叫“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我的企业缺钱了,找了一批投资人来投资我的公司,投资人把钱投到我公司的时候,我的公司就会收到一笔现金,这就是“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属于现金流入。
企业缺钱的时候也可能会去借钱,比如向银行借钱,这时候得到的现金就叫“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这也是现金流入的科目。同样是借钱,企业可以向银行借钱,也可以向广大投资者借钱,这时候企业会发行债券,谁借我钱,我就给他债券作为凭证。借到钱时公司同样会收到一笔现金,叫做“发行债券收到的现金”,这同样是现金流入的科目。
至于现金流出的科目都是相反的理解方式,大家自行理解就好。至此、现金流量表中所有科目全部讲完,如果你能完整的理解这些科目,那你将清楚的知道企业都在做什么,做了之后又取得了哪些成果,这些判断都会成为投资决策的关键。财务分析很枯燥,但却是拉开你与其他散户的关键,告别韭菜,先从财务分析开始~
(内容已登记版权,翻版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