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病说来话长

VOL.116别看你今天笑得欢,当心乐极生悲“笑不活” X 玲珑塔门市部 X 天津师大校广


Listen Later

笑,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情,但是对于身体已经有一些健康风险隐患的人来说,过度的笑会引发一系列的疾病问题。这就是过犹不及。

从上个月「这病说来话长」入驻天津师范大学校园广播后,师弟师妹的点子真是源源不断,就比如这一期的选题。经过了二次发酵之后,又遇到了玲珑塔门市部的星马豪,一拍即合,因为笑这件事儿少不了相声。

嘉宾阵容

🫱点击此处可以串门到玲珑塔门市部播客

合作及微信群

听友群请加微信:cheeseradio

合作事宜请加微信:tuenen87

社交媒体

阿汤小红书视频播客:汤瀚森|阿汤

玲珑塔门市部:玲珑塔门市部

村长:炒饭村长

吴斌:吴斌医生

翁嘉懿:医姐牛翁翁

贾健:贾装没头脑

张宇涵:大涵别吃了

尹子涵:Zoe

时间轴

00:55 「玲珑塔门市部」成员介绍

03:04 「这病说来话长」走进天津师大

07:46 相声是追求有节制的包袱

09:36 “笑不活”是从笑到下巴脱臼开始的

  • 笑到下巴脱臼:口腔科吴斌医生

10:45 下巴脱臼的几种可能

14:38 有过脱臼的就更容易出现习惯性有脱臼的发生

  • 冠心病患者大笑要当心:心血管内科翁嘉懿医生

16:55 有基础病是前提

18:54 狂笑使全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心梗风险

  • 血压控制不稳定大笑脑梗风险增大:神经外科贾健医生

20:49 神经科的一件悲伤的故事

24:14 高血压等一些慢性病的控制不好会有风险

  • 从笑,到哮喘:呼吸科张宇涵医生

26:25 最常见的哮喘发作原因

27:21 在过敏环境中的大笑中

  • 29:42 马增芬西河大鼓《玲珑塔》(片段)
  • 打嗝超过24小时就需要就医了

31:02 常见的打嗝的发作机制

33:28 膈肌在哪?有什么作用?

35:05 小时后用“吓一跳”和“憋气”方法治打嗝

36:00 吓一跳治打嗝像是AED

36:36 憋气打嗝的原理

37:32 哪种打嗝需要就医了?

40:47 阿汤最近的大笑是听赵魁然的相声

43:14 很少去相声园子里听相声了

43:56 星马豪曾经看完鬼故事,听相声平复一下

46:04 相声的包袱都是设计出来的,但最美妙的是不期而遇的“意外”时刻

46:56 笑和哭到极致了都会浑身紧绷

47:46 “嬉笑怒骂”都是正常人的表达

48:47 现场一个问题测出MBTI

49:42 内向、外向是来换变换的

53:12 让相声演员在生活中笑起来挺难的

53:57 00后觉得90年代的相声小品有意思吗?

56:58 相声演员收入高么?

57:43 爱好让我们在生活中会心一笑

58:19 天津人的乐:不内卷,“乐呵乐呵得了”

01:00:27 近年的“逃离卷的环境”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01:01:36 适度的笑能让自己跳脱出来,生活更舒服

01:02:09 生活有很多种的笑

01:03:47 当代大学生司琪最快乐的事儿

01:04:11 星马豪小时后的“笑”是记忆犹新的

01:07:30 村长觉得越来越多的松弛感让自己很舒服

01:09:58 柯南作为捧哏听了太多相声很难再有新鲜感

01:11:39 星马豪觉得乐呵兄弟(张斌和张峰岩)的包袱很高级

01:14:43 阿汤做播客也是学习的过程,不期而遇的快乐

01:15:03 如果做播客话题没兴趣再硬聊就违背了初衷

拓展阅读

打嗝又称呃逆,是指由于膈肌或控制膈肌的神经受到刺激,引发膈肌发生痉挛性收缩,产生类似“呃”音的现象。我们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经历过打嗝,发作起来真难受,那么打嗝是种病吗?

