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北京针对进口欧洲乳制品启动反补贴调查,中欧贸易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相关议题登上周四(8月22日)面市的多份法国全国性报纸,各报分析北京这一报复措施对欧盟农业的打击,质疑欧中一场贸易战是否“不可避免”。
《费加罗报》的报道说,北京的反应立竿见影,当欧盟周二证实打算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5年的新关税后,中国商务部周三即宣布启动对欧盟部分乳制品的不公平贸易调查,涵盖新鲜奶酪、蓝纹奶酪、某些牛奶及奶油等,调查为期一年,或可能延长6个月。报道说,其调查重点是针对约20个欧洲国家从欧洲共同农业政策(CAP)中获得的补贴,这使得相关部门感到担忧,却并未出乎欧洲意料,因为这是自欧盟去年10月开始针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展开调查以来北京系列回应的一部分,此前中国已对欧洲的猪肉产品、干邑白兰地等展开调查。
经济性《回声报》介绍了中国近年来乳制品进口情况,作为世界第一大乳制品进口国,去年中国进口111.3亿欧元,主要产品有奶粉、婴儿奶粉和乳清等,尽管近年来乳制品在中国人的饮食中不断增加,其消费也受到卫生部门的鼓励,但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欧洲是中国第二大乳制品出口区,去年出口量在43亿欧元,仅次于新西兰。主要出口国包括荷兰、德国和法国,根据欧委会数据,中国的调查将涉及欧洲对中出口的17亿欧元产品。
中欧贸易战是否不可避免?费加罗报援引即将卸任的欧盟外交政策高级代表伯雷利的看法是极有可能,欧委会周三表示,将坚定捍卫欧盟乳制品行业及欧洲共同农业政策。欧洲农业联盟Copa-Cogeca负责人兰伯特(Christiane Lambert)谴责北京此举为“一个不可接受的政治决定”,以及其欧洲的“恐吓”策略。报道援引智库勃鲁盖尔研究员普瓦捷(Niclas Poitiers)认为,这是中国此一宣布的目的,这是一场“政治压力”战,因为北京知道农民在欧洲所占的重要地位,但他也表示,目前尚不能确定双方是否会进入贸易战,因为未知因素太多,首先是中国,中国正面临经济乏力,加之美国大选结果未知、特朗普一旦胜选欧盟和中国都将受到其影响。
台积电在欧洲建首座芯片工厂欧盟《芯片法案》的局限
芯片巨头台积电在欧洲首次建厂,《费加罗报》署名卢卡斯 梅迪亚维拉的报道说,布鲁塞尔将之视为欧盟实现芯片战略自主的重要一步,但同时在德国建厂也凸显了欧盟去年投票通过的《芯片法案》的所有局限。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周二出席了在德国萨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顿的建厂奠基仪式,工厂预计2027年建成,总投资100亿美元。其中柏林投资50亿美元,台积电投资35亿美元,在项目中将持有70%的资本,其余由德国英飞凌和博世、以及荷兰恩智浦各持10%。报道指,该项目让欧洲收益,但也同时隐性反映了欧洲芯片战略的局限性,首先是外国投资承诺履行的迟缓,报道例举了英特尔耗资330亿美元在德建设项目持续被推迟,其他的两个德美、以及法意与美国格芯的项目也处于或迟或停的状态。其次是项目集中在德国,目前除了法意格罗莱斯Crolles和英特尔在波兰的计划外,主要工厂项目都在德国。报道援引蒙田研究所亚洲项目主任杜沙泰尔指,欧盟新通过的《芯片法》减弱了竞争法对避免一国独大的限制,其更多体现了最强者法则,而在芯片发展的这场比赛中德国表现最好,就台积电在德建厂来说,柏林提供50亿美元是决定性因素。项目发展过于集中的影响是:尽管欧洲将拥有芯片主权,但其对出口、就业等的积极影响将仅受惠于一国,而德国过去曾毫不犹豫地将自身利益至于欧盟战略利益之上,作者因此质疑欧盟实施的保障措施、特别是在发生危机时优先考虑欧洲客户的生产是否将受到影响。
报道最后也指出,欧洲不会因台积电在德累斯顿建厂而提高其尖端芯片技术生产,在德工厂生产的是车用最精细不超过12 纳米的芯片,台积电 2 纳米芯片生产仍留在台湾。而最新智能手机以及 AI发展所需超级计算机使用的芯片不低于7纳米。这就使得承诺英特尔承诺在德国马格德堡建生产1.8纳米芯片的项目仍需推进,报道援引专家指,欧洲整体尚未在2纳米芯片竞赛中跟上,而大国间的竞赛似乎正朝向有利于美国和亚洲方向发展。据专业机构研究指,预计到2030年,欧洲在全球芯片市场占比应将稳定保持在8%左右,而布鲁塞尔的期望是该值的两倍。
3
44 ratings
