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以色列国防部长周三(8月20日)声明称,国防部长卡茨当日下令征召6万名预备役人员,此前他已批准了以军进攻加沙城的作战计划。报道指,以色列大规模征召预备役的决定正值哈马斯宣布接受加沙冲突调解方一项有关60天停火新提议之际,特拉维夫目前还没有对该提议做正式回应。
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安全内阁在八月初通过军事接管加沙城的计划,目标是攻占被视为哈马斯最后堡垒的加沙城及内部难民营,以全面控制整个加沙地带的安全局势,解救被哈马斯扣押的全部人质。以色列军方表示目前仍有49名人质被扣押在加沙,其中27人据信已经死亡。以色列国防部向法新社说,防长卡茨“已批准以军在加沙城的作战计划”,为完成该使命,部长下令召回约6万预备役军人。
以哈加沙战争22个多月以来,以色列军队已控制了加沙地带约75%的土地。以军在过去一周多以来加强了对加沙城的空袭与地面行动。在占领了加沙城外围泽通社区后,正把进攻重点转向邻近的萨布拉社区,当地居民称那里遭到猛烈的炮击和空袭,地面装甲部队也已经进入该区。
加沙民防部门周三称,当天已有至少21名巴勒斯坦人在以军的空袭与炮火中丧生。根据加沙卫生部门的统计,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血腥突袭以来,以色列的报复行动已造成超过62000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为平民。
对加沙城攻势准备“长期行动”
以色列军方电台援引内部人士称,以军为这次加沙城的攻势准备了一场“长期行动”,“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一直延续到2026年”。军事分析人士指出,攻占加沙城将付出高昂代价。日报Ma'ariv估计,以军可能在对加沙城的地面战中已损失了约100名士兵,而自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已有462名军人在加沙地带阵亡。
路透社报道援引以军官员指,征召通知几天内就将发出,预备役人员将于 9 月报到服役。他们将被派往空军、情报部门、支援部门或替代驻扎在加沙以外地区的士兵,但以军对加沙城的行动将主要是现役军人执行。
以色列仍未回应调解方有关六个月新停火提议
在以色列军方宣布征召预备役军人之际,哈马斯刚在两天前宣布接受由埃及、卡塔尔和美国调解方提出的一项新停火提议,报道指,该提议内容包括在60天停火框架下,分两个阶段实施释放巴勒斯坦囚犯交换哈马斯释放人质。但以色列方面迄今未对该提议作正式回应,据一位政府消息人士称,内塔尼亚胡政府正研究哈马斯对新提议的回应,称以色列“并未改变一贯的立场,即坚持要求“所有人质获释”,这是“内阁设定的结束战争原则”。这一表述虽然强硬打但并未对新提议直接拒绝。
据以色列媒体周三报道,内塔尼亚胡尚未安排安全内阁会议就如何回应新的停火提议做出回应。以色列公共电台Kan报道指,该提案是基于美国特使维特科夫7月提出的方案:即哈马斯释放10名人质和18具人质遗体,换取60天停火,并展开终止战争的谈判。自以哈开战以来,双方此前实现了两次停火,并在停火期间进行了人质及巴勒斯坦囚犯交换释放行动。
法新社报道,以色列实行全民兵役制,但极端正统派犹太人被豁免,他们也坚持拒绝对此有所改变,而以色列国内要求其同样服兵役的呼声日益增强。按照规定,预备役人员的服役时间为70至100天,此外成年男性还需服三年义务兵役,女性为两年义务兵役。
与法国、澳大利亚关系交恶
在对加沙军事行动升级的同时,内塔尼亚胡对外也持续其强硬路线,在法国、英国、加拿大最近宣布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后,以色列与之关系恶化。周二内塔尼亚胡正式致函法国总统府,指责总统马克龙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在“助长反犹主义之火”,要求法国在9月23日犹太新年之前“改变立场”。巴黎对此迅速回应,称以方指控“错误、卑劣,对此绝不会不做回应”。爱丽舍宫强调,法国“始终保护并将继续保护本国犹太公民”,批评内塔尼亚胡“混淆视听,将对以色列政策的批评与反犹主义混为一谈”。在针对法国的同时,内塔尼亚胡也致函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同样指责他“助长反犹主义”,并称阿尔巴内斯本人为“背叛以色列的软弱政客”。两国在言辞交锋的同时,也相互祭出取消官员及外交人员签证的措施。
针对以色列宣布征召6万预备役人员等一系列对加沙进攻的军事准备,法国总统马克龙周三再次强调,这“只会给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带来灾难”。 “将使地区陷入永久战争”。欧洲国家中与以色列关系相对紧密的德国周三也批评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升级”,德国政府发言人斯蒂芬·迈尔在记者会表示,以军的行动使得人们越来越难以理解以色列如何能够实现其所提出的“人质全部获释”及“停火”目标。
3
22 ratings
