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收听「盲人摸象」系列第32期,也是倒数第68期。
本期节目和我聊天的,是我的大学同学,小鱼(公众号:小鱼是锦鲤呀 | 微信号:xiaoyulluvia)。
小鱼比我小两届,我们俩是在学校里勤工俭学的时候认识的。大学毕业,小鱼出国留学,去了德国,是一个当时挺另类的留学选择。
此去一别就是四五年时间。后来,我在朋友圈看到小鱼回国了,进了互联网大厂做HR,一条很经典的路径,对吧?再后来,小鱼辞职了,成了一名全职的保险经纪人。
我当时就有点慌了——
大厂裸辞卖保险,这也太像裸辞赛道的小红书博主了,这种故事我已经有点听腻了。
重逢的契机是我身边有朋友确诊了恶性肿瘤。尽管手术很顺利,但还是瞬间让我充满了紧迫感,必须要抓紧时间买保险了。于是,小鱼成为了我的保险经纪人。
好在,小鱼还是我认识的那个小鱼。
关于小鱼的故事,我们可以用两种完全不同的叙事去概括——
一个版本是,留学回国进大厂,大厂裸辞卖保险,每一步看起来都是如此的顺理成章、理所当然。而另一个版本是,本科延毕一年,硕士读了四年,从入职互联网的第一天开始,30岁即将到来的年龄焦虑就如影随形、挥之不去,放弃光鲜的大厂工作去卖保险,即使是父母也不理解。
哪一个版本才是“真实的”?其实,每一个版本都是“真实的”。
【时间轴】
- 05:19 德国留学不要学费,是真的么?
- 08:09 延毕一年,其实还好,天也没塌
- 09:43 花四年拿一个硕士学位,值得吗?
- 13:00 在欧洲,几乎感受不到年龄焦虑
- 18:53 德国这么好,为什么还是回国了?
- 23:33 进大厂,其实是一个很仓促的决定
- 25:57 负责10万+员工的保险福利,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27:28 保险,是误打误撞,也是草蛇灰线
- 33:52 因为这份工作,我知道几乎每一个死亡身故的员工故事
- 36:24 从大厂离职,因为我不想自己的工作只是“降本增效”
- 37:44 父母当然不支持卖保险,直到那一通凌晨的120急救电话
- 42:19 选择一份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然后告诉全世界
- 49:06 你的名字一定会出现在我的遗嘱里
- 56:03 万物皆有风险,风险皆可估价,保险只是一种对抗不确定性的金融工具
- 1:01:02 如何用三个词语概括过去十年的经历?
- 1:06:24 哪个不经意的决定,改变了你后来的轨迹?
- 1:08:01 对自己30岁的期待是什么?实现了吗?
- 1:12:00 说一句给十年前的自己吧
- 1:13:52 片尾彩蛋!
【节目中提到的保险产品】
在这个时代,渲染焦虑情绪是很容易的:大厂996、35岁危机、不敢体检、“人均肺部结节”等等。但,焦虑就像一把摇椅,让你有事可做,却也让你深陷其中,无法前进一步。在我看来,为风险评估一个价格,然后利用金融产品去对冲风险,是人类社会自大航海时代以来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所以,千万不要因为我们自己的鸵鸟心态,而错过利用保险对抗焦虑的机会,真的等到35岁,或者是等到体检出现异常以后,再想买重疾险,会麻烦得多。
真诚地向所有人推荐「守卫者7号」这款重疾险产品,也是节目中提到的我自己购买的这一款重疾险。覆盖120种重疾,支持不分组多次赔付,叠加关爱金60岁之前重疾首次出险可以获得基本保额180%赔付。另外覆盖40种轻症、35种中症,也能按照一定比例赔付。
点击🔗链接预约保险顾问了解更多
除了重疾险,基础保险配置还包括了百万医疗险、意外险、定期寿险。不同类型产品对应的风险不同,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所以,我们需要一个保险产品的组合
- 百万医疗险:补充医保覆盖范围以外的住院治疗费用,不怕“看不起病”。
- 意外险:保障各种意外磕碰、骨折,意外门诊或住院也“少一点糟心”。
- 定期寿险:对冲身故风险,以小额保费撬动大额赔付,为家人留下足够的经济支持。
在我自己配置保险产品的过程中,破除了一个很大的偏见,就是我原来以为“保险产品都很贵”,“保额越高一定保费越贵”。实际上,医疗险、意外险也好,定期寿险也好,大部分产品每年的保费都在几百元、一千多元的水平,可能比看一次病的花销还要少。 更重要的是,这笔钱,买到的不仅是保险产品,而且是一种对冲风险与焦虑情绪的笃定感。
如果你对上述提及的任何险种感兴趣,或者想了解怎么配置保险,可以点击🔗预约链接咨询,免费预约专业的保险顾问,根据你的需求量身定制保险方案及详细沟通。
另外,我们也邀请了专业的答疑老师,在「轻刀快马」听友专属的【保险分享交流群】里为大家答疑解惑,如果你想先了解一下,比如同龄人有哪些保险配置需求,比如在配置保险产品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哪些维度,欢迎添加保险小助理(可直接加微信:baoxianxzl,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报暗号「轻刀快马」即可加入听友专属的保险分享交流群,期待你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