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 本集介紹 EP Intro
這集我們邀請到 Canva 首席產品設計師 Simon Lin,他同時也是設計教育平台 AAPD (As a Product Designer) 的創辦人。從台灣出發,Simon 的職涯故事充滿啟發性 - 從打工度假開始,一路走到國際級的產品設計領域,在日本、澳洲等地展現台灣設計師的實力。
這集中,Simon 分享了他的職涯轉變、挑戰困境與成長心法,探討了設計思維如何協助人生決策,以及如何在國際環境中建立自信和找到職涯方向。無論你是設計師或其他領域工作者,這集都能帶給你不同的思考視角和成長啟發。
🎙️來賓介紹
Simon Lin 是澳洲 Canva 的首席產品設計師(Principal Product Designer),專注於 Canva Docs、Text 和 Typography 的設計。他同時也是設計教育平台 AAPD (As a Product Designer) 的創辦人,致力於培養世界級的產品設計師,提升台灣的設計教育水平。
Simon 的職涯經歷豐富多元:從平面設計起步,經歷澳洲打工度假的挑戰,在台灣咖啡廳工作,自學 UI/UX 設計並成為自由接案設計師,之後進入日本 Indeed 工作,最終加入澳洲 Canva 成為首席產品設計師。他還提供設計領域的 mentorship 服務,幫助更多設計師成長。
🫂 電左連結
📅 活動介紹
📚 引言金句
💡 本集重點
勇於行動的重要性:Simon 強調 "Take Actions" 的心態,認為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等到準備好才開始,必須勇於踏出第一步,從中學習和成長。
設計的核心思維:設計不僅是關於美感,更是解決問題的過程。Simon 解釋了設計師如何在創意與邏輯之間找到平衡,以及如何將複雜問題簡化,從「無知的簡單」到「有知的複雜」再到「有知的簡單」。
面對冒牌者症候群:在國際環境工作時,Simon 經歷了強烈的冒牌者症候群,他分享了如何調整心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時理解「you are hired for a reason」的道理。
能量管理與時間管理:隨著年齡增長,Simon 發現能量管理比時間管理更為重要,特別是當你需要做更多決策而非單純執行任務時。
成功、快樂與愛的定義:Simon 分享了他對成功、快樂和愛的思考,認為真正的成功是「過得自在,有意義」,快樂則是「實際感受」減去「期待」,而愛則是從愛自己開始,進而有能量去愛他人。
🕰️ 時間軸 Timeline
(00:03:51) 開場介紹
(00:05:33) Simon 的三個形容詞:喜歡分享、感性理性兼具、願景驅動
(00:09:02) 從設計師到創業者的多元身份
(00:12:05) 如何看待設計這個行業
(00:14:05) AAPD 的使命與願景:培養世界級設計師
(00:20:27) 給年輕設計師的建議:Take Action
(00:25:14) 如何擺脫冒牌者症候群
(00:32:06) Simon 的職涯歷程:從澳洲打工度假到國際企業
(00:38:23) 面試經驗與突破困境的心態
(00:44:58) 為什麼選擇 Brian Chesky 作為角色模範
(00:46:42) 冒牌者症候群與如何建立自信
(00:50:42) Simon 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00:57:07) 人生低谷與如何度過:在澳洲工作的挑戰
(01:00:38) 能量管理 vs 時間管理
(01:06:17) 成功的定義
(01:15:38) 對快樂的思考
(01:22:52) 對愛的定義
(01:28:11) 分享 AAPD 平台與未來計畫
4.8
4343 ratings
📣 本集介紹 EP Intro
這集我們邀請到 Canva 首席產品設計師 Simon Lin,他同時也是設計教育平台 AAPD (As a Product Designer) 的創辦人。從台灣出發,Simon 的職涯故事充滿啟發性 - 從打工度假開始,一路走到國際級的產品設計領域,在日本、澳洲等地展現台灣設計師的實力。
這集中,Simon 分享了他的職涯轉變、挑戰困境與成長心法,探討了設計思維如何協助人生決策,以及如何在國際環境中建立自信和找到職涯方向。無論你是設計師或其他領域工作者,這集都能帶給你不同的思考視角和成長啟發。
🎙️來賓介紹
Simon Lin 是澳洲 Canva 的首席產品設計師(Principal Product Designer),專注於 Canva Docs、Text 和 Typography 的設計。他同時也是設計教育平台 AAPD (As a Product Designer) 的創辦人,致力於培養世界級的產品設計師,提升台灣的設計教育水平。
Simon 的職涯經歷豐富多元:從平面設計起步,經歷澳洲打工度假的挑戰,在台灣咖啡廳工作,自學 UI/UX 設計並成為自由接案設計師,之後進入日本 Indeed 工作,最終加入澳洲 Canva 成為首席產品設計師。他還提供設計領域的 mentorship 服務,幫助更多設計師成長。
🫂 電左連結
📅 活動介紹
📚 引言金句
💡 本集重點
勇於行動的重要性:Simon 強調 "Take Actions" 的心態,認為很多時候我們無法等到準備好才開始,必須勇於踏出第一步,從中學習和成長。
設計的核心思維:設計不僅是關於美感,更是解決問題的過程。Simon 解釋了設計師如何在創意與邏輯之間找到平衡,以及如何將複雜問題簡化,從「無知的簡單」到「有知的複雜」再到「有知的簡單」。
面對冒牌者症候群:在國際環境工作時,Simon 經歷了強烈的冒牌者症候群,他分享了如何調整心態,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同時理解「you are hired for a reason」的道理。
能量管理與時間管理:隨著年齡增長,Simon 發現能量管理比時間管理更為重要,特別是當你需要做更多決策而非單純執行任務時。
成功、快樂與愛的定義:Simon 分享了他對成功、快樂和愛的思考,認為真正的成功是「過得自在,有意義」,快樂則是「實際感受」減去「期待」,而愛則是從愛自己開始,進而有能量去愛他人。
🕰️ 時間軸 Timeline
(00:03:51) 開場介紹
(00:05:33) Simon 的三個形容詞:喜歡分享、感性理性兼具、願景驅動
(00:09:02) 從設計師到創業者的多元身份
(00:12:05) 如何看待設計這個行業
(00:14:05) AAPD 的使命與願景:培養世界級設計師
(00:20:27) 給年輕設計師的建議:Take Action
(00:25:14) 如何擺脫冒牌者症候群
(00:32:06) Simon 的職涯歷程:從澳洲打工度假到國際企業
(00:38:23) 面試經驗與突破困境的心態
(00:44:58) 為什麼選擇 Brian Chesky 作為角色模範
(00:46:42) 冒牌者症候群與如何建立自信
(00:50:42) Simon 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00:57:07) 人生低谷與如何度過:在澳洲工作的挑戰
(01:00:38) 能量管理 vs 時間管理
(01:06:17) 成功的定義
(01:15:38) 對快樂的思考
(01:22:52) 對愛的定義
(01:28:11) 分享 AAPD 平台與未來計畫
83 Listeners
250 Listeners
49 Listeners
116 Listeners
125 Listeners
83 Listeners
23 Listeners
179 Listeners
6 Listeners
38 Listeners
407 Listeners
22 Listeners
125 Listeners
16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