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主播的话】
你有请过家政工吗?
ta们跟你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但往往隐形;ta们或许比你还了解你家的角落,但仍旧陌生。
据统计,国内有3000多万家政工,仅在北京,就有60万。每年的6月16日,是”国际家政工日“——关注家政工群体的劳动保障和社会尊重状况。我们在这个日子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邀请来三位嘉宾,希望提高家政工群体的媒体能见度。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致力于服务家政女工的公益机构,她们为漂泊来到城市的家政女工,提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和社群,组织文艺活动、工作坊、提供法律支持,让她们在打工之余有一个抱团取暖的去处。
大多数的都市家政工都是女性。这种私人领域照料劳动的商品化,同时出现了城乡和性别的交叉现象,是赋权了女性获得更多工作机会,还是出现了情感价值的剥削?从全球视角来看,“全球照顾链”往往是低收入国家(地区)流动到富裕的国家(地区),为中产阶级家庭提供照顾劳动。
从社会角度来说,我们能够为家政工群体提供哪些如医疗、社保、养老、工伤和生育待遇等方面的支持?鸿雁做的社工朋友们发现,家政女工在工作中的情绪,往往受到与雇主互动关系的影响,家政工作的另一个特殊性在于,它是跟人的互动,涉及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ur),尤其是住家雇工和育儿家政。
秋玲姐分享了她在北京工作这些年来跟雇主的一些交往,听听她的讲述吧,这是超越政策和理论、雇主和雇工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关心的故事。
尊重劳动者,因为每个人尊重他人,也是自尊。
【本期主播】
孟常 (@孟常)
王磬(@王磬)
【本期嘉宾】
李文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业务总监
陈安娜,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
马秋玲 ,家政工从业者
【本期剧透】
3:13 “国际家政工日”的来源:
6:57 “阿姨”还是“家政工”?警惕语言背后的文化
10:50 秋玲介绍自己的工作:一天3-4家雇主,如何看待称呼?
17:30 国内家政工群体的整体状况
20:45 作为一个劳工群体,绝大多数的家政工是女性(70%以上):城乡和性别交叉视角
26:48 家务劳动的外包“解放”了中产阶级女性,但如何理解其中可能的剥削?
30:40 家政工姐妹们在北京有了一个抱团取暖的社群:鸿雁
40:05 雇主跟家政工打交道时,应保持基本的尊重
43:40 鸿雁为家政工群体提供了一个社群,一群“同事”,让她们休息的时候有地方去
48:45 家政女工的情绪状况值得关注,她们更关心在工作环境中是否能得到雇主尊重
59:55 如何理解家政工作中的情感劳动:拟亲属化
1:10:30 秋玲分享做家政工作时跟雇主互动的故事
1:23:10 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延展资料】
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
《外佣》
【本期音乐】
鸿雁社工服务中心-百手撑家
鸿雁社工服务中心-生命相遇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s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
4.1
253253 ratings
【主播的话】
你有请过家政工吗?
ta们跟你生活在同一个城市里,但往往隐形;ta们或许比你还了解你家的角落,但仍旧陌生。
据统计,国内有3000多万家政工,仅在北京,就有60万。每年的6月16日,是”国际家政工日“——关注家政工群体的劳动保障和社会尊重状况。我们在这个日子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邀请来三位嘉宾,希望提高家政工群体的媒体能见度。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是国内唯一一家专门致力于服务家政女工的公益机构,她们为漂泊来到城市的家政女工,提供了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和社群,组织文艺活动、工作坊、提供法律支持,让她们在打工之余有一个抱团取暖的去处。
大多数的都市家政工都是女性。这种私人领域照料劳动的商品化,同时出现了城乡和性别的交叉现象,是赋权了女性获得更多工作机会,还是出现了情感价值的剥削?从全球视角来看,“全球照顾链”往往是低收入国家(地区)流动到富裕的国家(地区),为中产阶级家庭提供照顾劳动。
从社会角度来说,我们能够为家政工群体提供哪些如医疗、社保、养老、工伤和生育待遇等方面的支持?鸿雁做的社工朋友们发现,家政女工在工作中的情绪,往往受到与雇主互动关系的影响,家政工作的另一个特殊性在于,它是跟人的互动,涉及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ur),尤其是住家雇工和育儿家政。
秋玲姐分享了她在北京工作这些年来跟雇主的一些交往,听听她的讲述吧,这是超越政策和理论、雇主和雇工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和关心的故事。
尊重劳动者,因为每个人尊重他人,也是自尊。
【本期主播】
孟常 (@孟常)
王磬(@王磬)
【本期嘉宾】
李文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业务总监
陈安娜,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讲师
马秋玲 ,家政工从业者
【本期剧透】
3:13 “国际家政工日”的来源:
6:57 “阿姨”还是“家政工”?警惕语言背后的文化
10:50 秋玲介绍自己的工作:一天3-4家雇主,如何看待称呼?
17:30 国内家政工群体的整体状况
20:45 作为一个劳工群体,绝大多数的家政工是女性(70%以上):城乡和性别交叉视角
26:48 家务劳动的外包“解放”了中产阶级女性,但如何理解其中可能的剥削?
30:40 家政工姐妹们在北京有了一个抱团取暖的社群:鸿雁
40:05 雇主跟家政工打交道时,应保持基本的尊重
43:40 鸿雁为家政工群体提供了一个社群,一群“同事”,让她们休息的时候有地方去
48:45 家政女工的情绪状况值得关注,她们更关心在工作环境中是否能得到雇主尊重
59:55 如何理解家政工作中的情感劳动:拟亲属化
1:10:30 秋玲分享做家政工作时跟雇主互动的故事
1:23:10 尊重他人,也是尊重自己
【延展资料】
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
《外佣》
【本期音乐】
鸿雁社工服务中心-百手撑家
鸿雁社工服务中心-生命相遇
【Logo设计】刘刘(ins: imjanuary)
【后期制作】方改则
【互动方式】
微博@不合时宜TheWeirds
商务合作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微博私信
320 Listeners
105 Listeners
53 Listeners
26 Listeners
43 Listeners
456 Listeners
166 Listeners
55 Listeners
1,020 Listeners
207 Listeners
147 Listeners
24 Listeners
35 Listeners
20 Listeners
351 Listeners
236 Listeners
49 Listeners
151 Listeners
45 Listeners
154 Listeners
19 Listeners
27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