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宪政制度的故乡英国 诗人参孙弥尔顿之五 自由先于一切


Listen Later

「提要」 1646年,弥尔顿宽宏大量地重新接纳了曾经弃他而去的妻子,从这时起到他写出人类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篇《失乐园》间隔了整整二十年。这二十年是他诗歌创作过程中的一个暂停,却是他作为自由斗士的辉煌一幕。

问:弥尔顿在意大利时就意识到国内同胞在为自由而战?

答:是的。所以他自责说不能独自逍遥,否则就是不道德。他所指的英国人民为自由而战,就是国王查理一世和国会中的共和派之战。弥尔顿毫不犹豫地站到了共和派一边。在1640年英国革命中,弥尔顿把他的巨大才能投入到捍卫共和事业的斗争中。他宁愿放下他最看重的诗歌创作,去写一系列政治性极强的文章和小册子。我们回想一下他少年时就立下的誓愿,“为人类留下些不一样的东西”,更能感觉到弥尔顿心胸宽宏、无私。据帕提森说,这个所谓小册子阶段居然延续了二十年,而且是在“一个成年人精力最旺盛的阶段”。但弥尔顿认为这个工作值得做。这是出自两个理由,一是他用笔所捍卫的东西具有重要价值,二是他的朋友们正在奋战,他不能不施以援手。不过帕提森在这个问题上的看法显然偏颇,他认为,“弥尔顿的小册子不是沉思或哲学学术作品,它们只是针对当下激情而发的富有煽动性的呼吁”。因此他说弥尔顿把才华滥用于党派之争,这个看法当然不对。我们只要举出《论出版自由》一书,就足以反驳帕提森的断言。这部书从历史、宗教、思想各个方面雄辩地阐述了出版、言论自由的基本原则。

问:弥尔顿投身于政治论争,当然是因为他把自由看作首要价值。

答:对。其实作为弥尔顿传记的作者,帕提森并非不了解这一点,他也指出激励弥尔顿的是他对自由的热爱。他说:“许多弥尔顿的小册子当然是党派性的辩护词,但是它们贯穿着一种可以理解的特性,它们都是站在自由一方的立场上写出来的。他保卫宗教自由而反对大主教,保卫公民自由而反对王权,捍卫良心自由而反对长老会,保卫生命自由而反对教会法的暴政,弥尔顿的小册子可以印上赛尔丹题于他所有书上的那句希腊格言,‘自由先于一切’”。其实,弥尔顿的作风我们可以从他一贯的信条中找出依据,他说:“如果谁想写出赞美美好事物的东西,那他自身就应该是一首真正的诗,他自己就应该是最优美高尚之物的作品和范式。除非他内心中有值得赞美之物的经验和实践,否则他何敢对英雄人物和名城古都唱出赞颂之歌”。现在,他面临的一个有关自由的生死攸关的问题,出版自由。1644年他给国会写了一封陈言书,这是以演讲稿的方式写就,直接送交上下两院议员。这篇演讲的主题是论出版自由,因为当时国会制定的《出版管制法》以种种繁琐的规定限制出版自由,它建立了一种实质上的书报审查制度,一切书籍、小册子、论文等等,必须送交主管机关审查,获准后获取许可证才可印行。出版审查制度的对象是书籍,实质上它审查的是人的思想和言论,这是对基本人权的冒犯和践踏。对信奉自由先于一切的弥尔顿而言,这是不能容忍的。这部演讲稿的题目叫做“阿里欧帕基底卡”(Areopagitica),副题为 A speach for the liberty of unlicenced printing,意为“论任意出版的自由”,unlicenced printing 本意是,无需任何许可自由印刷出版书籍。Areopagitica 是古希腊雅典的一块露天平台,人们在此议论政治、抨击时弊,它是雅典直接民主的象征。当时希腊大演说家伊索克拉底曾在此发表演讲,号召雅典人民捍卫民主制度,和元老院团结一致,反抗马其顿的侵略。

