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9月18日,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一名在日本人学校就读的10岁男童,遭一名44岁的男子的袭击,19日早晨不治身亡,6月24日,苏州日本人学校的校车抵达一公交站台后,一名接孩子的日本女性和其男孩被一名中国男子砍伤,苏州市民、校车引导员胡友平阻止该男子继续行凶被此伤,6月28日,中国官方通报胡友平不幸离世。
除这两起事件之外,日本时间6月1日早上,一名路人在东京千代田区靖国神社的石柱上发现了涂鸦,而一段一名男子在写有靖国神社名称的石柱上似乎正在小便的视频在中国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流传,此人还在石柱上用喷漆喷写上了“厕所”的字样,8月19日凌晨,在 “靖国神社”标记的石柱及其基座上出现了使用类似黑色马克笔书写的涂鸦,涂鸦包括用中文书写马克笔“厕所”、“粪”及“军国主义”等简体汉字,调查人员透露,涉及的嫌疑人是中国籍的十几岁男性,已经回国,警视厅目前正在以涉嫌器物损坏罪进行调查,日本人多认为,这两起事件是借旅游之名公然来日本犯罪然后逃回中国。
这些事件极大冲击着日本人的对中国的安全意识,中国“很不安全”的感觉正在日本人中蔓延,根据日本外务省领事局的最新统计,到2023年10月1日为止,在美国的长期居住的日本人(3个月以上)为414,615人,占总数的32.1%,位居日本人在外国长期居住的人口的首位,在中国为101,786人,为7.9%,位居第二,两国合计占在外日本人总数的39.9%。另据统计,从日本在世界各国的企业据点数量来看,中国为第一位,为31,324家,比第二的美国多两万多家,许多日本人在中国生活、工作不可避免,最近接连发生的事情,使日本方面非常担心在华企业员工和家属等的安全,据日经中文网9月20日报道:在深圳市就读日本人学校的男孩被刀刺死的事件,令日资企业的日本派驻员产生了动摇。各企业正在采取应对措施,松下控股支持外派人员及其随行家属暂时回国。
那么日本会不会认为,中国对在华日本人来说,是“很危险的国家”呢?从目前来看,在国家层面来说,日本政府还没有把这些事件延伸为中国是“很危险的国家”的认识,比较认同中国方面将这些事件定义为“偶发事件”的说法。
日本外务省长年向出国的和在外国居住的日本人发布 “危险信息”,“危险信息”是针对需特别注意的国家和地区,基于中长期的视角,对该国的治安状况、政治和社会形势进行综合判断,提供相应的安全对策建议。“危险信息”从低到高共分四个级别。
级别1:请保持足够的注意。对于该国家或地区的旅行和停留,需特别注意以避免危险。
级别2:请停止非必要的旅行。停止对该国家或地区进行非必要旅行。如需旅行,请特别留意并采取充分的安全措施。
级别3:请停止旅行(旅行中止建议)。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请停止前往该国家或地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对已在当地的日本人发出撤离准备的提示)。
级别4:请撤离,停止旅行(撤离建议)。
而针对19日的事件,外务省发布的 “危险信息”引起了关注,目前在中国,除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为1级外,中国其他地区的危险级别为“零级”,也就是说“没有危险信息”,而印度的危险级别则为1级以上,俄罗斯为2级,乌克兰、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苏丹、也门等为4级。虽然9月19日,外务省发出了《中国:关于恶性犯罪的注意事项》,呼吁“在中国居住或旅行的人员,外出时请务必注意周围情况,尤其是可疑人员的接近,确保自身安全,特别是带孩子的人员,请务必小心行事。”但是外务省表示:“目前尚未考虑对中国的危险级别进行审查,但会从中长期的角度进行综合判断。”也就是说,仍然维持对中国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以外地区的“没有危险信息”的判断。
而外务省海外国民安全课也强调:“并非所有非1-4级的地方就意味着风险为零”,外务省海外国民安全课指出:“当然,这次事件也在考量范围内,我们会综合案件概况和犯罪统计,做出适当的判断。”
虽然这些信息没有强制力,但可能影响日本企业的海外扩展和相关贸易保险等。
也有人认为:这些针对日本人和日本的犯罪行为,与中国的反日宣传和对日本处理水排海的批判相关,虽然这种说法难以得到证明,但是中国政府已经对这一点有所意识。6月24日苏州袭击日本人母子事件发生后,腾讯控股和微博等中国各大互联网平台正在加强整治社交网络(SNS)等的反日言论。腾讯表示已处理800多条相关违规内容,还对约60个账号采取了禁言和禁用等措施。据说也采取了删除帖子等措施。据中国媒体《财新》报道,大型互联网企业于6月26日至30日提出了加强整治的方针。运营微博、抖音和新闻应用等的网易也通过官方账号发出通报。
而在18日的事件发生后,日中两国政府于9月20日发表了所达成的共识,中国将在监测活动实施后,逐步恢复符合规定标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虽然在9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中日双边共识的内容、发表时间,是经过中日双方密集磋商确定的。关于日本男童在深圳遇袭的个案,中方已经多次表明了立场。“两者没有关联。”但是中国对于撤销日本水产品进口禁令的态度逐渐变得积极,会不会也考虑到了此前在苏州发生的事件及靖国神社的涂鸦事件等,从中日关系的大局和自身的国家利益及自身的国际形象出发,力图控制中国不断高涨的反日情绪呢?此问题还需要更深入地探讨。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3
22 ratings
