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8月5日出版的法国各报开篇新闻各有侧重:2024巴黎奥运捷报不断,各方运动健将大显身手,每天都有新的看点展示。这场体育盛事吸引着大批观众,激发着民众的高度热情,作为主办国的法国则大力推进奥运精神;这是《解放报》、《十字架报》和《人道报》突出的话题;《费加罗报》揭示了美国总统大选局势的微妙变化:哈里斯人气大涨,特朗普努力调整;《回声报》则聚焦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收购安盛集团(AXA Investment Managers),将很快跻身全球管理公司前十行列的消息。各报集中关注的国际新闻焦点纷纷围绕中东面临军事升级的话题展开。
卡马拉带来惊喜
美国总统大选局势出现微妙变化。自拜登宣布退选,推举副总统哈里斯接棒以来短短两周多时间,选情便明显转变:三周前,特朗普似已胜券在握,对再次入主白宫信心满满。拜登在辩论中表现不佳后,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飙升,民主党陷入混乱;随后,特朗普遭遇暗杀未遂,更令他人气高涨。不过,哈里斯取代拜登导致竞选动态发生变化。共和党候选人发现自己在民调中与民主党新的候选人并驾齐驱,而更为可悲的是,特朗普发现:在其政治生涯中,他首次不再主导媒体报道。
《费加罗报》以“卡马拉带来的惊喜”为题发表社评指出:两周来,副总统的表现堪称完美。随着哈里斯成功登场,共和党内弥漫着恐慌情绪。
哈里斯以59岁的年龄应战特朗普,为民主党的竞选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掀起“卡马拉热潮”。在这场金钱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竞选运动中,哈里斯在短短两周时间所筹集的资金是特朗普整个7月份筹得资金的两倍。
当然,哈里斯必须继续努力,加紧动员其选民基础并吸引七个“摇摆州”的中间派选民。为实现此一目标,她必须进行调整,意识到通货膨胀是美国民众关心的话题之一,并强化在移民和犯罪问题上的立场。在不足百天的时间里,充分展现其治理能力以说服民众。
中东军事升级的风险倍增
此外,中东局势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各报均在国际新闻版页关注当地动态。哈马斯政治领导人哈尼亚在德黑兰遇刺身亡,以及黎巴嫩真主党指挥官舒库尔在贝鲁特附近遭遇暗杀后,周末,中东军事升级的风险倍增。
周日,以色列军队对加沙收容流离失所巴勒斯坦人的两所学校发动袭击,造成至少30人死亡。真主党向以色列北部的拜特希勒镇发射了数十枚火箭弹,受到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拦截,随后以军对黎巴嫩南部发动袭击。数小时之后,特拉维夫又发生刺杀袭击,造成两人死亡。
德黑兰驻联合国代表周六披露:其盟友真主党将“深入以色列领土发动袭击”,而不仅仅限于“军事目标”。根据伊朗媒体《Kayhan》的报道,特拉维夫和海法等城市“都在目标之列”。
在这种紧张和全面报复的气氛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确认:该国已在防御和进攻方面做好了“非常高水平”的准备以应对任何情况,并得到了美国“坚定不移”的支持。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周五下令“调整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态势”。
面对局势升级的危险,继美国和英国之后,法国也于周日(8月4日)呼吁侨民尽快离开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紧随其后。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周日一致呼吁,面对以色列、伊朗及其黎巴嫩盟友真主党之间日益紧张的局势,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中东军事升级。
目前尚不清楚伊朗和真主党是否打算协同攻击或是单独行动。与伊朗结盟的也门胡塞武装也以“军事回应”的表述向以色列发出威胁。
内塔尼亚胡在国内受到各方非议
《费加罗报》从另一个角度报道了以色列总理在国内遭遇的困难。该报指出:尽管以色列随时可能受到伊朗、真主党、哈马斯和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内塔尼亚胡却在国内遭遇各方非议。
包括参谋长赫尔齐-哈勒维(Herzi Halevi)将军、摩萨德负责人戴维-巴尼亚(David Barnea)、负责反恐的安全部门辛贝斯负责人罗南-巴尔(Ronen Bar)和国防部长约夫-加兰特(Yoav Gallant)在内的以色列安全部门的全部精英纷纷动员起来反对内塔尼亚胡。当然还有被哈马斯扣押人质的家属。
他们谴责内塔尼亚胡在与哈马斯展开的关于释放人质的谈判中没有诚意;另外在德黑兰的刺杀行动也“无助于”达成协议。甚至美国总统拜登也表达了不满。
