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浴火重生,经历2019年4月15年那场大火浩劫的巴黎圣母院,终于将如期完成修复重新对外开放,总统马克龙周五(11月29日)对圣母院做第七次、也是竣工前的最后一次视察,向为修复作出贡献的2000多专家、工匠、员工表达感谢。周日的《世界报》对此的专题报道说,马克龙兑现了他当初的承诺:在五年内完成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将这座历史瑰宝恢复昔日的辉煌。称赞修复工作为法国的“伟大胜利”,马克龙希望这一成就成为国家复兴的“隐喻”。
“我们做到了”,距离预定12月7日巴黎圣母院正式重新开放仪式还有一周,马克龙站在巴黎圣母院前已激动地宣布这一成功,他站在曾被大火涂炭的建筑前,欣赏修复一新的建筑瑰宝。五年半前的大火曾让这座哥特式建筑几近毁灭。报道写道,总统仰望圣母院的恢弘穹顶,仿佛在感谢上天;他走过圣堂,眼光投向祭坛、屋架、小礼拜堂。赞叹修复后的大理石洁净如新,教堂焕发的金黄的光辉。马克龙向每一个参与修复的工匠、艺术家、历史遗迹专家由衷致谢,称赞他们的精湛技艺和非凡成就。
此次马克龙在巴黎市长伊达尔戈、巴黎大主教洛朗-乌尔里希和负责重建机构主席菲利普-约斯特的陪同下,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参观修复工地。报道说,此行是在对法国人的慷慨和专业技术致敬,也标志着修复竣工、圣母院重交归回教会。对于爱丽舍宫来说,这个被其成为 “光辉日”的活动为亟需提升民意的总统提供了一个政治平台。其支持者认为,巴黎圣母院修复的成就也是总统的成功。
马克龙在讲话中回忆了2019年的那场大火,称其为“国家的噩梦”。他特别提到,他在火灾第二天的电视讲话中,就向全法国许下承诺:“我们将把圣母院重建得更美,并在五年内完成这一目标。”,在火灾破坏程度精确分析之前就发布这一总统令的确引发了质疑,很多人认为这“不可能实现”,总统的目标“过于随意且武断”,但5年后,在圣母院中央甬道上,马克龙面对众多参与修复工程的工程师、工匠、后勤安全人员们自豪地说,“你们成功了!你们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修复工作汇聚了2000多名工匠和专家,包括木工、玻璃艺术家、绳索技师和建筑历史学家等等。他们严格遵循传统工艺,将圣母院恢复至历史原貌。马克龙将这项工作称为“世纪最美工程”,赞扬工匠们是将“将黑炭化为艺术的工程炼金术师”。马克龙强调修复仅仅是一次建筑工程,更是对法国文化遗产和工匠精神的致敬。展示了法国的智慧、毅力和团结。
报道说,马克龙自其阵营在 7 月的立法选举中失败以来一直不振,解散议会的决定令同党不解,巴黎圣母院重建工作的成功对于他不仅是一次文化上的胜利,更是一次政治上的反击。一位总统顾问兴奋地称这是一个 “行星事件”。然而,周五的活动安排并非全无争议。爱丽舍宫围绕总统是否应该在大教堂内发表讲话产生了分歧。一些顾问担心这可能会违反1905年法国政教分离的原则,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巴黎圣母院在法国公众眼中早已超越了宗教意义,象征着国家文化的核心。最终,马克龙选择了折中方案:11月29日选择在教堂内部讲话表达对修复工作的感谢,但12月7日的正式仪式上的更具象征意义的演讲安排在教堂外进行。在12月7日的隆重仪式上,将有包括一百多位国家元首在内的贵宾出席。马卡龙还将参加次日的弥撒,但不领受圣餐。
马克龙希望将巴黎圣母院的重生视为法国民族生命力的象征。他在周五的讲话中说:“巴黎圣母院大火是国家的创伤,而你们用意志、工作和奉献治愈了它,这是整个国家的巨大骄傲“, 他强调:“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大胆的行动。”
报道最后写道,在巴黎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六个月之后,这些美丽的画面和 “法国骄傲 ”是否足以为总统注入新的动力?马克龙周五说:"我相信,我也愿意相信,重新开放所带来的震撼将与火灾一样强烈,但这将是希望的震撼。“
3
44 ratings
