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牵动人心的法国立法选举第二轮投票落下帷幕。结果颇为出乎意料:原本对取得胜利信心满满的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未能获得多数席位,落在左翼新人民阵线以及中右翼联盟“在一起”的后面。7月8日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纷纷聚焦此一新闻话题。
立法大选落幕,结果出乎意料
《费加罗报》标出:“国民联盟失败,左派强势面对马克龙”的报道标题。该报指出:解散国民议会一个月之后,经过了艰难的民主时期,仓促搭建的“共和屏障”,挡住了国民联盟的道路。该报发表社评指出:总统马克龙可以为第三次战胜勒庞而感到高兴。但这一晚的胜利不能让我们忽略正在形成的混乱。马克龙想要得到“澄清”的初衷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令法国陷入极大的混乱。从其后果来看,马克龙的决定是疯狂举措,他将在历史面前为此承担责任。
《解放报》利用头版整版篇幅刊出大批民众集聚共和国广场欢庆的画面,配上的醒目标题则是“终于舒了一口气”。该报写道:左翼在立法选举中获得领先地位,制造了巨大的惊喜。共和党联盟紧随其后,将国民阵线抛在第三位。
《十字架报》在社评中发出呼吁指出:共和党内部领导人应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加紧思考并同意妥协,加速政治重组,否则法国将面临失控的风险。
《回声报》在头条新闻位置刊出国民联盟重量级人物巴德拉眼皮低垂,神情沮丧的画面,该报指出:尽管赢得议员席位,国民联盟却惨遭失败。
《人道报》则以“重生希望”的标题以及色彩鲜艳的画面,庆贺左翼新人民阵线取得的胜利。
莫迪到访莫斯科加强与普京的关系
此外,《回声报》报道了印中关系愈加复杂之际,印度总理莫迪到访莫斯科的消息。这是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印度总理首次访问俄罗斯。此次访问的背景则是俄中关系日益密切,印中关系愈加复杂。
克里姆林宫方面披露的信息显示:印度总理将与俄罗斯总统围绕两国间的“发展前景”以及“与国际和地区议程相关的所有话题”展开讨论。
报道指出:新德里与莫斯科有着非常好的关系,延续了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传统,两国间的合作依旧非常牢固,特别是在国防领域。俄罗斯是印度的主要武器供应国,印度依赖于其盟友俄罗斯的武器供应。
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两国进一步加深了相互间的依存关系。印度从未明确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却利用西方针对俄罗斯石油的制裁,以低价回收了数百万桶此前出口到欧洲的石油,从而迅速成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进口国之一。
报道认为:印度总理在6月初的选举中获得连任后到访莫斯科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两国之间的牢固关系。因为近两年来,莫斯科已大大靠近北京,新德里则对北京另眼相看,主要原因是印中两国边境冲突不断。
2022年2月,在入侵乌克兰之前,俄罗斯寻求盟友,与中国结下了“无上限”的友谊。这段友谊经受了战争的考验,甚至从此更加发扬光大。这绝不仅仅是空话。战争深刻改变了俄中两国间的贸易关系。2023年,两国间的贸易额达到2400亿美元,此前的2021年,同一数字仅为1470亿美元。俄罗斯主要向中国出口原材料和能源,并已成为北京的主要天然气供应国。
中国则主要向俄罗斯出口工业制成品和设备,尤其填补了西方汽车制造商撤离造成的空白。中国企业帮助俄罗斯规避西方在战略部门的制裁也至关重要。北京还提供军民两用部件来支持战争中的俄罗斯。
印度外交打算通过该国总理的莫斯科之行发出强烈信息表明:俄中之间的亲密友谊不会损坏印俄关系。印俄之间仍存在诸多领域的合作如:国防领域、核电领域以及关涉建立金奈-符拉迪沃斯托克海上走廊的贸易领域。
3
44 ratings
