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特朗普政府推动乌克兰战场停火的努力停滞不前之际,美国与伊朗围绕伊朗核开发议题的谈判也正处于关键节点。美国与伊朗就伊朗核问题第二轮谈判预计19日在罗马启动的前夜,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自德黑兰发出警告:就伊朗核问题达成协议已经时不我待。但特朗普政府在乌克兰议题上选择抛开盟友,而与俄罗斯直接对话的策略目前收效不彰,在已经持续20多年的伊朗核问题上再次让欧洲盟友只能旁观的策略能否奏效?
在乌克兰战场停火谈判中出师不利的特朗普政府在伊朗核问题上并未改变要尽快取得进展的急切。在重演第一个总统任期间对伊朗的极限施压策略,以军事行动威胁伊朗谈判,并达成协议之后,美国与早在1980年代就已经中断关系的伊朗,于上周六4月12日在阿曼首次展开谈判。尽管谈判是由阿曼作为中间人的间接谈判,但双方在会后似乎都对这次首次接触做出肯定评价,并约定本周六4月19日,在罗马会谈,仍然由阿曼外长担任中间人。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17日发自德黑兰的警告无疑给这次罗马会谈更增加了几分压力。而关于伊朗核问题的谈判之所以陷入如今的窘境与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的作为不无关联。
伊朗核问题困扰国际社会已经二十多年。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加德国终于在2015年与伊朗就此达成一项共识,伊朗接受对其浓缩铀提炼的种种限制,以此换取西方减轻对它的经济制裁。但是,特朗普2016年就任总统后,对伊朗采取极限施压策略,并于2018年以伊朗没有遵守2015年协议的承诺为由,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这项协议。而根据监督协议执行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观察,当时的伊朗基本遵守了协议的承诺。
美国的退出令其欧洲盟友陷入窘境。英国、法国以及德国都是协议的签署方,而且也都深知这项协议的来之不易,曾努力挽回,但最终面对美国一系列制裁措施的长臂管辖效应,难有作为。而欧洲的无能为力也更促使伊朗不再遵守相关承诺,提炼浓缩铀的程度自2018年以后不断上升。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目前已经达到60%,而该机构认为可以生产核武器的浓缩铀水平为90%。伊朗由此成为唯一一个不拥有核武器,但铀浓缩技术达到如此水平的国家。而且,伊朗浓缩铀储藏量也如今远远超出了2015年协议规定的上限。
尽管伊朗当局反复重申,伊朗的核技术开发只是民事用途,但美欧各国以及以色列都始终怀疑,伊朗在逐步迈向核武研发。而伊朗尝试开发核武器的意图似乎近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的表态中得到印证。格罗西17日自德黑兰发表讲话指出,就伊朗核问题达成协议已经时不我待,因为伊朗距离拥有核武器已经不远。
17日抵达巴黎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卢比奥18日则向欧洲盟友发出呼吁,提醒他们要尽快就恢复对伊朗的制裁,做出重要决断。但这次美伊谈判中,欧洲事实上也像在乌克兰议题上一样被边缘化。一方面,美国2018年退出协议之后,欧洲作为美国盟友实际上难以在美国制裁措施压力下,独自维持协议中的承诺,另一方面,欧洲一直努力与伊朗保持联络,尝试与伊朗就核问题对话,谈判,仅是最近几个月就已经四次与伊朗谈判。但没有美国的参与,这些谈判难有实质进展,而这些接触所取得的些许成果显然也并未被美方看中。美国选择了以阿曼作为谈判的中间人,欧洲只能隔岸观火。
倒是俄罗斯正成为这次美伊谈判一个重要的不在场因素。美伊阿曼首轮谈判之后,伊朗外长周四抵达莫斯科,与普京会谈后,周五与俄罗斯外长会晤,就相关谈判交换意见。普京政权在美俄关系随特朗普上任后出现改善,而与美国关于乌克兰停火的谈判目前尚未对俄罗斯感到被动之际,表示愿意尽一切可能,帮助美伊双方在核问题上找到外交解决方案。
同样被这次美伊谈判边缘化的是中国。中国也是2015协议签署国,不久前也曾邀请俄罗斯与伊朗在北京会谈,希望在相关谈判中扮演角色,并呼吁西方放弃制裁。正处在与美国贸易大战风口的北京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帮助美伊达成双方都至少相对满意的协议值得怀疑。
一周之内,美伊首轮谈判后的肯定似乎正转向更多的怀疑。伊朗外长两天前认为美方立场表述时常前后矛盾,并同时强调,伊朗的铀浓缩活动无可谈判。特朗普17日表示,美国并不急于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而伊朗外长则自莫斯科,“严重质疑”美方的谈判诚意。
4.3
1818 ratings
特朗普政府推动乌克兰战场停火的努力停滞不前之际,美国与伊朗围绕伊朗核开发议题的谈判也正处于关键节点。美国与伊朗就伊朗核问题第二轮谈判预计19日在罗马启动的前夜,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自德黑兰发出警告:就伊朗核问题达成协议已经时不我待。但特朗普政府在乌克兰议题上选择抛开盟友,而与俄罗斯直接对话的策略目前收效不彰,在已经持续20多年的伊朗核问题上再次让欧洲盟友只能旁观的策略能否奏效?
