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本期岛上主播:于是
“也许她们永远都不可能是朋友,但这并没有那么重要。她已经拯救了她。”
借着张悦然新作《天鹅旅馆》出版的机会,本期跳岛,主播于是和好朋友张悦然,周嘉宁再次相聚,好好聊了聊彼此的近况和创作生活。故事中,三个背景截然不同的女人被命运推到一处,共同撑起一个小小的乌托邦。而故事外,人到中年的三位女作家也对女性之间的情谊和聚散有了新的理解。
张悦然说:“从前我写女性之间的膈膜,现在我看到女性如何跨过这些膈膜。”
周嘉宁说:“这两年,我基本上都是在从那些比我更年轻的女孩身上得到启发,看到她们在具体的生活中实践女性主义,自己不知不觉也会开始思考。”
于是说:“到了三四十岁,我反而更享受和女性朋友之间的友谊了。”
女人们的友情,和男人的友情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或许,正如节目里所说的,别再纠结精神或物质孰高孰低,毕竟很大一部分精神生活本就蕴含在日常的物质生活之中。各自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女孩们,只管去分头生活吧,回头再互相剖白。
【本期嘉宾】
【本期主播】
【时间轴】
02:02 小说分成两种:有动物的,没有动物的
04:52 从莫言《鳄鱼》说起:为什么反腐小说会不约而同地写到动物?
09:24 “从前我写女性之间的膈膜,现在我看到女性如何跨过这些膈膜”
12:51 “到了三四十岁,我反而更享受和女性朋友之间的友谊了”
16:42 费兰特:女作家笔下的不同女性可以是自传和他传的结合
17:39 “女人总是活在一种幻觉里,觉得自己站在舞台中央”
20:14 不再独身肉搏:“更年轻的女孩感召了我们”
28:12 女书与《别名格蕾丝》里的针脚:女性情谊似乎总是扎根于日常的物事
31:40 “理论和文本在滚动进行”:20年后重写数字时代的情感故事
37:11 《金色笔记》《战时笔记》……揭秘女作家的笔记本
41:24 外部的生活节奏和小说的内在节奏是统一的还是割裂的?
46:27 张悦然初次“触电”:由《大乔小乔》改编的《乔妍的心事》即将上映!
48:04 写小说好难,但参与电影之后又觉得写作还是挺好的……
49:09 挖掘到的好书分享:《冷到下雪》与《公主变成猫》
【节目中提到的】
人物
托卡尔丘克:波兰作家,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以上帝的视角叙述,探讨了对历史与人类命运的理解,常被认为是一部对上帝的批评与人类历史的反思之作。另一部作品《糜骨之壤》对父权制和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行了深刻探讨,强调了对动物的同情与关爱。
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出身于宗教信仰深厚的家庭,但他本人逐渐脱离了宗教,发展出了独特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在《荣格自传》中探讨了自己的一生和精神世界,与弗洛伊德不同,荣格更强调无意识的力量及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作品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参考。
海史密斯:美国悬疑小说家,因《天才雷普利》系列等作品而闻名,常以心理惊悚题材探索人性与犯罪心理。
伊莱娜·费兰特:意大利当代著名作家,以“那不勒斯四部曲”闻名,作品中深刻刻画了女性友谊、身份认同与社会阶层的复杂性,呈现出女性成长历程中的挣扎与力量。
伍尔夫: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代表作包括《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一间自己的屋子》等。她擅长以意识流的手法描写人物内心,作品深刻探讨了女性身份、时间与社会问题,开创了女性文学的新方向。
莱辛:英国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金色笔记》《暴力的孩子》。她的作品深入探讨了女性自我意识、社会问题与政治历史,影响了许多女性作家的创作。
阿特伍德:加拿大作家,代表作包括《使女的故事》《猫眼》。作品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生态问题、科技对人类的影响,作品常被解读为女性主义经典。
