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纵横

南海仲裁案一年后对解决争端有何作用


Listen Later

听众朋友,去年7月12日海牙常设仲裁法庭公布了对南海仲裁案的裁决,就中国在南海的历史性权利和“九段线”问题、岛礁的地位、中国行为的合法性、对海洋环境的损害以及争端的加剧等菲律宾提出的诉讼内容作出了回答。那么一年之后这一裁决究竟起到了什么作用?解决南海争端的前景是否因为该裁决而发生了变化?
人们还记得,2016年7月12日,海牙常设仲裁法庭公布了对南海仲裁案的裁决,仲裁庭几乎全盘认同了菲律宾方面提出的诉求,认为中国的“九段线”没有法律依据,并裁定南沙群岛的所有高潮时高于水面的岛礁(包括太平岛)在法律上均为无法产生专属经济区或者大陆架的“岩礁”。有关“九段线”以及中国对南海海域的历史性权利,仲裁庭是以什么法理和依据来作出判决的呢?裁决书中这样写到:仲裁庭认为中国对资源的历史性权利主张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对权利和海洋区域具体化的划分不相适应,并得出结论,即使中国在南海水域范围内对资源享有历史性权利,这些权利也在与《公约》的海洋区域系统不相符合的范围内,已经随着《公约》的生效而归于消灭。仲裁庭指出,有证据表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航海者和渔民在历史上利用过南海的岛屿。然而,仲裁庭认为在《公约》之前,在领海之外的南海海域在法律上是公海的一部分,任何国家的船只均可自由航行和捕鱼。因此,仲裁庭得出结论,中国历史上在南海海域的航行和捕鱼反映的是对公海自由而非历史性权利的行使,并且没有证据表明中国历史上对南海海域行使排他性的控制或者阻止了其他国家对资源的开发。因此,仲裁庭得出结论,在菲律宾与中国之间,中国并无在《公约》规定的权利范围之外,主张对“九段线”之内海域的资源享有历史性权利的法律基础。
在南海仲裁案的裁决公布之前,中国官方的立场是:在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中国绝不接受单方面诉诸第三方争议解决办法,称这是中国的一贯立场。中国政府对菲律宾南海仲裁案的立场和态度是不接受、不参与。未来裁决结果作出后,也将不承认、不执行。北京强调,领土主权争议不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范事项;而关于海洋划界,中国政府早在2006年就根据《公约》规定作出了排除性声明。虽然菲律宾对南海仲裁案进行了精心包装,但本质上都属于领土主权争议和海洋划界问题。此外,中国还认为,将南海争议提交仲裁也违背中国同东盟各国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以及中菲之间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解决争议的共识。在南海仲裁案的裁决公布之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随即表示,中国在南海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在任何情况下不受所谓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裁决的影响。中国不接受任何基于该仲裁案裁决的主张和行动。习近平同时表示,中国坚定致力于维护南海和平稳定,致力于同直接有关的当事国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根据国际法,通过谈判协商和平解决有关争议。
台湾方面,台湾控制的太平岛被判定为“岩礁”而非岛屿,不能享有专属经济区或者大陆架,令台湾感到吃惊。台湾方面称绝不接受南海仲裁裁决。台湾总统府就海牙裁决发布了新闻稿。其中表示,海牙仲裁庭审理过程中,没有正式要求台湾参与仲裁,"也从未询问我方意见,现在,相关仲裁判断,尤其是对太平岛的认定,已经严重损害中国民国在南海诸岛以及相关海域的权利,总统府在此郑重表示,'我们绝不接受,也主张此仲裁判决对中华民国不具法律约束力'"。台湾总统蔡英文前往左营海军威海营区,视导舰队指挥部,表明捍卫国家领土与主权的决心。
台湾陆委会指出,南海仲裁案结果政府绝不接受。在被问到两岸南海主张立场是否相近,陆委会发言人邱垂正说,“两岸是各自主张、各自权衡”,不必过度联想。在被问到政府不接受南海仲裁案,是针对仲裁庭指出U型线的历史权利没有法律依据的部分,还是太平岛被指为礁岩的部分。邱垂正表示,“包括这两点以及所有的结果都不接受”。邱垂正还说,包括菲律宾所称的黄岩岛,也是依照中华民国在1947年公布的南海诸岛位置图,也是属于中华民国。美国学者波林指出,台湾已就太平岛判决结果发表声明,比北京还快,并认为结论侵害到台湾主权,台湾虽然不是海洋法公约缔约国,也非联合国成员,但遵守国际公法。波林表示,长时间来看,仲裁双方技术上须遵守裁决,但目前的结果损及台湾,美国与日本须有所作为。
南海仲裁案出炉之后,人们最没有想到的情况是菲律宾进行了总统大选,杜特尔特上台执政,中菲关系出现了戏剧性的大变化。杜特尔特奉行“亲华远美”立场,扭转了菲律宾的路线,不仅改善了菲律宾与中国因南海岛屿主权争议而导致的紧张关系,更颠覆了美国在南海的战略布局。杜特尔特就职总统后表示,菲律宾愿在南海仲裁后与北京方面展开新的对话。 2016年10月18日,杜特尔特首次访华,中国予以高规格接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举行仪式,欢迎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访华。杜特尔特称赞中非常好,强调了改善两国关系的重要性。他表示:“ 对他的总统任期,开启两国友谊,合作和关系改善的时代十分关键,双方应该消除黑点,我要建立中菲之间更有力的纽带”。他说,”菲律宾经济的唯一希望就是中国,说实话,我们需要你们。”