问:弥尔顿给自己的演讲起这样一个名字,说明他以古典哲人为自己的榜样。

答:是的。因为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一直未曾断绝,特别是民主政治和思想自由更是古希腊雅典时代的骄傲。弥尔顿把自己论出版自由的演讲奠基于古典精神之上,立意高远,值得后人深思。弥尔顿开宗明义:“因为我们想获得的自由,并不是要使我们共和国中怨怼从此绝迹,世界上任何人都不能指望获得这种自由,我们所希望的只是开明的听取人民的怨诉,并作深入的考虑和迅速的改革。这样便达到了贤哲们所希求的人权自由的最大限度”。弥尔顿明白,出版自由、言论自由并不是为了消除社会中的争论,相反,正是要鼓励这些争论,让社会中的种种声音公开表达,让当权者听到这些声音,改革这些弊病。随后他就明确了这篇演说要阐述的四个观点,第一,订立书报检查制度的人是不能信任的,第二,人类的阅读的一般性质和特点,第三,以禁书来制止诽谤和煽动是达不到目的的,第四,书报检查会妨碍学术发展,窒息真理。弥尔顿给书籍作了一个具有普遍性的描述。他说:“书籍并不是死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和作者一样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创作者活生生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因此,书报检查制度看似可以预防煽动性的书籍搅乱人心,但实际上它带来一种极大的危险,因为它必然会误杀好书。那些书报检查官即便不是心怀恶意,也会在履行职务时设置假想敌,更何况大多数书报检查官非愚即蠢,以他们浅薄的学识根本没有可能去辨别一本书的优劣,更可能的是,由那些小学水平的人去审查那些大师的作品,焚琴煮鹤几乎就是必然。所以弥尔顿说,“杀人只是杀死一个理性的动物,破坏了一个上帝的形象,而禁止好书则是扼杀了理性本身,破坏了瞳仁中的上帝圣像”。他的意思是说,上帝依照自己的形象造了人,杀死一个人如同破坏了一个上帝的外在形象,但书则是人的内在精神的聚合,如同人的瞳仁中的上帝圣像。禁一本好书,则把上帝赋予人的内在精神毁掉了,把上帝赋予人的理性毁掉了。沿着他的这个比喻,我们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书报检查制度的最大危害是毁灭人的精神,使人不成其为人。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5
  • 5
  • 5
  • 5
  • 5

5

4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View all
Global News Podcast by BBC World Service

Global News Podcast

7,685 Listeners

AM1300 今日話題 Today's Topic by Zhong Xun 中迅 & Gao Ning 高寧

AM1300 今日話題 Today's Topic

515 Listeners

忽左忽右 by JustPod

忽左忽右

462 Listeners

哇賽心理學 by 哇賽心理學

哇賽心理學

130 Listeners

英雄說書 by 阿睿

英雄說書

17 Listeners

生态 健康与科技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生态 健康与科技

3 Listeners

文化艺术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文化艺术

0 Listeners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20 Listeners

法国思想长廊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思想长廊

5 Listeners

法国风土人情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风土人情

0 Listeners

法国世界报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世界报

5 Listeners

微言微语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微言微语

6 Listeners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by 端传媒音頻 | Initium Audio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92 Listeners

再次收听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再次收听

10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2 Listeners

重新路一段 by 勸世女孩

重新路一段

46 Listeners

法国报纸摘要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报纸摘要

4 Listeners

要闻解说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要闻解说

2 Listeners

要闻分析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要闻分析

3 Listeners

美国专栏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美国专栏

1 Listeners

北美来鸿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北美来鸿

0 Listeners

柏林飞鸿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柏林飞鸿

2 Listeners

国际纵横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国际纵横

0 Listeners

曼谷专栏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曼谷专栏

0 Listeners

法语课程: Les voisins du 12 bis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语课程: Les voisins du 12 bis

0 Listeners

特别节目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特别节目

0 Listeners

中华世界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华世界

0 Listeners

公民论坛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公民论坛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