珍妮特·温特森:英国作家,作品如《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深受好评,关注性别、爱情与身份认同等问题,常通过自传式写作呈现女性成长与独立的过程。
村上春树:日本作家,代表作包括《挪威的森林》《1Q84》。作品中常呈现孤独、时间与现实交错的主题,深入探讨现代人精神与内心的迷茫。
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对潜意识、梦境和人类心理行为的研究深刻影响了文学与心理学领域,提出了诸多影响深远的心理学概念。
黑塞:德国作家,代表作《悉达多》《荒原狼》等,作品常探讨自我探索、宗教哲学与精神成长,表达对人类心灵世界的深刻理解。
拉康: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提出“镜像阶段”等重要理论,对文学、哲学和心理学有深远影响,常用以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心理结构。
欧健梅:澳大利亚华裔小说家。2022年出版的《冷到下雪》获得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三家文学出版社联合设立的首届小说奖(Novel Prize),2023年荣获维多利亚州文学奖和澳大利亚总理文学奖。欧健梅居住在墨尔本,曾经从事杂志编辑和书店工作。
玛丽-路薏丝·冯·法兰兹:瑞士分析心理学家,荣格的追随者,以对梦境、神话研究著称,常探讨潜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之间的关系。
书籍
《鳄鱼》莫言
《那不勒斯四部曲》《页边和听写》[意] 埃莱娜·费兰特
《别名格蕾丝》 [加]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十二字节》《时间之间》[英]珍妮特·温特森
《金色笔记》[英]多丽丝·莱辛
《战时笔记和其他》[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冷到下雪》[澳] 欧健梅
《公主变成猫》《阴影与恶》[瑞士]玛丽-路薏丝·冯·法兰兹
影视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李小马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荔枝
【后期剪辑】崔崔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4.6
5656 ratings
本期岛上主播:于是
“也许她们永远都不可能是朋友,但这并没有那么重要。她已经拯救了她。”
借着张悦然新作《天鹅旅馆》出版的机会,本期跳岛,主播于是和好朋友张悦然,周嘉宁再次相聚,好好聊了聊彼此的近况和创作生活。故事中,三个背景截然不同的女人被命运推到一处,共同撑起一个小小的乌托邦。而故事外,人到中年的三位女作家也对女性之间的情谊和聚散有了新的理解。
张悦然说:“从前我写女性之间的膈膜,现在我看到女性如何跨过这些膈膜。”
周嘉宁说:“这两年,我基本上都是在从那些比我更年轻的女孩身上得到启发,看到她们在具体的生活中实践女性主义,自己不知不觉也会开始思考。”
于是说:“到了三四十岁,我反而更享受和女性朋友之间的友谊了。”
女人们的友情,和男人的友情到底有什么不一样?或许,正如节目里所说的,别再纠结精神或物质孰高孰低,毕竟很大一部分精神生活本就蕴含在日常的物质生活之中。各自行走在人生道路上的女孩们,只管去分头生活吧,回头再互相剖白。
【本期嘉宾】
【本期主播】
【时间轴】
02:02 小说分成两种:有动物的,没有动物的
04:52 从莫言《鳄鱼》说起:为什么反腐小说会不约而同地写到动物?
09:24 “从前我写女性之间的膈膜,现在我看到女性如何跨过这些膈膜”
12:51 “到了三四十岁,我反而更享受和女性朋友之间的友谊了”
16:42 费兰特:女作家笔下的不同女性可以是自传和他传的结合
17:39 “女人总是活在一种幻觉里,觉得自己站在舞台中央”
20:14 不再独身肉搏:“更年轻的女孩感召了我们”
28:12 女书与《别名格蕾丝》里的针脚:女性情谊似乎总是扎根于日常的物事
31:40 “理论和文本在滚动进行”:20年后重写数字时代的情感故事
37:11 《金色笔记》《战时笔记》……揭秘女作家的笔记本
41:24 外部的生活节奏和小说的内在节奏是统一的还是割裂的?
46:27 张悦然初次“触电”:由《大乔小乔》改编的《乔妍的心事》即将上映!