在杜特尔特访华期间,中国与菲律宾公布联合声明,联合声明说,中菲承诺根据公认的国际法原则,包括一九八二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加强两国海警部门间合作,应对南海人道主义、环境问题和海上紧急事件,如海上人员、财產安全问题和维护保护海洋环境等。联合声明指出,双方就涉及南海的问题交换了看法;重申争议问题不是中菲双边关係的全部;双方就以适当方式处理南海争议的重要性交换了意见。双方重申维护及促进和平稳定、在南海的航行和飞越自由的重要性,根据包括《联合国宪章》和一九八二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内公认的国际法原则,不诉诸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由直接有关的主权国家通过友好磋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领土和管辖权争议。有评论指出,杜特尔特完全颠覆了菲律宾前总统阿基诺三世的对华外交政策,对南海仲裁案判决采取“软着陆”方式,与华交好,接受中国的资金援助、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国也增加对菲律宾的产品进口,尤其是棉兰老岛的农产品,并邀请菲律宾参加其“一带一路”倡议。
但杜特尔特也以“一日三变”著称,其立场随时都在变化。2016年12月7日杜特尔特曾表示,他将搁置南海仲裁裁决,不会向中方强加任何东西,菲律宾不准备对抗中国等。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曾表示,中方欢迎菲律宾总统的上述表态,并说,杜特尔特总统在南海仲裁案问题上的政策符合中菲两国和两国人民根本利益。 但随后他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网采访时又表示,如果中国在南海有争议的岛礁及海域开采资源,菲律宾将再次诉诸国际仲裁。他的这番话与他在2016年12月17日所说的“将搁置南海仲裁裁决”、“不会向中方强加任何东西”的说法完全不同。 杜特尔特在受访中还责备美国,当初中国开始在南海有主权争议的岛礁上建造人工岛屿时,美国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杜特尔特称,如果美国认为,中国在有争议的水域修建人工岛礁等是严重的问题,那美国当初就应该带头阻止中国的行动。有武力的国家不拿出行动,为什么还要提出这些问题,使南海国家陷入困境或承受压力? 今年5月,杜特尔特在北京参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期间他提出菲律宾要在南沙礼乐滩开采油气资源,习近平警告他,如果在南海争议上硬来,两国之间恐掀战火。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国际纵横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1.5
  • 1.5
  • 1.5
  • 1.5
  • 1.5

1.5

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国际纵横

View all
要闻解说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要闻解说

19 Listeners

特别节目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特别节目

5 Listeners

台北一周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台北一周

5 Listeners

法国报纸摘要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报纸摘要

13 Listeners

柏林飞鸿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柏林飞鸿

3 Listeners

中华世界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华世界

3 Listeners

公民论坛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公民论坛

5 Listeners

北美来鸿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北美来鸿

2 Listeners

美国专栏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美国专栏

6 Listeners

文化遗产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文化遗产

0 Listeners

法国文艺欣赏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文艺欣赏

0 Listeners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21 Listeners

法国世界报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世界报

5 Listeners

微言微语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微言微语

6 Listeners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by 端传媒音頻 | Initium Audio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88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95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5 Listeners

知本论 by 知本论

知本论

4 Listeners

法国报纸摘要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报纸摘要

4 Listeners

要闻解说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要闻解说

2 Listeners

要闻分析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要闻分析

3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