北京针对进口欧洲乳制品启动反补贴调查,中欧贸易紧张局势进一步升级,相关议题登上周四(8月22日)面市的多份法国全国性报纸,各报分析北京这一报复措施对欧盟农业的打击,质疑欧中一场贸易战是否“不可避免”。
《费加罗报》的报道说,北京的反应立竿见影,当欧盟周二证实打算对进口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为期5年的新关税后,中国商务部周三即宣布启动对欧盟部分乳制品的不公平贸易调查,涵盖新鲜奶酪、蓝纹奶酪、某些牛奶及奶油等,调查为期一年,或可能延长6个月。报道说,其调查重点是针对约20个欧洲国家从欧洲共同农业政策(CAP)中获得的补贴,这使得相关部门感到担忧,却并未出乎欧洲意料,因为这是自欧盟去年10月开始针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展开调查以来北京系列回应的一部分,此前中国已对欧洲的猪肉产品、干邑白兰地等展开调查。
经济性《回声报》介绍了中国近年来乳制品进口情况,作为世界第一大乳制品进口国,去年中国进口111.3亿欧元,主要产品有奶粉、婴儿奶粉和乳清等,尽管近年来乳制品在中国人的饮食中不断增加,其消费也受到卫生部门的鼓励,但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欧洲是中国第二大乳制品出口区,去年出口量在43亿欧元,仅次于新西兰。主要出口国包括荷兰、德国和法国,根据欧委会数据,中国的调查将涉及欧洲对中出口的17亿欧元产品。
中欧贸易战是否不可避免?费加罗报援引即将卸任的欧盟外交政策高级代表伯雷利的看法是极有可能,欧委会周三表示,将坚定捍卫欧盟乳制品行业及欧洲共同农业政策。欧洲农业联盟Copa-Cogeca负责人兰伯特(Christiane Lambert)谴责北京此举为“一个不可接受的政治决定”,以及其欧洲的“恐吓”策略。报道援引智库勃鲁盖尔研究员普瓦捷(Niclas Poitiers)认为,这是中国此一宣布的目的,这是一场“政治压力”战,因为北京知道农民在欧洲所占的重要地位,但他也表示,目前尚不能确定双方是否会进入贸易战,因为未知因素太多,首先是中国,中国正面临经济乏力,加之美国大选结果未知、特朗普一旦胜选欧盟和中国都将受到其影响。
台积电在欧洲建首座芯片工厂欧盟《芯片法案》的局限
芯片巨头台积电在欧洲首次建厂,《费加罗报》署名卢卡斯 梅迪亚维拉的报道说,布鲁塞尔将之视为欧盟实现芯片战略自主的重要一步,但同时在德国建厂也凸显了欧盟去年投票通过的《芯片法案》的所有局限。德国总理朔尔茨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周二出席了在德国萨克森州首府德累斯顿的建厂奠基仪式,工厂预计2027年建成,总投资100亿美元。其中柏林投资50亿美元,台积电投资35亿美元,在项目中将持有70%的资本,其余由德国英飞凌和博世、以及荷兰恩智浦各持10%。报道指,该项目让欧洲收益,但也同时隐性反映了欧洲芯片战略的局限性,首先是外国投资承诺履行的迟缓,报道例举了英特尔耗资330亿美元在德建设项目持续被推迟,其他的两个德美、以及法意与美国格芯的项目也处于或迟或停的状态。其次是项目集中在德国,目前除了法意格罗莱斯Crolles和英特尔在波兰的计划外,主要工厂项目都在德国。报道援引蒙田研究所亚洲项目主任杜沙泰尔指,欧盟新通过的《芯片法》减弱了竞争法对避免一国独大的限制,其更多体现了最强者法则,而在芯片发展的这场比赛中德国表现最好,就台积电在德建厂来说,柏林提供50亿美元是决定性因素。项目发展过于集中的影响是:尽管欧洲将拥有芯片主权,但其对出口、就业等的积极影响将仅受惠于一国,而德国过去曾毫不犹豫地将自身利益至于欧盟战略利益之上,作者因此质疑欧盟实施的保障措施、特别是在发生危机时优先考虑欧洲客户的生产是否将受到影响。
报道最后也指出,欧洲不会因台积电在德累斯顿建厂而提高其尖端芯片技术生产,在德工厂生产的是车用最精细不超过12 纳米的芯片,台积电 2 纳米芯片生产仍留在台湾。而最新智能手机以及 AI发展所需超级计算机使用的芯片不低于7纳米。这就使得承诺英特尔承诺在德国马格德堡建生产1.8纳米芯片的项目仍需推进,报道援引专家指,欧洲整体尚未在2纳米芯片竞赛中跟上,而大国间的竞赛似乎正朝向有利于美国和亚洲方向发展。据专业机构研究指,预计到2030年,欧洲在全球芯片市场占比应将稳定保持在8%左右,而布鲁塞尔的期望是该值的两倍。
2 Listeners
3 Listeners
5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100 Listeners
46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