以色列国防部长周三(8月20日)声明称,国防部长卡茨当日下令征召6万名预备役人员,此前他已批准了以军进攻加沙城的作战计划。报道指,以色列大规模征召预备役的决定正值哈马斯宣布接受加沙冲突调解方一项有关60天停火新提议之际,特拉维夫目前还没有对该提议做正式回应。
无视国际社会的普遍谴责,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安全内阁在八月初通过军事接管加沙城的计划,目标是攻占被视为哈马斯最后堡垒的加沙城及内部难民营,以全面控制整个加沙地带的安全局势,解救被哈马斯扣押的全部人质。以色列军方表示目前仍有49名人质被扣押在加沙,其中27人据信已经死亡。以色列国防部向法新社说,防长卡茨“已批准以军在加沙城的作战计划”,为完成该使命,部长下令召回约6万预备役军人。
以哈加沙战争22个多月以来,以色列军队已控制了加沙地带约75%的土地。以军在过去一周多以来加强了对加沙城的空袭与地面行动。在占领了加沙城外围泽通社区后,正把进攻重点转向邻近的萨布拉社区,当地居民称那里遭到猛烈的炮击和空袭,地面装甲部队也已经进入该区。
加沙民防部门周三称,当天已有至少21名巴勒斯坦人在以军的空袭与炮火中丧生。根据加沙卫生部门的统计,自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发动血腥突袭以来,以色列的报复行动已造成超过62000巴勒斯坦人死亡,其中绝大多数为平民。
对加沙城攻势准备“长期行动”
以色列军方电台援引内部人士称,以军为这次加沙城的攻势准备了一场“长期行动”,“可能会持续数月,甚至一直延续到2026年”。军事分析人士指出,攻占加沙城将付出高昂代价。日报Ma'ariv估计,以军可能在对加沙城的地面战中已损失了约100名士兵,而自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已有462名军人在加沙地带阵亡。
路透社报道援引以军官员指,征召通知几天内就将发出,预备役人员将于 9 月报到服役。他们将被派往空军、情报部门、支援部门或替代驻扎在加沙以外地区的士兵,但以军对加沙城的行动将主要是现役军人执行。
以色列仍未回应调解方有关六个月新停火提议
在以色列军方宣布征召预备役军人之际,哈马斯刚在两天前宣布接受由埃及、卡塔尔和美国调解方提出的一项新停火提议,报道指,该提议内容包括在60天停火框架下,分两个阶段实施释放巴勒斯坦囚犯交换哈马斯释放人质。但以色列方面迄今未对该提议作正式回应,据一位政府消息人士称,内塔尼亚胡政府正研究哈马斯对新提议的回应,称以色列“并未改变一贯的立场,即坚持要求“所有人质获释”,这是“内阁设定的结束战争原则”。这一表述虽然强硬打但并未对新提议直接拒绝。
据以色列媒体周三报道,内塔尼亚胡尚未安排安全内阁会议就如何回应新的停火提议做出回应。以色列公共电台Kan报道指,该提案是基于美国特使维特科夫7月提出的方案:即哈马斯释放10名人质和18具人质遗体,换取60天停火,并展开终止战争的谈判。自以哈开战以来,双方此前实现了两次停火,并在停火期间进行了人质及巴勒斯坦囚犯交换释放行动。
法新社报道,以色列实行全民兵役制,但极端正统派犹太人被豁免,他们也坚持拒绝对此有所改变,而以色列国内要求其同样服兵役的呼声日益增强。按照规定,预备役人员的服役时间为70至100天,此外成年男性还需服三年义务兵役,女性为两年义务兵役。
与法国、澳大利亚关系交恶
在对加沙军事行动升级的同时,内塔尼亚胡对外也持续其强硬路线,在法国、英国、加拿大最近宣布将在9月联合国大会宣布承认巴勒斯坦国后,以色列与之关系恶化。周二内塔尼亚胡正式致函法国总统府,指责总统马克龙推动承认巴勒斯坦国是在“助长反犹主义之火”,要求法国在9月23日犹太新年之前“改变立场”。巴黎对此迅速回应,称以方指控“错误、卑劣,对此绝不会不做回应”。爱丽舍宫强调,法国“始终保护并将继续保护本国犹太公民”,批评内塔尼亚胡“混淆视听,将对以色列政策的批评与反犹主义混为一谈”。在针对法国的同时,内塔尼亚胡也致函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同样指责他“助长反犹主义”,并称阿尔巴内斯本人为“背叛以色列的软弱政客”。两国在言辞交锋的同时,也相互祭出取消官员及外交人员签证的措施。
针对以色列宣布征召6万预备役人员等一系列对加沙进攻的军事准备,法国总统马克龙周三再次强调,这“只会给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人民带来灾难”。 “将使地区陷入永久战争”。欧洲国家中与以色列关系相对紧密的德国周三也批评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升级”,德国政府发言人斯蒂芬·迈尔在记者会表示,以军的行动使得人们越来越难以理解以色列如何能够实现其所提出的“人质全部获释”及“停火”目标。
452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133 Listeners
5 Listeners
0 Listeners
5 Listeners
7 Listeners
22 Listeners
10 Listeners
87 Listeners
265 Listeners
0 Listeners
47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4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