打嗝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生理反应,分为非疾病性打嗝和疾病性打嗝。大多数打嗝属于非疾病性打嗝,可以在数小时内自行缓解,不超过48小时,对人体影响很小。一般无明显原因,多见于吞咽过快、突然吞气、饮用过多碳酸饮料等引起腹压骤然增高,或过度吸烟、饮酒,以及冷热刺激、过度兴奋或紧张等,引发膈肌痉挛性收缩。非疾病性打嗝不需要特殊治疗,可在家进行物理治疗终止打嗝,如常见的吸气法、含水屏气法、饮水法、打喷嚏法、惊吓法等。

但如果是长时间打嗝超过48小时并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特别是老年人,需警惕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为疾病性打嗝,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消化道疾病:

此病因最常见,如食管炎、胃炎、肠梗阻、胆囊疾病等。患者除了持续打嗝还多伴有食欲不振、反酸、烧心、腹胀、腹痛等胃肠道症状。老年人还需要排除消化系统肿瘤的可能,完善胃镜、腹部彩超或腹部CT等可明确诊断。

2. 脑部疾病:

此类病因也常见,如脑膜炎、脑肿瘤、颅脑损伤、脑血管病变等。患者还多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脑部症状。脑血管病变引起的长时间打嗝在老年人群中较常见,如老年人伴有言语不清、意识障碍或肢体活动异常,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时,需及时就医,完善头部CT或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诊断。

3. 胸部疾病:

此类病因较少,可能引发疾病性打嗝的有肺炎、胸膜炎、心包炎、肺癌、纵隔肿瘤等,患者多有咳嗽、咳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相应症状。老年人肺炎有时候呼吸道症状不明显,完善胸片或肺部CT可明确诊断。

4. 药物及其他因素:

有些药物如麻醉药、安眠药、激素等过量使用可影响神经系统对打嗝反射的正常控制;损伤胃药物也可引起,如频繁或长期服用退热药、抗血小板药、抗生素等可损伤胃黏膜引起胃糜烂或胃溃疡导致长时间打嗝。其他因素,如胸腔手术后、电解质紊乱、肝肾功能异常等也可导致持续打嗝,患者既往有相关病史可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但此类病因较少。

综上所述,一般来说打嗝不是病,但也不容小觑。如果正常人经常打嗝,通过改善饮食习惯、戒烟戒酒及避免过度精神刺激等,可有效地减少打嗝发作次数。但长时间打嗝需警惕是潜在某些疾病的信号,特别是老年人,需及时就诊查明病因,并对病因进行积极治疗,一般随着病因的改善,打嗝也会消失或减轻[1]。

参考文献

[1] 卢静.打嗝是种病吗[J].保健医苑,2024,(01):44.

*声明

本播客的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并不代表任何单位、供职机构等的立场,也不构成任何形式的医疗意见或建议等。本内容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考。未经本播客的授权,不得转载或使用播客节目中的任何内容。

...more
View all episodesView all episodes
Download on the App Store

这病说来话长By 汤瀚森

  • 5
  • 5
  • 5
  • 5
  • 5

5

6 ratings


More shows like 这病说来话长

View all
来都来了 | 听了再走 by 来都来了_

来都来了 | 听了再走

149 Listeners

出逃在即 by 出逃studio

出逃在即

48 Listeners

土象电池 Normal Sisters by 土象电台

土象电池 Normal Sisters

12 Listeners

知行小酒馆 by 有知有行

知行小酒馆

352 Listeners

推心置腹 by 元婴

推心置腹

13 Listeners

声动早咖啡 by 声动活泼

声动早咖啡

265 Listeners

我这行说来话长 by 汤瀚森

我这行说来话长

0 Listeners

大食话 by 月莞柔

大食话

3 Listeners

万物生长FM by 万物生长FM

万物生长FM

3 Listeners

思文,败类 by 思文败类

思文,败类

158 Listeners

大夫有话说 by 小熊Deploy

大夫有话说

2 Listeners

好好吃饭~ by 卤煮小肠

好好吃饭~

0 Listeners

一把卷尺 by 是松月呀

一把卷尺

6 Listeners

李诞 by 李诞

李诞

223 Listeners

菠萝因子 by 菠萝因子

菠萝因子

0 Listeners

千金要方 by 苓梂

千金要方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