48:04 写小说好难,但参与电影之后又觉得写作还是挺好的……
49:09 挖掘到的好书分享:《冷到下雪》与《公主变成猫》
【节目中提到的】
人物
托卡尔丘克:波兰作家,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太古和其他的时间》以上帝的视角叙述,探讨了对历史与人类命运的理解,常被认为是一部对上帝的批评与人类历史的反思之作。另一部作品《糜骨之壤》对父权制和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行了深刻探讨,强调了对动物的同情与关爱。
荣格:瑞士心理学家,分析心理学的创始人,出身于宗教信仰深厚的家庭,但他本人逐渐脱离了宗教,发展出了独特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在《荣格自传》中探讨了自己的一生和精神世界,与弗洛伊德不同,荣格更强调无意识的力量及其对人类行为的影响,作品是心理学领域的重要参考。
海史密斯:美国悬疑小说家,因《天才雷普利》系列等作品而闻名,常以心理惊悚题材探索人性与犯罪心理。
伊莱娜·费兰特:意大利当代著名作家,以“那不勒斯四部曲”闻名,作品中深刻刻画了女性友谊、身份认同与社会阶层的复杂性,呈现出女性成长历程中的挣扎与力量。
伍尔夫:英国现代主义女作家,代表作包括《达洛维夫人》《到灯塔去》《一间自己的屋子》等。她擅长以意识流的手法描写人物内心,作品深刻探讨了女性身份、时间与社会问题,开创了女性文学的新方向。
莱辛:英国女作家,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金色笔记》《暴力的孩子》。她的作品深入探讨了女性自我意识、社会问题与政治历史,影响了许多女性作家的创作。
阿特伍德:加拿大作家,代表作包括《使女的故事》《猫眼》。作品关注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生态问题、科技对人类的影响,作品常被解读为女性主义经典。
珍妮特·温特森:英国作家,作品如《橘子不是唯一的水果》深受好评,关注性别、爱情与身份认同等问题,常通过自传式写作呈现女性成长与独立的过程。
村上春树:日本作家,代表作包括《挪威的森林》《1Q84》。作品中常呈现孤独、时间与现实交错的主题,深入探讨现代人精神与内心的迷茫。
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创立了精神分析理论,对潜意识、梦境和人类心理行为的研究深刻影响了文学与心理学领域,提出了诸多影响深远的心理学概念。
黑塞:德国作家,代表作《悉达多》《荒原狼》等,作品常探讨自我探索、宗教哲学与精神成长,表达对人类心灵世界的深刻理解。
拉康:法国精神分析学家,提出“镜像阶段”等重要理论,对文学、哲学和心理学有深远影响,常用以解读文学作品中的心理结构。
欧健梅:澳大利亚华裔小说家。2022年出版的《冷到下雪》获得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三家文学出版社联合设立的首届小说奖(Novel Prize),2023年荣获维多利亚州文学奖和澳大利亚总理文学奖。欧健梅居住在墨尔本,曾经从事杂志编辑和书店工作。
玛丽-路薏丝·冯·法兰兹:瑞士分析心理学家,荣格的追随者,以对梦境、神话研究著称,常探讨潜意识与集体无意识之间的关系。
书籍
《鳄鱼》莫言
《那不勒斯四部曲》《页边和听写》[意] 埃莱娜·费兰特
《别名格蕾丝》 [加]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十二字节》《时间之间》[英]珍妮特·温特森
《金色笔记》[英]多丽丝·莱辛
《战时笔记和其他》[法]玛格丽特·杜拉斯
《冷到下雪》[澳] 欧健梅
《公主变成猫》《阴影与恶》[瑞士]玛丽-路薏丝·冯·法兰兹
影视
【出品人】蔡欣
【制作人】何润哲 广岛乱
【文案编辑】李小马
【运营编辑】黄鱼 不理 荔枝
【后期剪辑】崔崔
【视觉顾问】孙晓曦
【视觉指导】汐和
【平面设计】心心
438 Listeners
285 Listeners
105 Listeners
53 Listeners
239 Listeners
349 Listeners
43 Listeners
149 Listeners
444 Listeners
151 Listeners
7 Listeners
195 Listeners
24 Listeners
75 Listeners
20 Listeners
132 Listeners
28 Listeners
300 Listeners
210 Listeners
48 Listeners
187 Listeners
41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