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半年,我们从一系列关于女性和生育的公共事件中获得启发,进而思索我们的身体,思考生育这件事。
这个过程中,我们与林巧稚医生的故事相遇了。后人赞颂她为“万婴之母”,且常常提及她一生未婚未育的选择——这种叙事混合了“良母”和“独立女性”两种标签,矛盾而复杂,让我们对她的人生产生好奇。
母亲节来临之际,我们从林巧稚的生平和成长路径入手,聊聊女性医者从业的历史、中国妇产科医学的现代化转型、以及近代以来母亲身份和形象的建构等方面的话题。
林林,历史学在读博士生,一个对妇女史和医疗史充满兴趣和好奇心的人。
03:43 林巧稚成为妇科女医生的契机,以及协和医学院的建制
11:53 未婚未育——一个协和女医生的“必然选择”
18:03 近代以前,男性“儒医”是妊娠医疗经验的主要书写者
20:48 性别区隔传统之下,古代女性医者的弹性从业空间
33:09 中国分娩技术的现代化,麻醉术的发明、应用和争议
41:02 中国近代对母职的建构:母乳喂养、牛奶的引进以及拥有职业的母亲们
57:24 一个科幻小说中的“入侵母体”隐喻:男性人类为外星人代孕,以域外视角观看生育
68:36 民国生育观在立法中的体现,“禁止堕胎”的两个观念来源
85:08 回望近代历史,我们看待女性身体建构的两个维度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百年译丛:《中国宫殿里的西方医学》《洛克菲勒基金会与协和模式》《油王:洛克菲勒在中国》《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在二十世纪的变迁》《卫生慈善事业在中国》《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和北京协和医学院》
政协北京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话说老协和》
《繁盛之阴:中国医学史中性(960-1665)》,费侠莉
《女人的中国医疗史:汉唐之间的健康照顾与性别》,李贞德
《面对疾病:传统中国社会的医疗观念与组织》,梁其姿
《近代上海的分娩卫生研究(1927-1949)》,赵婧
《女体与国族:强国强种与近代中国的妇女卫生(1895-1949)》,周春燕
《身体与性属:从古希腊到弗洛伊德的性制作》,托马斯·拉科尔
《中国的医疗、身体和性别》,收录于《被埋没的足迹:中国性别史研究入门》,姚毅
《再造“病人”:中西医冲突下的空间政治(1832-1985)》,杨念群
Tina Phillips, Building the Nation Through Women’s Health: Modern Midwifery in Early Twentieth-century China
Yi-li Wu, Reproducing Women: Medicine, Metaphor, and Childbirth in Late Imperial China
Hsiu-yun Wang, Stranger Bodies: Women, Gender, and Missionary Medicine in China, 1870s-1930s
Tajabone--Alberto lglesias
- 本节目由 JustPod 出品 ©2022 上海斛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小红书:三姑六婆Badass Women / JustPod气氛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