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解说

领空持续遭入侵 欧盟计划建反无人机“防御墙”


Listen Later

欧洲领空受到无人机入侵事件层出不穷。丹麦又一机场在两晚内第二次收到无人机警报后,于9月25日(周四)至9月26日(周五)夜间被迫关闭几小时。哥本哈根方面表示,自本周初以来,该机场一直是来源不明的“混合攻击”的目标。面对本月以来欧洲多个国家领空受到无人机入侵的局面,欧盟国家不能坐以待毙,将于周五首次讨论在欧盟内建立反无人机防御“墙”的提案。有分析质疑所谓防御“墙”的威慑作用,目前需要的更是欧盟或北约层面的战略。

周一以来,丹麦上空无人机事件激增,目前处于高度戒备状态。此前,9月中旬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和罗马尼亚,9月19日俄罗斯战斗机入侵爱沙尼亚领空。据航班追踪网站显示,周四晚上丹麦机场关闭导致一架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从阿姆斯特丹起飞的航班返航,并导致一架北欧航空公司从哥本哈根起飞的航班被取消。

调查人员虽然迄今未能确定责任谁属,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称“对欧洲安全构成威胁的主要国家是俄罗斯。”但莫斯科“坚决否认”任何有关参与丹麦事件的说法,哥本哈根大使馆称这是“有预谋的挑衅”。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则称这是“毫无根据的指控”。

目前丹麦当局尚未正式确认无人机的存在,尚未确定这些飞机的来源。丹麦国防部长特罗尔斯·伦德·波尔森表示,这些飞越行为是“职业行为者”所为,构成“系统性威胁”。丹麦首相弗雷德里克森昨天在社群影片中表示,丹麦是“混合攻击”受害者,这是一种非常规的战争形式。

丹麦警方表示,这两天在阿尔堡、埃斯比约(Esbjerg)、 松得堡(Sonderborg)和斯克吕斯特鲁普(Skrydstrup)空军基地的机场都发现无人机,它们随后自行离去。本周稍早,哥本哈根机场也因目击无人机而关闭。丹麦情报局(PET)局长芬恩·博尔赫(Finn Borch)周四晚间表示,一些无人机被直升机追踪到,但未能拦截。据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迈克尔·希尔德加德称,在之前的事件中,军方出于平民安全等考虑,决定不击落无人机。

为何丹麦成为无人机骚扰的新目标?法新社分析认为,丹麦是乌克兰的主要支持者之一。政府宣布正在研发“用于探测和摧毁无人机”的新手段。丹麦是北约成员国,计划下周在哥本哈根主办欧盟各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峰会。首相会见了北约秘书长马克·吕特,讨论加强国家安全事宜。这些事件发生一周前,丹麦宣布首次采购远程精确武器,用于打击远距离目标,并认为俄罗斯将在“未来数年”构成威胁。

对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的回应凸显了北约武器库在应对这一威胁方面的不足,无人机飞越丹麦机场也给欧洲带来巨大压力之际,欧盟国家将于周五首次讨论在欧盟内建立反无人机防御“墙”的提案,该提案是在俄罗斯多次入侵欧盟国家领空后仓促拟定。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9月中旬的一次讲话中首次提出了建立欧洲“无人机墙”的想法。她在大约20架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领空几个小时后说道:“这不是一个抽象的野心。这是可靠防御的基础,” 冯德莱恩呼吁“共同开发、部署和维护能够实时响应的欧洲能力”。欧盟国防事务委员安德烈乌斯·库比柳斯将于周五与大约10个成员国举行视频会议,试图进一步探讨这些提案。这些国家大多是俄罗斯的邻国,但丹麦因多次遭到不明来源无人机的袭击而被列入名单。已开发出一系列低成本探测和击落俄罗斯无人机的技术的乌克兰也将出席此次峰会.

