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
Or
今天(7月23日)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头版新闻话题多以国际事务为重点:《费加罗报》突出报道了美国总统针对援乌立场的变化,在重返白宫六个月之后,特朗普惊人地180度大转弯,恢复对乌军援;《十字架报》和《回声报》共同关注德法两国首脑周三在柏林的会晤,两国领导人试图消除在多个议题上的分歧,联合其他欧洲国家共同施压特朗普,法德关系面临考验;加沙的人道局势愈加严峻,《人道报》为当地局势的唯一见证人、却同样面临饥饿威胁的战地记者的艰难处境拉响警钟;《解放报》则聚焦拥有强烈身份认同感的法国亿万富翁皮埃尔-爱德华-斯特兰(Pierre-Edouard Stérin),通过其控股公司Otium投资多个行业,利用商业利润资助极右翼的“文化战争”;各报共同关注的国际新闻焦点主要围绕俄乌谈判的话题展开。
此外,中欧峰会在即,《回声报》刊出分析文章,强调中欧迎来关键性的外交时刻。
欧盟-中国:抉择时刻
《回声报》刊出法国ESSEC商学院教授、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分析中心研究员陆克(Philippe Le Corre)的一篇文章,分析了当前紧张的中欧关系,这名专家认为:将于周四(7月24日)召开的中欧峰会是一次关键性的外交时刻。
文章作者指出:在美中战略竞争升级的背景下,中国正在疏远欧洲,转而优先与美国对话,引发欧盟的不满与担忧。
过去数年间,中国制造业导致欧美大量就业岗位流失,如今“中国冲击”正蔓延至航空、人工智能、电信、生物技术、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等多个中国表现突出的领域,对欧洲构成挑战。
中欧贸易出现严重不平衡:2024年欧盟对中国贸易逆差高达3050亿欧元,且继续扩大,尽管欧盟已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然而,与稀土资源的依赖相比,这一贸易逆差可谓微不足道:欧盟98%的稀土进口依赖中国。冯德莱恩批评中国“操控”战略资源,呼吁分散供应链。
在对欧谈判中,中国在经贸重大议题和地缘政治敏感话题(特别是乌克兰)上立场强硬,毫无让步引发质疑。
文章作者最后指出:面对美中对峙日益尖锐的局面,欧洲的唯一选择是实现经济独立:加大创新、提升投资、拓宽供应链来源,与亚洲乃至全球其他经济体建立更多合作关系。
在特朗普的压力下,普京作出谈判姿态
此外,俄乌今天(7月23日)开始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新一轮和平谈判,多份日报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报道和分析。
《费加罗报》指出:迫于特朗普的压力,普京表面上作出了愿意谈判的姿态,却无意改变其军事目标。随着新一轮谈判与周三在土耳其启动,莫斯科明确表示:不应期待“奇迹般的进展”。
报道认为:莫斯科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此一伎俩早已屡见不鲜:一边宣称对谈判持开放态度,一边又坚持最高限度的条件;一边维持着最低限度的对话,一边又坚持着军事征服的进程,是俄罗斯的一贯表现。
报道认为:俄罗斯之所以积极回应在土耳其举行新的会谈,主要取决于华盛顿的态度。特朗普对谈判陷入僵局感到愤怒,因为这令他将自己打造为和平缔造者的努力枉然。特朗普要求莫斯科在50天之内与基辅达成协议,否则将面临严厉制裁。莫斯科虽然对特朗普的效率不抱任何幻想,却也不想令他难堪。
俄罗斯要求乌克兰承认其对四个被占领地区和克里米亚的主权,放弃加入北约及接收西方武器。此举更多是为了回应美国的压力,避免加剧制裁,但俄罗斯并未排除进一步军事扩张的可能性。
泽连斯基披露:周三的会晤重点仍在战俘交换和被带往俄罗斯的乌克兰儿童等具体事务上。由此不难看出:高层峰会尚为时过早。
希望渺茫的第三轮会谈
《解放报》则以“希望渺茫的第三轮会谈”为标题,对俄乌新一轮会谈进行了分析。该报认为:泽连斯基希望在会谈结束后与俄罗斯总统直接会晤。然而,俄罗斯并不预期谈判会有重大突破,新一轮谈判的前景似乎与前线的现实格格不入。最近几周,俄罗斯地面部队的致命空袭仍在继续,并继续在前线推进,莫斯科军队目前正快速向波克罗夫斯克东北方向推进。这座城市位于顿涅茨克州西部,是重要的地理和物流枢纽。俄军已逼近这座乌克兰关键城市的城门,一旦攻占该城,双方的力量平衡将重新定义。占领该镇明确表明了俄罗斯的野心,这与预计本周三举行的会谈中达成协议的前景形成鲜明对比。
3
44 ratings