在乌克兰战场停火谈判中出师不利的特朗普政府在伊朗核问题上并未改变要尽快取得进展的急切。在重演第一个总统任期间对伊朗的极限施压策略,以军事行动威胁伊朗谈判,并达成协议之后,美国与早在1980年代就已经中断关系的伊朗,于上周六4月12日在阿曼首次展开谈判。尽管谈判是由阿曼作为中间人的间接谈判,但双方在会后似乎都对这次首次接触做出肯定评价,并约定本周六4月19日,在罗马会谈,仍然由阿曼外长担任中间人。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17日发自德黑兰的警告无疑给这次罗马会谈更增加了几分压力。而关于伊朗核问题的谈判之所以陷入如今的窘境与特朗普第一个总统任期的作为不无关联。
伊朗核问题困扰国际社会已经二十多年。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加德国终于在2015年与伊朗就此达成一项共识,伊朗接受对其浓缩铀提炼的种种限制,以此换取西方减轻对它的经济制裁。但是,特朗普2016年就任总统后,对伊朗采取极限施压策略,并于2018年以伊朗没有遵守2015年协议的承诺为由,宣布美国单方面退出这项协议。而根据监督协议执行的国际原子能机构的观察,当时的伊朗基本遵守了协议的承诺。
美国的退出令其欧洲盟友陷入窘境。英国、法国以及德国都是协议的签署方,而且也都深知这项协议的来之不易,曾努力挽回,但最终面对美国一系列制裁措施的长臂管辖效应,难有作为。而欧洲的无能为力也更促使伊朗不再遵守相关承诺,提炼浓缩铀的程度自2018年以后不断上升。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数据,目前已经达到60%,而该机构认为可以生产核武器的浓缩铀水平为90%。伊朗由此成为唯一一个不拥有核武器,但铀浓缩技术达到如此水平的国家。而且,伊朗浓缩铀储藏量也如今远远超出了2015年协议规定的上限。
尽管伊朗当局反复重申,伊朗的核技术开发只是民事用途,但美欧各国以及以色列都始终怀疑,伊朗在逐步迈向核武研发。而伊朗尝试开发核武器的意图似乎近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的表态中得到印证。格罗西17日自德黑兰发表讲话指出,就伊朗核问题达成协议已经时不我待,因为伊朗距离拥有核武器已经不远。
17日抵达巴黎访问的美国国务卿卢比奥18日则向欧洲盟友发出呼吁,提醒他们要尽快就恢复对伊朗的制裁,做出重要决断。但这次美伊谈判中,欧洲事实上也像在乌克兰议题上一样被边缘化。一方面,美国2018年退出协议之后,欧洲作为美国盟友实际上难以在美国制裁措施压力下,独自维持协议中的承诺,另一方面,欧洲一直努力与伊朗保持联络,尝试与伊朗就核问题对话,谈判,仅是最近几个月就已经四次与伊朗谈判。但没有美国的参与,这些谈判难有实质进展,而这些接触所取得的些许成果显然也并未被美方看中。美国选择了以阿曼作为谈判的中间人,欧洲只能隔岸观火。
倒是俄罗斯正成为这次美伊谈判一个重要的不在场因素。美伊阿曼首轮谈判之后,伊朗外长周四抵达莫斯科,与普京会谈后,周五与俄罗斯外长会晤,就相关谈判交换意见。普京政权在美俄关系随特朗普上任后出现改善,而与美国关于乌克兰停火的谈判目前尚未对俄罗斯感到被动之际,表示愿意尽一切可能,帮助美伊双方在核问题上找到外交解决方案。
同样被这次美伊谈判边缘化的是中国。中国也是2015协议签署国,不久前也曾邀请俄罗斯与伊朗在北京会谈,希望在相关谈判中扮演角色,并呼吁西方放弃制裁。正处在与美国贸易大战风口的北京在何种程度上可以帮助美伊达成双方都至少相对满意的协议值得怀疑。
一周之内,美伊首轮谈判后的肯定似乎正转向更多的怀疑。伊朗外长两天前认为美方立场表述时常前后矛盾,并同时强调,伊朗的铀浓缩活动无可谈判。特朗普17日表示,美国并不急于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而伊朗外长则自莫斯科,“严重质疑”美方的谈判诚意。
2 Listeners
5 Listeners
13 Listeners
16 Listeners
5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3 Listeners
1 Listeners
0 Listeners
6 Listeners
238 Listeners
2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85 Listeners
1,104 Listeners
458 Listeners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