这堵“墙”将采取何种形式?就此问题接受咨询的欧洲官员承认,围绕这一倡议的细节目前仍非常不明确。第一步可能包括在欧盟与俄罗斯漫长的边界沿线部署更多传感器。开发一套能够击落无人机的综合系统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据费加罗报报道,在这些难以捉摸的术语背后,一个真正的项目已经进行了数月,旨在保卫和监控从挪威北部到波兰南部的3000多公里边境。这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于2024年5月首次由立陶宛内政部长阿涅·比洛泰特(Agne Bilotaite)公布,当时她提到了“一堵无人机墙”,其“目标是利用无人机和其他技术来保护我们的边境”。目前,由德国牵头的六个国家参与了这项倡议:波罗的海三国、挪威、芬兰和波兰,这些国家都与俄罗斯或其盟友白俄罗斯接壤。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安全研究中心武器专家莱奥·佩里亚-佩尼分析称,该计划是陆地防御工事建设计划的一部分,最初应包括在边境“快速且持续地部署观察无人机”。“每隔三四公里,无人机就会在边境巡逻,以监视可能的部队重组、渗透和潜在的混合行动”,无人机由人工智能驱动,可能会得到密集的传感器网络、卫星监视和移动对抗平台的协助,旨在探测和破坏潜在威胁。但拦截无人机的部署并不在计划之中。”因为这需要使用非常昂贵的导弹来对抗低成本的无人机。“另一个主要弱点是:相关国家之间缺乏有效的协调。每个国家都在利用各自的资源开发自己的项目。虽然 “技术已经准备就绪。“目前仍然需要的是欧盟或北约层面的战略。

这堵“无人机墙”在纸面上雄心勃勃,但真的有效吗?法国防卫专家指出:“这主要是一种信号, 一方面,为了表明如果俄罗斯决定采取行动,我们有能力自卫;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向民众保证我们的能力。”

“害怕战争”的欧洲的特征

这项计划的设计初衷确实是为了建立一个防御系统,同时也是为了在俄罗斯日益具体的挑衅面前,作为一种战略威慑手段。但实际上,法国国际风险顾问斯特凡  奥德郎(Stéphane Audrand)指出: “它毫无威慑价值” ,因为“我们没有考虑报复行动;我们只是加强防御,而不考虑对方的反应。 “威慑始于敌人意识到他们的行动将付出比其带来的更大代价的那一刻。“如果不让俄罗斯付出军事代价作为回应,它还会再次这样做。”这位专家认为,这种立场是“害怕战争”的欧洲的特征。俄罗斯无人机入侵波兰的例子就足以说明这一点。双方从未做出过集体反应,甚至从未承认这是一次敌对且蓄意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俄罗斯的这次试验是成功的,升级的利益归他们所有,”军事战略专家约瑟夫·亨罗廷在事件发生当天表示。“因此,没有什么能够阻止其继续进行,从而阻止了回应。”

无论如何,这堵反“无人机墙”是欧洲加强防御俄罗斯威胁能力的更广泛努力的一部分,这些举措将在下周于哥本哈根举行的国家元首峰会上进行讨论。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要闻解说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 3
  • 3
  • 3
  • 3
  • 3

3

2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要闻解说

View all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by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轉角國際新聞 Daily Podcast

191 Listeners

公視每日新聞 Daily News by Taiwan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公視每日新聞 Daily News

22 Listeners

生态 健康与科技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生态 健康与科技

3 Listeners

文化艺术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文化艺术

0 Listeners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第一次播音 北京时间 06:00-07:00

20 Listeners

法国思想长廊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思想长廊

5 Listeners

法国风土人情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风土人情

0 Listeners

法国世界报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世界报

5 Listeners

微言微语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微言微语

6 Listeners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by 端传媒音頻 | Initium Audio

端聞 | 端傳媒新聞播客

92 Listeners

再次收听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再次收听

10 Listeners

不明白播客 by 袁莉和她的朋友们

不明白播客

1,114 Listeners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by 王志安

王志安的播客Wang’s Podcast

462 Listeners

法国报纸摘要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报纸摘要

4 Listeners

要闻分析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要闻分析

3 Listeners

美国专栏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美国专栏

1 Listeners

北美来鸿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北美来鸿

0 Listeners

柏林飞鸿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柏林飞鸿

2 Listeners

国际纵横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国际纵横

0 Listeners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欧洲思想文化长廊

4 Listeners

曼谷专栏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曼谷专栏

0 Listeners

法语课程: Les voisins du 12 bis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语课程: Les voisins du 12 bis

0 Listeners

特别节目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特别节目

0 Listeners

中华世界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中华世界

0 Listeners

公民论坛 by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公民论坛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