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擺脫自我的束縛。“
您聽過或使用過Chat GPT嗎?
它是一種聊天機器人,通過人工智能模型與用戶對話,
自動理解用戶的訊息,提供更精確、更有價值的信息服務。
測試結果對所提出的幾個問題,得到的回答都頗為詳細,
它甚至可以快速的完成一篇滿像樣的文章。
根據媒體報導,這個軟體的開發人員承認,目前還是有缺陷,
因為有時它會寫出看似合理、但內容不正確或荒謬的文章。
一位國中三年級的學生,在作文的主題句寫道,
「我怨東怨西,卻沒有意識到束縛我的正是自己」,
乍看之下會為這位青少年的領悟大為折服,
但往下繼續讀內文就會發現這是一篇拼湊的說教文章,
裏面完全沒有個人的「意識」及「經驗」,
同樣地,下一句也是如此
「內心再強大一點就不會聽風是雨,
知道的事再多一點就不會人云亦云」。
聖依納爵期待一位完成培育的會士,會成熟的安排自己的時間,
在適當的時間完成教會所託付的祈禱,
不受制於世俗的牽絆也不自我設限,展現出內心的自由。
他在創立修會時,就以「答覆派遣」為目標,
其他事物就以彈性回應,
因此修會沒有會服、公共唱日課及祈禱默想的時間,
對當時的修會生活而言是很大的創新,
當然也讓許多人質疑,
這種生活方式能夠維持修道生活的精神嗎?
團體生活不只是實體的同在,更是彼此的「心神合一」,
聖方濟各·沙勿略活出了這種精神,
他在十二年的海外福傳生活,
只能藉由通信得知弟兄們的消息,旅行中行裝簡單,
但是他把收到信件的簽名剪下,放在胸前的袋子裡,
以這種方式和他們同在。
主講/甘國棟 神父
收聽完整錄音 掃描QRcode 或 https://solink.soundon.fm/ToSIL
圖/聖依納爵的領洗池
註:廣告爲您收聽的平臺提供,歡迎分享福音 +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