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年輕人的憂鬱症 ( Lancet . 2022 Aug 20;400(10352):617-631. )


Listen Later

近十年的盛行率研究指出,即使在COVID-19疫情之前,年輕族群(10-24歲)的憂鬱症,包含未達憂鬱症診斷準則的情緒問題,是十年前的1.5到2倍之間。特別是女性的憂鬱症增加更為明顯。
 
年輕族群的憂鬱症盛行率的增加,也與全世界對兒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資源使用率(例如校園輔導案例)增加的趨勢一致。而COVID-19疫情可能讓年輕族群更早面臨失業、經濟財務的不安全感、社交孤立等增加憂鬱症的風險。
 
這十年間遽增的數位科技雖然可能帶來增加自信心、得到同儕支持的好處,但同時可能有網路霸凌、影響睡眠、增加與同儕比較等與憂鬱症的風險。
 
我們也會將這集podcast的重點內容補充到新版的《會談地圖》 ,也歡迎聽眾朋友們補充您認為值得分享的內容:

 #年輕族群的憂鬱症會有什麼不良的影響?
 
身體健康:肥胖、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中樞神經疾病,如癲癇、偏頭痛,也會有比較高的憂鬱、焦慮症,而憂鬱也經常讓這些疾病患者的治療遵從性較差、不願意就醫、以及較多會使疾病惡化的危險行為,例如酗酒、藥物濫用。
 
社會功能:取得學位較困難、婚姻、人際關係較差、失業、需要社福協助的可能性較高。

 #兒童青少年的「侵擾性情緒失調症」是什麼?為什麼歸類為「憂鬱症」?和雙相情緒障礙症有什麼差別?
侵擾性情緒失調症(disruptive mood dysregulation disorder)只在過去一年內,言語或行為上有嚴重或反覆出現的暴怒,平均頻率一個星期三次以上,非暴怒時,幾乎每天大部分時間都有持續性的易怒,且10歲以前就出現上述症狀。
「侵擾性情緒失調症」是兒童青少年的「憂鬱症」,如果是在6歲以下或18歲以上初診不適用此診斷。值得注意的是許多兒童青少年的憂鬱症,主要症狀也經常如侵擾性情緒失調症的主要症狀「易怒」(irritability)而非低落情緒。
「侵擾性情緒失調症」的診斷是希望有別於雙相情緒障礙症。雙相情緒障礙症會有陣發性的易怒,而「侵擾性情緒失調症」則是持續的易怒。

論文原文 : Depression in young people. Lancet. 2022 Aug 20;400(10352):617-631.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By 林煜軒醫師

  • 5
  • 5
  • 5
  • 5
  • 5

5

7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探索大腦的會談地圖

View all
大人的Small Talk by 大人學

大人的Small Talk

240 Listeners

敏迪選讀 by 敏迪

敏迪選讀

201 Listeners

哇賽心理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

126 Listeners

泛泛泛科學之思想實驗室 by PanSci

泛泛泛科學之思想實驗室

10 Listeners

《法客心法影劇組》Eye on Forensic Psych: TV Drama & Films by Leon Huang

《法客心法影劇組》Eye on Forensic Psych: TV Drama & Films

13 Listeners

蒼藍鴿的醫學通識 by 蒼藍鴿

蒼藍鴿的醫學通識

78 Listeners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by 報導者 The Reporter

《The Real Story》By 報導者

303 Listeners

下一本讀什麼? by 閱讀前哨站 瓦基

下一本讀什麼?

175 Listeners

迷誠品 by 誠品 eslite

迷誠品

40 Listeners

鄧惠文時間 by News98

鄧惠文時間

66 Listeners

超直白心理學 by 顏志龍

超直白心理學

24 Listeners

博音 by 曾博恩

博音

199 Listeners

哇賽讀心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讀心書

14 Listeners

心身難路上的身心科 by 徐志雲、Amy

心身難路上的身心科

19 Listeners

周慕姿放心說 by 周慕姿

周慕姿放心說

47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