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要檢測一個人的生理時鐘或日常作息的規律性,需要依賴穿戴式裝置,像是醫療上常用的活動腕錶(actigraphy),但我們最新發表在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JMIR) (2023年IF=5.8)的研究提出另一種方式,是用在手機留下的數位足跡,和actigraphy所記錄的睡眠時間可以高度相似,即使在經常有睡眠中斷的患者也同樣準確。
無論是醫療用的 actigraphy 或是商用的Apple Watch或各種手環,記錄到的是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而每天我們和手機互動(human-smartphone interactions)的數位足跡,記錄到的是心智活動(mental activity),而在這項研究中也證實數位足跡的作息紊亂(disrupted circadian rhythmicity)和憂鬱程度的關聯性,比起用活動腕錶的記錄更好。
這項研究希望能夠為穿戴式裝置的產業帶出新的方向:原本需要穿戴式裝置才能記錄到的生醫訊號,用更自然留下的數位足跡就可以取代。原本需要軟體與硬體同時研發的模式,或許可以更聚焦在軟體的開發。
📖 論文全文:Lin C, Chen IM, Chuang HH, Wang ZW, Lin HH, Lin YH. Examining Human-Smartphone Interaction as a Proxy for Circadian Rhythm in Patients With Insomnia: Cross-Sectional Study. J Med Internet Res. 2023 Dec 15:25:e48044
5
77 ratings
要檢測一個人的生理時鐘或日常作息的規律性,需要依賴穿戴式裝置,像是醫療上常用的活動腕錶(actigraphy),但我們最新發表在 Journal of Medical Internet Research (JMIR) (2023年IF=5.8)的研究提出另一種方式,是用在手機留下的數位足跡,和actigraphy所記錄的睡眠時間可以高度相似,即使在經常有睡眠中斷的患者也同樣準確。
無論是醫療用的 actigraphy 或是商用的Apple Watch或各種手環,記錄到的是身體活動(physical activity)而每天我們和手機互動(human-smartphone interactions)的數位足跡,記錄到的是心智活動(mental activity),而在這項研究中也證實數位足跡的作息紊亂(disrupted circadian rhythmicity)和憂鬱程度的關聯性,比起用活動腕錶的記錄更好。
這項研究希望能夠為穿戴式裝置的產業帶出新的方向:原本需要穿戴式裝置才能記錄到的生醫訊號,用更自然留下的數位足跡就可以取代。原本需要軟體與硬體同時研發的模式,或許可以更聚焦在軟體的開發。
📖 論文全文:Lin C, Chen IM, Chuang HH, Wang ZW, Lin HH, Lin YH. Examining Human-Smartphone Interaction as a Proxy for Circadian Rhythm in Patients With Insomnia: Cross-Sectional Study. J Med Internet Res. 2023 Dec 15:25:e48044
238 Listeners
202 Listeners
128 Listeners
10 Listeners
13 Listeners
78 Listeners
304 Listeners
176 Listeners
40 Listeners
67 Listeners
24 Listeners
200 Listeners
14 Listeners
18 Listeners
35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