9月18日,中国广东省深圳市,一名在日本人学校就读的10岁男童,遭一名44岁的男子的袭击,19日早晨不治身亡,6月24日,苏州日本人学校的校车抵达一公交站台后,一名接孩子的日本女性和其男孩被一名中国男子砍伤,苏州市民、校车引导员胡友平阻止该男子继续行凶被此伤,6月28日,中国官方通报胡友平不幸离世。
除这两起事件之外,日本时间6月1日早上,一名路人在东京千代田区靖国神社的石柱上发现了涂鸦,而一段一名男子在写有靖国神社名称的石柱上似乎正在小便的视频在中国社交媒体“小红书”上流传,此人还在石柱上用喷漆喷写上了“厕所”的字样,8月19日凌晨,在 “靖国神社”标记的石柱及其基座上出现了使用类似黑色马克笔书写的涂鸦,涂鸦包括用中文书写马克笔“厕所”、“粪”及“军国主义”等简体汉字,调查人员透露,涉及的嫌疑人是中国籍的十几岁男性,已经回国,警视厅目前正在以涉嫌器物损坏罪进行调查,日本人多认为,这两起事件是借旅游之名公然来日本犯罪然后逃回中国。
这些事件极大冲击着日本人的对中国的安全意识,中国“很不安全”的感觉正在日本人中蔓延,根据日本外务省领事局的最新统计,到2023年10月1日为止,在美国的长期居住的日本人(3个月以上)为414,615人,占总数的32.1%,位居日本人在外国长期居住的人口的首位,在中国为101,786人,为7.9%,位居第二,两国合计占在外日本人总数的39.9%。另据统计,从日本在世界各国的企业据点数量来看,中国为第一位,为31,324家,比第二的美国多两万多家,许多日本人在中国生活、工作不可避免,最近接连发生的事情,使日本方面非常担心在华企业员工和家属等的安全,据日经中文网9月20日报道:在深圳市就读日本人学校的男孩被刀刺死的事件,令日资企业的日本派驻员产生了动摇。各企业正在采取应对措施,松下控股支持外派人员及其随行家属暂时回国。
那么日本会不会认为,中国对在华日本人来说,是“很危险的国家”呢?从目前来看,在国家层面来说,日本政府还没有把这些事件延伸为中国是“很危险的国家”的认识,比较认同中国方面将这些事件定义为“偶发事件”的说法。
日本外务省长年向出国的和在外国居住的日本人发布 “危险信息”,“危险信息”是针对需特别注意的国家和地区,基于中长期的视角,对该国的治安状况、政治和社会形势进行综合判断,提供相应的安全对策建议。“危险信息”从低到高共分四个级别。
级别1:请保持足够的注意。对于该国家或地区的旅行和停留,需特别注意以避免危险。
级别2:请停止非必要的旅行。停止对该国家或地区进行非必要旅行。如需旅行,请特别留意并采取充分的安全措施。
级别3:请停止旅行(旅行中止建议)。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请停止前往该国家或地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对已在当地的日本人发出撤离准备的提示)。
级别4:请撤离,停止旅行(撤离建议)。
而针对19日的事件,外务省发布的 “危险信息”引起了关注,目前在中国,除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为1级外,中国其他地区的危险级别为“零级”,也就是说“没有危险信息”,而印度的危险级别则为1级以上,俄罗斯为2级,乌克兰、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苏丹、也门等为4级。虽然9月19日,外务省发出了《中国:关于恶性犯罪的注意事项》,呼吁“在中国居住或旅行的人员,外出时请务必注意周围情况,尤其是可疑人员的接近,确保自身安全,特别是带孩子的人员,请务必小心行事。”但是外务省表示:“目前尚未考虑对中国的危险级别进行审查,但会从中长期的角度进行综合判断。”也就是说,仍然维持对中国除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西藏以外地区的“没有危险信息”的判断。
而外务省海外国民安全课也强调:“并非所有非1-4级的地方就意味着风险为零”,外务省海外国民安全课指出:“当然,这次事件也在考量范围内,我们会综合案件概况和犯罪统计,做出适当的判断。”
虽然这些信息没有强制力,但可能影响日本企业的海外扩展和相关贸易保险等。
也有人认为:这些针对日本人和日本的犯罪行为,与中国的反日宣传和对日本处理水排海的批判相关,虽然这种说法难以得到证明,但是中国政府已经对这一点有所意识。6月24日苏州袭击日本人母子事件发生后,腾讯控股和微博等中国各大互联网平台正在加强整治社交网络(SNS)等的反日言论。腾讯表示已处理800多条相关违规内容,还对约60个账号采取了禁言和禁用等措施。据说也采取了删除帖子等措施。据中国媒体《财新》报道,大型互联网企业于6月26日至30日提出了加强整治的方针。运营微博、抖音和新闻应用等的网易也通过官方账号发出通报。
而在18日的事件发生后,日中两国政府于9月20日发表了所达成的共识,中国将在监测活动实施后,逐步恢复符合规定标准的日本水产品进口,虽然在9月2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中日双边共识的内容、发表时间,是经过中日双方密集磋商确定的。关于日本男童在深圳遇袭的个案,中方已经多次表明了立场。“两者没有关联。”但是中国对于撤销日本水产品进口禁令的态度逐渐变得积极,会不会也考虑到了此前在苏州发生的事件及靖国神社的涂鸦事件等,从中日关系的大局和自身的国家利益及自身的国际形象出发,力图控制中国不断高涨的反日情绪呢?此问题还需要更深入地探讨。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20 Listeners

5 Listeners

0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10 Listeners

4 Listeners

2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4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