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期的报纸摘要主要聚焦《世界报》和《费加罗报》。《世界报》周末发表社评,呼吁阻止内塔尼亚胡在加沙的的悲剧性冒进行动。《费加罗报》则发表文章,对普京和特朗普关系进行深度解析,称其为少见的外交奇观。
《世界报》周末发表社评,文章题为 《阻止内塔尼亚胡在加沙的的悲剧性冒进行动》。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于8月7日宣布,决定动用以色列军队全面占领加沙地带,这一决定将会引发极其悲剧的后果。这意味着加沙百万居民将继续被迫撤离,而被哈马斯扣押的人质也会面临更加危险的境地。更广泛而言,这不仅会使以色列陷入更深的外交孤立,还会彻底摧毁几乎已沦为废墟的加沙,就连最后一点停战的希望也会化为泡影。
文章指出,内塔尼亚胡此举并非为了通过谈判施压哈马斯,因为他几个月来一直拒绝这条道路,害怕自己的政府联盟瓦解。此外,这种强行推进的军事行动,无视军方高层的反对和警告,标志着以色列军事与政治的对立与撕裂。在以色列这样一个军队构成国家根基、重大决策通常军政合议的国家,这种单方面决策令人震惊。
文章强调,占领加沙既不合法,也不合情理,更不可行。内塔尼亚胡声称“赶走哈马斯”以确保以色列安全,但哈马斯正是通过以往以色列的占领才得以加强对加沙的控制,再次占领难以实现其消除的目标。此外,内塔尼亚胡提出的“占领加沙但不管理、不治理,将交由阿拉伯力量接管”的说法,纯属虚妄。以色列将不得不承担占领者的责任,但目前在以色列所控制的区域人道灾难已极为严重。所谓的“阿拉伯力量”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哪个阿拉伯国家愿意陷入如此泥潭,成为以色列的帮手?
从战略层面看,这一占领决定更是问题重重。军方对占领的后果,包括人质安全、军事损失、作战士兵的疲惫等问题,都曾严正警告过内塔尼亚胡,但他选择忽视。与此同时,多个调查显示,以色列民众更倾向于优先解救人质,反对战争升级。
国际社会对此表示关切,法国已“强烈谴责”以色列政府的加沙计划,德国也宣布暂停对以色列可能用于加沙的武器出口。但文章指出,唯有各个西方国家联合在一起,对其进行政治制裁,才能真正阻止内塔尼亚胡将以色列推向深渊。
除了加沙战争,本周末,美俄总统即将举行会晤的消息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欧洲各国反应强烈。法国等六国领导人,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联合发布一份声明,呼吁继续对俄罗斯施加压力,并重申对乌克兰的支持。
《费加罗报》今日发表文章,对普京和特朗普关系进行深度解析,文章名为《特朗普与普京:当代外交中最奇特的关系之一》。
文章称,尽管俄罗斯在2022年发动了对乌克兰的大规模入侵,这场战争并未动摇特朗普对普京的高度评价和持续信任。相反,特朗普始终坚称,如果他仍在位,战争根本不会发生,因为普京“尊重他”。这种个人化的外交逻辑贯穿其对外政策核心,也成为他重新竞选总统的重要话术。
回顾两人自2016年起的交往史,特朗普多次在国际场合为普京辩护,甚至在与普京的会谈中刻意回避美国官方记录,一度引发国内舆论对其“亲俄”立场的强烈质疑。即使在卸任之后,两人依旧通过多次私下通话保持联系,这种关系的持续性本身就超出了常规外交范畴。
重返白宫后,特朗普迅速将和平解决乌克兰战争作为首要议题,并公开致电普京,希望促成首脑峰会。他反复强调“达成协议”的必要性,甚至改变美国在联合国的立场,罕见地在多项表决中站在俄罗斯一边。同时,他对乌克兰则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和不信任,尤其在与总统泽连斯基的会面中,两人因是否应信任普京发生激烈争执。
尽管特朗普将普京描绘为“寻求和平的伙伴”,然而普京非但没有回应他的外交姿态,反而在战场上持续扩大攻势。这逐渐动摇了特朗普对其“私交”所寄予的希望。当俄军对乌克兰城市进行新一轮空袭后,特朗普首次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不满,怀疑普京“并不真的想结束战争”,而可能只是“在耍他”。
尽管如此,特朗普并未放弃他对个人外交的执着。即便在对普京表达“失望”的同时,他仍坚持通过与普京的会晤来推进和平解决方案。最终,他宣布将在8月15日于阿拉斯加与普京举行高峰会谈,希望借此打破当前僵局。
这段特殊的外交关系,既体现了特朗普一贯的“交易式”思维和对强人政治的迷恋,也暴露出其对传统多边主义与盟友合作的轻视。在普京不断扩大军事行动的现实下,特朗普仍执意通过私人感情来重塑国际局势,这种做法既充满风险,也反映出他对外交事务中理性与制度约束的有意回避。
3.8
1313 ratings
本期的报纸摘要主要聚焦《世界报》和《费加罗报》。《世界报》周末发表社评,呼吁阻止内塔尼亚胡在加沙的的悲剧性冒进行动。《费加罗报》则发表文章,对普京和特朗普关系进行深度解析,称其为少见的外交奇观。