以色列民众对伊朗和真主党发出的报复威胁深感焦虑。军队方面则已处于最高戒备状态。
3
44 ratings
8月5日出版的法国各报开篇新闻各有侧重:2024巴黎奥运捷报不断,各方运动健将大显身手,每天都有新的看点展示。这场体育盛事吸引着大批观众,激发着民众的高度热情,作为主办国的法国则大力推进奥运精神;这是《解放报》、《十字架报》和《人道报》突出的话题;《费加罗报》揭示了美国总统大选局势的微妙变化:哈里斯人气大涨,特朗普努力调整;《回声报》则聚焦法国巴黎银行(BNP Paribas)收购安盛集团(AXA Investment Managers),将很快跻身全球管理公司前十行列的消息。各报集中关注的国际新闻焦点纷纷围绕中东面临军事升级的话题展开。
卡马拉带来惊喜
美国总统大选局势出现微妙变化。自拜登宣布退选,推举副总统哈里斯接棒以来短短两周多时间,选情便明显转变:三周前,特朗普似已胜券在握,对再次入主白宫信心满满。拜登在辩论中表现不佳后,特朗普的民意支持率飙升,民主党陷入混乱;随后,特朗普遭遇暗杀未遂,更令他人气高涨。不过,哈里斯取代拜登导致竞选动态发生变化。共和党候选人发现自己在民调中与民主党新的候选人并驾齐驱,而更为可悲的是,特朗普发现:在其政治生涯中,他首次不再主导媒体报道。
《费加罗报》以“卡马拉带来的惊喜”为题发表社评指出:两周来,副总统的表现堪称完美。随着哈里斯成功登场,共和党内弥漫着恐慌情绪。
哈里斯以59岁的年龄应战特朗普,为民主党的竞选注入了新的活力并掀起“卡马拉热潮”。在这场金钱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竞选运动中,哈里斯在短短两周时间所筹集的资金是特朗普整个7月份筹得资金的两倍。
当然,哈里斯必须继续努力,加紧动员其选民基础并吸引七个“摇摆州”的中间派选民。为实现此一目标,她必须进行调整,意识到通货膨胀是美国民众关心的话题之一,并强化在移民和犯罪问题上的立场。在不足百天的时间里,充分展现其治理能力以说服民众。
中东军事升级的风险倍增
此外,中东局势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各报均在国际新闻版页关注当地动态。哈马斯政治领导人哈尼亚在德黑兰遇刺身亡,以及黎巴嫩真主党指挥官舒库尔在贝鲁特附近遭遇暗杀后,周末,中东军事升级的风险倍增。
周日,以色列军队对加沙收容流离失所巴勒斯坦人的两所学校发动袭击,造成至少30人死亡。真主党向以色列北部的拜特希勒镇发射了数十枚火箭弹,受到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拦截,随后以军对黎巴嫩南部发动袭击。数小时之后,特拉维夫又发生刺杀袭击,造成两人死亡。
德黑兰驻联合国代表周六披露:其盟友真主党将“深入以色列领土发动袭击”,而不仅仅限于“军事目标”。根据伊朗媒体《Kayhan》的报道,特拉维夫和海法等城市“都在目标之列”。
在这种紧张和全面报复的气氛下,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确认:该国已在防御和进攻方面做好了“非常高水平”的准备以应对任何情况,并得到了美国“坚定不移”的支持。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周五下令“调整美国在该地区的军事态势”。
面对局势升级的危险,继美国和英国之后,法国也于周日(8月4日)呼吁侨民尽快离开黎巴嫩,沙特阿拉伯也紧随其后。
法国总统马克龙和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周日一致呼吁,面对以色列、伊朗及其黎巴嫩盟友真主党之间日益紧张的局势,要“不惜一切代价”避免中东军事升级。
目前尚不清楚伊朗和真主党是否打算协同攻击或是单独行动。与伊朗结盟的也门胡塞武装也以“军事回应”的表述向以色列发出威胁。
内塔尼亚胡在国内受到各方非议
《费加罗报》从另一个角度报道了以色列总理在国内遭遇的困难。该报指出:尽管以色列随时可能受到伊朗、真主党、哈马斯和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内塔尼亚胡却在国内遭遇各方非议。
包括参谋长赫尔齐-哈勒维(Herzi Halevi)将军、摩萨德负责人戴维-巴尼亚(David Barnea)、负责反恐的安全部门辛贝斯负责人罗南-巴尔(Ronen Bar)和国防部长约夫-加兰特(Yoav Gallant)在内的以色列安全部门的全部精英纷纷动员起来反对内塔尼亚胡。当然还有被哈马斯扣押人质的家属。
他们谴责内塔尼亚胡在与哈马斯展开的关于释放人质的谈判中没有诚意;另外在德黑兰的刺杀行动也“无助于”达成协议。甚至美国总统拜登也表达了不满。
以色列民众对伊朗和真主党发出的报复威胁深感焦虑。军队方面则已处于最高戒备状态。
2 Listeners
3 Listeners
5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1,100 Listeners
46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2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