牵动人心的法国立法选举第二轮投票落下帷幕。结果颇为出乎意料:原本对取得胜利信心满满的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未能获得多数席位,落在左翼新人民阵线以及中右翼联盟“在一起”的后面。7月8日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纷纷聚焦此一新闻话题。
立法大选落幕,结果出乎意料
《费加罗报》标出:“国民联盟失败,左派强势面对马克龙”的报道标题。该报指出:解散国民议会一个月之后,经过了艰难的民主时期,仓促搭建的“共和屏障”,挡住了国民联盟的道路。该报发表社评指出:总统马克龙可以为第三次战胜勒庞而感到高兴。但这一晚的胜利不能让我们忽略正在形成的混乱。马克龙想要得到“澄清”的初衷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令法国陷入极大的混乱。从其后果来看,马克龙的决定是疯狂举措,他将在历史面前为此承担责任。
《解放报》利用头版整版篇幅刊出大批民众集聚共和国广场欢庆的画面,配上的醒目标题则是“终于舒了一口气”。该报写道:左翼在立法选举中获得领先地位,制造了巨大的惊喜。共和党联盟紧随其后,将国民阵线抛在第三位。
《十字架报》在社评中发出呼吁指出:共和党内部领导人应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加紧思考并同意妥协,加速政治重组,否则法国将面临失控的风险。
《回声报》在头条新闻位置刊出国民联盟重量级人物巴德拉眼皮低垂,神情沮丧的画面,该报指出:尽管赢得议员席位,国民联盟却惨遭失败。
《人道报》则以“重生希望”的标题以及色彩鲜艳的画面,庆贺左翼新人民阵线取得的胜利。
莫迪到访莫斯科加强与普京的关系
此外,《回声报》报道了印中关系愈加复杂之际,印度总理莫迪到访莫斯科的消息。这是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印度总理首次访问俄罗斯。此次访问的背景则是俄中关系日益密切,印中关系愈加复杂。
克里姆林宫方面披露的信息显示:印度总理将与俄罗斯总统围绕两国间的“发展前景”以及“与国际和地区议程相关的所有话题”展开讨论。
报道指出:新德里与莫斯科有着非常好的关系,延续了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传统,两国间的合作依旧非常牢固,特别是在国防领域。俄罗斯是印度的主要武器供应国,印度依赖于其盟友俄罗斯的武器供应。
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两国进一步加深了相互间的依存关系。印度从未明确谴责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却利用西方针对俄罗斯石油的制裁,以低价回收了数百万桶此前出口到欧洲的石油,从而迅速成为俄罗斯石油的最大进口国之一。
报道认为:印度总理在6月初的选举中获得连任后到访莫斯科传递了一个强烈的信号,表明两国之间的牢固关系。因为近两年来,莫斯科已大大靠近北京,新德里则对北京另眼相看,主要原因是印中两国边境冲突不断。
2022年2月,在入侵乌克兰之前,俄罗斯寻求盟友,与中国结下了“无上限”的友谊。这段友谊经受了战争的考验,甚至从此更加发扬光大。这绝不仅仅是空话。战争深刻改变了俄中两国间的贸易关系。2023年,两国间的贸易额达到2400亿美元,此前的2021年,同一数字仅为1470亿美元。俄罗斯主要向中国出口原材料和能源,并已成为北京的主要天然气供应国。
中国则主要向俄罗斯出口工业制成品和设备,尤其填补了西方汽车制造商撤离造成的空白。中国企业帮助俄罗斯规避西方在战略部门的制裁也至关重要。北京还提供军民两用部件来支持战争中的俄罗斯。
印度外交打算通过该国总理的莫斯科之行发出强烈信息表明:俄中之间的亲密友谊不会损坏印俄关系。印俄之间仍存在诸多领域的合作如:国防领域、核电领域以及关涉建立金奈-符拉迪沃斯托克海上走廊的贸易领域。
2 Listeners
3 Listeners
5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101 Listeners
46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