今天(7月23日)出版的法国各大日报头版新闻话题多以国际事务为重点:《费加罗报》突出报道了美国总统针对援乌立场的变化,在重返白宫六个月之后,特朗普惊人地180度大转弯,恢复对乌军援;《十字架报》和《回声报》共同关注德法两国首脑周三在柏林的会晤,两国领导人试图消除在多个议题上的分歧,联合其他欧洲国家共同施压特朗普,法德关系面临考验;加沙的人道局势愈加严峻,《人道报》为当地局势的唯一见证人、却同样面临饥饿威胁的战地记者的艰难处境拉响警钟;《解放报》则聚焦拥有强烈身份认同感的法国亿万富翁皮埃尔-爱德华-斯特兰(Pierre-Edouard Stérin),通过其控股公司Otium投资多个行业,利用商业利润资助极右翼的“文化战争”;各报共同关注的国际新闻焦点主要围绕俄乌谈判的话题展开。
此外,中欧峰会在即,《回声报》刊出分析文章,强调中欧迎来关键性的外交时刻。
欧盟-中国:抉择时刻
《回声报》刊出法国ESSEC商学院教授、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中国分析中心研究员陆克(Philippe Le Corre)的一篇文章,分析了当前紧张的中欧关系,这名专家认为:将于周四(7月24日)召开的中欧峰会是一次关键性的外交时刻。
文章作者指出:在美中战略竞争升级的背景下,中国正在疏远欧洲,转而优先与美国对话,引发欧盟的不满与担忧。
过去数年间,中国制造业导致欧美大量就业岗位流失,如今“中国冲击”正蔓延至航空、人工智能、电信、生物技术、太阳能电池板和电池等多个中国表现突出的领域,对欧洲构成挑战。
中欧贸易出现严重不平衡:2024年欧盟对中国贸易逆差高达3050亿欧元,且继续扩大,尽管欧盟已对中国电动车加征关税。
然而,与稀土资源的依赖相比,这一贸易逆差可谓微不足道:欧盟98%的稀土进口依赖中国。冯德莱恩批评中国“操控”战略资源,呼吁分散供应链。
在对欧谈判中,中国在经贸重大议题和地缘政治敏感话题(特别是乌克兰)上立场强硬,毫无让步引发质疑。
文章作者最后指出:面对美中对峙日益尖锐的局面,欧洲的唯一选择是实现经济独立:加大创新、提升投资、拓宽供应链来源,与亚洲乃至全球其他经济体建立更多合作关系。
在特朗普的压力下,普京作出谈判姿态
此外,俄乌今天(7月23日)开始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新一轮和平谈判,多份日报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报道和分析。
《费加罗报》指出:迫于特朗普的压力,普京表面上作出了愿意谈判的姿态,却无意改变其军事目标。随着新一轮谈判与周三在土耳其启动,莫斯科明确表示:不应期待“奇迹般的进展”。
报道认为:莫斯科的表现并不令人意外,因为此一伎俩早已屡见不鲜:一边宣称对谈判持开放态度,一边又坚持最高限度的条件;一边维持着最低限度的对话,一边又坚持着军事征服的进程,是俄罗斯的一贯表现。
报道认为:俄罗斯之所以积极回应在土耳其举行新的会谈,主要取决于华盛顿的态度。特朗普对谈判陷入僵局感到愤怒,因为这令他将自己打造为和平缔造者的努力枉然。特朗普要求莫斯科在50天之内与基辅达成协议,否则将面临严厉制裁。莫斯科虽然对特朗普的效率不抱任何幻想,却也不想令他难堪。
俄罗斯要求乌克兰承认其对四个被占领地区和克里米亚的主权,放弃加入北约及接收西方武器。此举更多是为了回应美国的压力,避免加剧制裁,但俄罗斯并未排除进一步军事扩张的可能性。
泽连斯基披露:周三的会晤重点仍在战俘交换和被带往俄罗斯的乌克兰儿童等具体事务上。由此不难看出:高层峰会尚为时过早。
希望渺茫的第三轮会谈
《解放报》则以“希望渺茫的第三轮会谈”为标题,对俄乌新一轮会谈进行了分析。该报认为:泽连斯基希望在会谈结束后与俄罗斯总统直接会晤。然而,俄罗斯并不预期谈判会有重大突破,新一轮谈判的前景似乎与前线的现实格格不入。最近几周,俄罗斯地面部队的致命空袭仍在继续,并继续在前线推进,莫斯科军队目前正快速向波克罗夫斯克东北方向推进。这座城市位于顿涅茨克州西部,是重要的地理和物流枢纽。俄军已逼近这座乌克兰关键城市的城门,一旦攻占该城,双方的力量平衡将重新定义。占领该镇明确表明了俄罗斯的野心,这与预计本周三举行的会谈中达成协议的前景形成鲜明对比。
3 Listeners
5 Listeners
14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5 Listeners
0 Listeners
5 Listeners
6 Listeners
21 Listeners
10 Listeners
2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0 Listeners
3 Listeners
1 Listeners
2 Listen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