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我们和历史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它隐藏在繁复的当代生活中,往往只有去博物馆时才会感知到它的存在。但优秀的历史小说则能将遥远的历史还原为“等身大小”,塑造出一种美妙的临场感。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来自四川的小说家李静睿和周恺,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一百年前的家乡为背景,用具有方言趣味的语言进行创作。民间传说、地方俚语;袍哥纷争、盐商兴衰……在《苔》和《慎余堂》这两本小说中,两位小说家化身为当地的说书人,用故事重述历史。
《苔》的故事结束于辛亥革命(1911年),《慎余堂》则从小皇帝退位开始(1911年),从革命前夕到革命第二天,两部小说的时间恰巧接续上。看热闹的民众、食言的袍哥和新军、牺牲的留日学生,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个体如何与时代共振?如果说“虚构是一种野史,是对正史的补充”,那么史料里缺位的叙事会怎样在小说里“重生”?
此外,在这期四川人含量100%的节目中,我们还不忘操持着方言口音,从历史故事回到当代生活,聊聊四川地区爱耍阴招的江湖做派和做啥都不算出格的社会风气。
【时间轴】
【主持】
【节目中提到的书】
【本期嘉宾推荐图书】
【出品人】蔡欣
【收听方式】
【联系我们】
4.6
5555 ratings
我们和历史有一种特殊的关系,它隐藏在繁复的当代生活中,往往只有去博物馆时才会感知到它的存在。但优秀的历史小说则能将遥远的历史还原为“等身大小”,塑造出一种美妙的临场感。
这期节目,我们邀请了两位来自四川的小说家李静睿和周恺,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一百年前的家乡为背景,用具有方言趣味的语言进行创作。民间传说、地方俚语;袍哥纷争、盐商兴衰……在《苔》和《慎余堂》这两本小说中,两位小说家化身为当地的说书人,用故事重述历史。
《苔》的故事结束于辛亥革命(1911年),《慎余堂》则从小皇帝退位开始(1911年),从革命前夕到革命第二天,两部小说的时间恰巧接续上。看热闹的民众、食言的袍哥和新军、牺牲的留日学生,在历史的滚滚车轮下,个体如何与时代共振?如果说“虚构是一种野史,是对正史的补充”,那么史料里缺位的叙事会怎样在小说里“重生”?
此外,在这期四川人含量100%的节目中,我们还不忘操持着方言口音,从历史故事回到当代生活,聊聊四川地区爱耍阴招的江湖做派和做啥都不算出格的社会风气。
【时间轴】
【主持】
【节目中提到的书】
【本期嘉宾推荐图书】
【出品人】蔡欣
【收听方式】
【联系我们】
449 Listeners
321 Listeners
106 Listeners
53 Listeners
26 Listeners
255 Listeners
45 Listeners
459 Listeners
164 Listeners
206 Listeners
24 Listeners
20 Listeners
130 Listeners
29 Listeners
259 Listeners
47 Listeners
201 Listeners
151 Listeners
300 Listeners
38 Listeners
22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