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最近刚度过濒临缺电的危机,也使刚上任的蔡英文政府面临庞大压力。
据说,行政院一度打算重新启用第一核能发电厂的一号机组,加入发电行列,以度过热浪冲击的压力,但面对民进党内部反扑,却窒碍难行,最后不得不回到原点。这到底是怎回事,台湾会缺电吗?
这个事情要从5月31日的热浪说起,蔡英文政府刚在520上任,才过了十一天,屁股还没坐热,就遇到今年夏天第一个热浪,台湾很多地方的气温都超过摄氏37度,使得用电量大增,再加上台中火力发电厂六号机故障停机,导致当天的备转容量率只剩下1.64%,创十年新低。
当天那个状况是,只要再有一部大型发电机组故障,或气温再飙升一度半度,台湾立刻面临缺电与限电。当天为了过燃眉之急,台湾电力公司甚至要求部分火力电厂「超载运转」,连尚未正式服役的林口火力发电厂新一号机都临时以「试运转」的名义併联发电,才勉强因应。换句话说,台湾已经面临缺电限电的门槛,只要稍有闪失,就过不去了!
你刚才提到的「备转容量率」是什麽意思?为什麽「备转容量率」剩下1.64%,就代表缺电的危急情况呢?
「备转容量率」的意思就是台湾电力公司旗下所有发电厂所发的电力,超过全台湾实际所需电力的百分比。二十年前,台湾政治动盪没有这麽厉害的时候,台电的「备转容量率」经常维持在25%,为什麽要多发这麽多电呢?主要是因为所有发电机组每年都要面临岁修保养,当机组岁修时,或突然故障时,「备转容量率」就会大幅下降。
前年,台湾的供电「备转容量率」是14.7%,去年还有11.5%,今年的预测值是9.2%,是十七年来首度低于10%。去年已经多次出现供电不足的警讯,今年情况只会比去年更糟。没料到,这个大警讯来得这麽快,才五月底,气温已经飙到37度以上,使备转容量率突然只剩1.64%。那天要不是採取紧急措施,台湾已经开始限电了。但这才五月底,台湾每年热浪来袭,连续高温大多出现在七八月时,做为政府,现在如果不早做打算,到时岂不是把老百姓置于水火之中?
既然有第一核能发电厂的一号机组可以发电,为什麽绕了一圈,最后回到原点,仍然面临缺电危机呢?
上星期六,行政院院长林全首度对外透露,考量电力需求,核一厂一号机如果经过评估安全,可思考在不延役的情况下重新启用。
所谓核一厂一号机是怎麽回事呢?前年12月,核一厂一号机定期大修,整修时发现一束燃料组把手鬆脱,因此停机检修,直到去年四月,已经通过原子能委员会的安全检查,本来就可以直接併联,加入发电行列。但此时,民进党推动反核气氛高涨,蔡英文竞选团队也以「非核家园」作为目标,诉求如果当选,将逐步废除核能发电,环保团体也一片反核之声,核一厂一号机就在这种氛围下,已经整修完成却无法加入发电,到现在整整停摆了17个月。
所以,当行政院长林全表达,「可思考在不延役的情况下重新启用」核一厂一号机时,立刻引起环保团体和民进党内部不满,压力纷至沓来。甚至有民进党立委公开表示,这样政策急转弯,让他感觉很丢脸。蓝营也逮住这个机会,大肆批评民进党政府政策急转弯,是跟着当初国民党的方向走,新政府也非常尴尬。
最后,林全在压力下,星期二,不得不和环保团体见面,紧接着再和蔡英文总统见面,交换意见。最后确定收回成命,在立法公开表示,将在三个前提下才会重新考虑让核一厂一号机重新运转。这三个前提是,确认安全无虞、达成社会共识,以及穷尽一切方法维持电力。台湾舆论分析,这是政治盖过理性分析,在这种很难客观举证的前提之下,行政院等于是放弃让核一厂一号机重新启动了。
在新政府的新政策之下,台湾的能源发展会走向什麽道路?台湾有可能面临缺电危机,影响经济发展吗?
随着极端气候的出现,和新政府对能源政策的偏执,这种可能性越来愈高了。因为台湾所有能源来自外购,能源支出本来就很大,核能发电相对是较稳定、便宜、清洁的发电方式,国民党主政时期是採用各种成熟的发电方式,各占一定百分比,认为非核家园口号虽响亮,但必须逐步达成,不能想要一步到位。
但民进党不同,蔡英文已经宣示,2025年达成非核家园的政策目标不变,已经封存的核四厂不会启用,核一厂到核三厂,时间到就除役,绝不延期。民进党也告诉台湾人民,会停电限电都是国民党在恐吓人民,只要依照民进党的政策,核电可以不要,台湾也不会缺电限电,同时电价也绝不会上涨。是不是真的这样?台湾会不会陷入史无前例的缺电危机?会不会冲击到经济发展?天气逐渐变热,海内外华人不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