浴火重生,经历2019年4月15年那场大火浩劫的巴黎圣母院,终于将如期完成修复重新对外开放,总统马克龙周五(11月29日)对圣母院做第七次、也是竣工前的最后一次视察,向为修复作出贡献的2000多专家、工匠、员工表达感谢。周日的《世界报》对此的专题报道说,马克龙兑现了他当初的承诺:在五年内完成巴黎圣母院的修复,将这座历史瑰宝恢复昔日的辉煌。称赞修复工作为法国的“伟大胜利”,马克龙希望这一成就成为国家复兴的“隐喻”。
“我们做到了”,距离预定12月7日巴黎圣母院正式重新开放仪式还有一周,马克龙站在巴黎圣母院前已激动地宣布这一成功,他站在曾被大火涂炭的建筑前,欣赏修复一新的建筑瑰宝。五年半前的大火曾让这座哥特式建筑几近毁灭。报道写道,总统仰望圣母院的恢弘穹顶,仿佛在感谢上天;他走过圣堂,眼光投向祭坛、屋架、小礼拜堂。赞叹修复后的大理石洁净如新,教堂焕发的金黄的光辉。马克龙向每一个参与修复的工匠、艺术家、历史遗迹专家由衷致谢,称赞他们的精湛技艺和非凡成就。
此次马克龙在巴黎市长伊达尔戈、巴黎大主教洛朗-乌尔里希和负责重建机构主席菲利普-约斯特的陪同下,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参观修复工地。报道说,此行是在对法国人的慷慨和专业技术致敬,也标志着修复竣工、圣母院重交归回教会。对于爱丽舍宫来说,这个被其成为 “光辉日”的活动为亟需提升民意的总统提供了一个政治平台。其支持者认为,巴黎圣母院修复的成就也是总统的成功。
马克龙在讲话中回忆了2019年的那场大火,称其为“国家的噩梦”。他特别提到,他在火灾第二天的电视讲话中,就向全法国许下承诺:“我们将把圣母院重建得更美,并在五年内完成这一目标。”,在火灾破坏程度精确分析之前就发布这一总统令的确引发了质疑,很多人认为这“不可能实现”,总统的目标“过于随意且武断”,但5年后,在圣母院中央甬道上,马克龙面对众多参与修复工程的工程师、工匠、后勤安全人员们自豪地说,“你们成功了!你们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修复工作汇聚了2000多名工匠和专家,包括木工、玻璃艺术家、绳索技师和建筑历史学家等等。他们严格遵循传统工艺,将圣母院恢复至历史原貌。马克龙将这项工作称为“世纪最美工程”,赞扬工匠们是将“将黑炭化为艺术的工程炼金术师”。马克龙强调修复仅仅是一次建筑工程,更是对法国文化遗产和工匠精神的致敬。展示了法国的智慧、毅力和团结。
报道说,马克龙自其阵营在 7 月的立法选举中失败以来一直不振,解散议会的决定令同党不解,巴黎圣母院重建工作的成功对于他不仅是一次文化上的胜利,更是一次政治上的反击。一位总统顾问兴奋地称这是一个 “行星事件”。然而,周五的活动安排并非全无争议。爱丽舍宫围绕总统是否应该在大教堂内发表讲话产生了分歧。一些顾问担心这可能会违反1905年法国政教分离的原则,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巴黎圣母院在法国公众眼中早已超越了宗教意义,象征着国家文化的核心。最终,马克龙选择了折中方案:11月29日选择在教堂内部讲话表达对修复工作的感谢,但12月7日的正式仪式上的更具象征意义的演讲安排在教堂外进行。在12月7日的隆重仪式上,将有包括一百多位国家元首在内的贵宾出席。马卡龙还将参加次日的弥撒,但不领受圣餐。
马克龙希望将巴黎圣母院的重生视为法国民族生命力的象征。他在周五的讲话中说:“巴黎圣母院大火是国家的创伤,而你们用意志、工作和奉献治愈了它,这是整个国家的巨大骄傲“, 他强调:“我们向全世界展示了,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大胆的行动。”
报道最后写道,在巴黎成功举办奥运会和残奥会六个月之后,这些美丽的画面和 “法国骄傲 ”是否足以为总统注入新的动力?马克龙周五说:"我相信,我也愿意相信,重新开放所带来的震撼将与火灾一样强烈,但这将是希望的震撼。“
2 Listeners
3 Listeners
5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100 Listeners
457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