《世界报》周末发表社评,文章题为 《阻止内塔尼亚胡在加沙的的悲剧性冒进行动》。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于8月7日宣布,决定动用以色列军队全面占领加沙地带,这一决定将会引发极其悲剧的后果。这意味着加沙百万居民将继续被迫撤离,而被哈马斯扣押的人质也会面临更加危险的境地。更广泛而言,这不仅会使以色列陷入更深的外交孤立,还会彻底摧毁几乎已沦为废墟的加沙,就连最后一点停战的希望也会化为泡影。
文章指出,内塔尼亚胡此举并非为了通过谈判施压哈马斯,因为他几个月来一直拒绝这条道路,害怕自己的政府联盟瓦解。此外,这种强行推进的军事行动,无视军方高层的反对和警告,标志着以色列军事与政治的对立与撕裂。在以色列这样一个军队构成国家根基、重大决策通常军政合议的国家,这种单方面决策令人震惊。
文章强调,占领加沙既不合法,也不合情理,更不可行。内塔尼亚胡声称“赶走哈马斯”以确保以色列安全,但哈马斯正是通过以往以色列的占领才得以加强对加沙的控制,再次占领难以实现其消除的目标。此外,内塔尼亚胡提出的“占领加沙但不管理、不治理,将交由阿拉伯力量接管”的说法,纯属虚妄。以色列将不得不承担占领者的责任,但目前在以色列所控制的区域人道灾难已极为严重。所谓的“阿拉伯力量”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哪个阿拉伯国家愿意陷入如此泥潭,成为以色列的帮手?
从战略层面看,这一占领决定更是问题重重。军方对占领的后果,包括人质安全、军事损失、作战士兵的疲惫等问题,都曾严正警告过内塔尼亚胡,但他选择忽视。与此同时,多个调查显示,以色列民众更倾向于优先解救人质,反对战争升级。
国际社会对此表示关切,法国已“强烈谴责”以色列政府的加沙计划,德国也宣布暂停对以色列可能用于加沙的武器出口。但文章指出,唯有各个西方国家联合在一起,对其进行政治制裁,才能真正阻止内塔尼亚胡将以色列推向深渊。
除了加沙战争,本周末,美俄总统即将举行会晤的消息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欧洲各国反应强烈。法国等六国领导人,以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联合发布一份声明,呼吁继续对俄罗斯施加压力,并重申对乌克兰的支持。
《费加罗报》今日发表文章,对普京和特朗普关系进行深度解析,文章名为《特朗普与普京:当代外交中最奇特的关系之一》。
文章称,尽管俄罗斯在2022年发动了对乌克兰的大规模入侵,这场战争并未动摇特朗普对普京的高度评价和持续信任。相反,特朗普始终坚称,如果他仍在位,战争根本不会发生,因为普京“尊重他”。这种个人化的外交逻辑贯穿其对外政策核心,也成为他重新竞选总统的重要话术。
回顾两人自2016年起的交往史,特朗普多次在国际场合为普京辩护,甚至在与普京的会谈中刻意回避美国官方记录,一度引发国内舆论对其“亲俄”立场的强烈质疑。即使在卸任之后,两人依旧通过多次私下通话保持联系,这种关系的持续性本身就超出了常规外交范畴。
重返白宫后,特朗普迅速将和平解决乌克兰战争作为首要议题,并公开致电普京,希望促成首脑峰会。他反复强调“达成协议”的必要性,甚至改变美国在联合国的立场,罕见地在多项表决中站在俄罗斯一边。同时,他对乌克兰则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和不信任,尤其在与总统泽连斯基的会面中,两人因是否应信任普京发生激烈争执。
尽管特朗普将普京描绘为“寻求和平的伙伴”,然而普京非但没有回应他的外交姿态,反而在战场上持续扩大攻势。这逐渐动摇了特朗普对其“私交”所寄予的希望。当俄军对乌克兰城市进行新一轮空袭后,特朗普首次在社交媒体上发文表示不满,怀疑普京“并不真的想结束战争”,而可能只是“在耍他”。
尽管如此,特朗普并未放弃他对个人外交的执着。即便在对普京表达“失望”的同时,他仍坚持通过与普京的会晤来推进和平解决方案。最终,他宣布将在8月15日于阿拉斯加与普京举行高峰会谈,希望借此打破当前僵局。
这段特殊的外交关系,既体现了特朗普一贯的“交易式”思维和对强人政治的迷恋,也暴露出其对传统多边主义与盟友合作的轻视。在普京不断扩大军事行动的现实下,特朗普仍执意通过私人感情来重塑国际局势,这种做法既充满风险,也反映出他对外交事务中理性与制度约束的有意回避。
16 Listeners
19 Listeners
5 Listeners
3 Listeners
3 Listeners
5 Listeners
2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6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4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2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92 Listeners
153 Listeners
1,114 Listeners
46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