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國際期刊解讀】數位生物指標是什麼?


Listen Later

 在2019年發表於《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的重要文獻回顧中,對行動裝置在健康評估及數位治療領域的重要性進行了詳細的探討,這篇著重於行動裝置如何利用數位生物指標(Digital Biomarkers)與數位治療(Digital Therapeutics)來進行健康監控和疾病管理的文獻,可以幫助我們清楚掌握行動裝置應用於健康監測與評估時,幾個關鍵的基本概念。 

這篇文獻介紹了兩種行動裝置蒐集使用者數據的方式:被動數據(Passive data)和主動數據(Active data)。被動數據通常是自動收集的,無需使用者主動輸入,例如智慧型手機和活動腕錶都能自動監測使用者的活動數據。相比之下,主動數據則需要使用者填寫問卷或輸入資訊。對於開發健康相關的應用程式,文章建議應優先使用被動數據,因其能持續獲取即時資訊且不影響使用者體驗。 

數位生物指標在健康篩檢和治療追蹤中扮演關鍵角色,尤其針對憂鬱症、中風和糖尿病等疾病的管理。例如,結合行動裝置的應用程式,透過生態瞬時評估(Ecological Momentary Assessment, EMA)來進行即時的心理健康評估,可以有效提升診斷和追蹤效果。 
同時,數位治療(Digital Therapeutics)將認知行為治療數位化,用於失眠、ADHD、藥物濫用等問題,透過智慧裝置的提醒和行為干預,幫助患者改善認知與行為。不同品牌和系統的裝置在數位治療中的差異,也為數位健康應用開發帶來挑戰,特別是在治療結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上。 

最後,數位健康應用的發展同時面臨著數據收集及隱私保護的倫理挑戰。因此,如何在提供高效治療的同時,維持使用者隱私,將是所有想開發相關應用程式,以及這個領域未來發展的重要議題。 

你對數位科技與健康監測、治療的議題有興趣或甚至也投入其中嗎?歡迎在本則貼文底下「留言」與我們交流你的看法,就有機會抽中節目中提到的這本《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關於「數據科學」的特刊喔! 

留言告訴我你對這一集的想法: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klmcyh2oc8o00885qdeluvr1/comments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By 林煜軒醫師

  • 5
  • 5
  • 5
  • 5
  • 5

5

7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View all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by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158 Listeners

大人的Small Talk by 大人學

大人的Small Talk

243 Listeners

張修修的不正常人類研究所 by 張修修 Shosho Chang

張修修的不正常人類研究所

24 Listeners

哇賽心理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

134 Listeners

文森說書 by 文森

文森說書

82 Listeners

泛泛泛科學之思想實驗室 by PanSci

泛泛泛科學之思想實驗室

10 Listeners

《法客心法影劇組》Eye on Forensic Psych: TV Drama & Films by Leon Huang

《法客心法影劇組》Eye on Forensic Psych: TV Drama & Films

12 Listeners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by 報導者 The Reporter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303 Listeners

下一本讀什麼? by 閱讀前哨站 瓦基

下一本讀什麼?

187 Listeners

超直白心理學 by 顏志龍

超直白心理學

24 Listeners

哇賽讀心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讀心書

18 Listeners

心理不用學 by 陳永儀博士& FMTaiwan製作團隊

心理不用學

32 Listeners

聽起來很科學 by 台灣科學人股份有限公司

聽起來很科學

2 Listeners

心身難路上的身心科 by 徐志雲、Amy

心身難路上的身心科

22 Listeners

周慕姿放心說 by 周慕姿

周慕姿放心說

5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