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新一年的世界读书日又要到了,这一天也是莎士比亚诞辰和辞世的纪念日。跳岛很荣幸地迎来了复旦大学的三位青年教师,德文系姜林静、法文系陈杰和英文系包慧怡,用一期解读莎翁的节目开启特别栏目「沙仑的玫瑰」,走入英法德文学的交错小径。
关于这位(据说)出生于1564年4月23日的大文豪,我们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出身卑微,只读过文法小学,一边写剧本一边跑龙套的“暴发户乌鸦”,凭什么能成为文学大师?《哈姆雷特》如何震惊了海峡对岸的德国人?为什么雨果会认为那句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背后是一种全新的悲剧性?透过莎剧中看似狗血的三角关系、身份互换等情节,现代人又可以怎样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欲望?四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继续阅读莎士比亚?
在这期节目里,借助法国学者勒内·基拉尔的摹仿欲望理论,我们看到莎剧人物间交错的欲望投影:就如同《仲夏夜之梦》里惨遭“乱点鸳鸯”的两对情侣,我们常在不自知中欲他人之所欲,在狂热的追寻和欣羡中迷失。而每个人在渴望成为他人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地成为他人欲望的中介——莎翁因为他天才的直觉而发现的这个“真相”,不仅适用于剧中人,也适用于集体的人类命运。在阅读莎士比亚的时候,今天的我们依旧可以从悲喜交织的荒诞中读到自己,嘲讽自己或者怜悯自己,并因此通向自我,也通向普遍性。
预告:时长原因,部分有关莎士比亚作品翻译的内容将作为加更节目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上线,敬请期待!
【客座主播】
【时间轴】
【节目中提到的人物和作品】
书籍和文章
引言
【出品人】蔡欣
4.6
5555 ratings
新一年的世界读书日又要到了,这一天也是莎士比亚诞辰和辞世的纪念日。跳岛很荣幸地迎来了复旦大学的三位青年教师,德文系姜林静、法文系陈杰和英文系包慧怡,用一期解读莎翁的节目开启特别栏目「沙仑的玫瑰」,走入英法德文学的交错小径。
关于这位(据说)出生于1564年4月23日的大文豪,我们可以提出很多问题:出身卑微,只读过文法小学,一边写剧本一边跑龙套的“暴发户乌鸦”,凭什么能成为文学大师?《哈姆雷特》如何震惊了海峡对岸的德国人?为什么雨果会认为那句著名的“To be or not to be”,背后是一种全新的悲剧性?透过莎剧中看似狗血的三角关系、身份互换等情节,现代人又可以怎样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欲望?四百年后的今天,我们为什么要继续阅读莎士比亚?
在这期节目里,借助法国学者勒内·基拉尔的摹仿欲望理论,我们看到莎剧人物间交错的欲望投影:就如同《仲夏夜之梦》里惨遭“乱点鸳鸯”的两对情侣,我们常在不自知中欲他人之所欲,在狂热的追寻和欣羡中迷失。而每个人在渴望成为他人的同时,也在不自觉地成为他人欲望的中介——莎翁因为他天才的直觉而发现的这个“真相”,不仅适用于剧中人,也适用于集体的人类命运。在阅读莎士比亚的时候,今天的我们依旧可以从悲喜交织的荒诞中读到自己,嘲讽自己或者怜悯自己,并因此通向自我,也通向普遍性。
预告:时长原因,部分有关莎士比亚作品翻译的内容将作为加更节目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当天上线,敬请期待!
【客座主播】
【时间轴】
【节目中提到的人物和作品】
书籍和文章
引言
【出品人】蔡欣
452 Listeners
320 Listeners
105 Listeners
53 Listeners
26 Listeners
255 Listeners
43 Listeners
456 Listeners
166 Listeners
207 Listeners
24 Listeners
20 Listeners
131 Listeners
28 Listeners
257 Listeners
49 Listeners
201 Listeners
154 Listeners
300 Listeners
40 Listeners
229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