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n up to save your podcastsEmail addressPasswordRegisterOrContinue with GoogleAlready have an account? Log in here.
《美好時刻》是由台灣主言傳教會和主言家庭携手編輯的祈禱手冊。我們按照天主教會每日彌撒的經文,透過祈禱和在實際生活的經驗做更深一層的反思,希望祈禱者可以因此而親近聖言,用天主的話來豐富自己的生命,造福家庭和社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 more
FAQs about 《美好時刻》每日聖言分享:How many episodes does 《美好時刻》每日聖言分享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565 episodes available.
May 13, 202505.14(三)如同耶穌的愛 05.14(三)如同耶穌的愛 聖瑪迪宗徒 若望福音十五9-17 宗一15-17,20-26 聆聽聖言 耶穌說:「正如父愛了我,同樣我也愛了你們;你們應存在我的愛內。 如果你們遵守我的命令,便存在我的愛內,正如我遵守了我父的命令而存在他的愛內一樣。 我對你們講論了這些事,為使我的喜樂存在你們內,使你們的喜樂圓滿無缺。 這是我的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 人若為自己的朋友捨掉性命,再沒有比這更大的愛情了。 你們如果實行我所命令你們的,你們就是我的朋友。 我不再稱你們為僕人,因為僕人不知道他主人所做的事。我稱你們為朋友,因為凡由我父聽來的一切,我都顯示給你們了。 不是你們揀選了我,而是我揀選了你們,並派你們去結果實,去結常存的果實;如此,你們因我的名無論向父求什麼,他必賜給你們。 這就是我命令你們的:你們應該彼此相愛。」 釋經小幫手 我們經常談到愛,也渴望好好去愛自己重視的人,如我們的親友、家人、配偶、學生… 然而,很多時候我們憑著自己認為是愛的方式愛人,卻遇到很多挫折,甚至傷害了他人。雖然愛是天主賜給我們的本能,但要學會愛得好,我們卻需要向耶穌學習。今天,耶穌對門徒說:「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耶穌的愛到底和我們習慣的愛的模式有什麼差別呢?每一篇福音都敘述著耶穌的愛,若我們細細默想和品嘗,便能體悟耶穌愛的精華。比如說:當我們和別人互動時,我們是否以為愛就是要和和氣氣,不說不好聽的話,即便看到友人的一些不對且損害自己或他人的行為?耶穌對人的愛卻不是馬虎、隨便的。是,祂富有耐心、溫柔、憐憫,接納罪人和一般社會不喜歡靠近的人。但祂對他們真正的愛,卻發揮在引導他們離開被罪惡、軟弱壓迫的生活模式,活出他們真正的潛能。耶穌讓匝凱找回誠實慷慨的生活,督促罪婦不要再犯罪,引導了保祿激烈的熱忱,讓他們在天主的愛內真正活出他們的潛能。為了愛,耶穌不怕冒著被討厭、被拒絕的危險。我們的愛有這樣的誠實、這樣的勇氣嗎?與其隱藏自己的不舒服、不願意提到這些難以啓齒的話題,你是否可以學習耶穌,一方面接納他的弱點,另一方面坦誠的指出他可以改善和進步的地方,挑戰他們活出對得起天主召叫他們的生活嗎? 品嚐聖言 這是我的命令:你們該彼此相愛,如同我愛了你們一樣。 活出聖言 當你的愛反而造成傷害時,不要再執著,先在祈禱中讓耶穌告訴你現在該如何愛! 全心祈禱 耶穌,當我在愛的過程感到挫折時,求祢讓我轉向祢,重新向祢學習如何去愛!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May 12, 202505.13(二)相信的人 05.13(二)相信的人 法蒂瑪聖母顯現紀念 若望福音十22-30 宗十一19-26 聆聽聖言 那時,在耶路撒冷舉行重建節,正是冬天。 耶穌徘徊於聖殿內撒羅滿遊廊下。 猶太人圍起他來,向他說:「你使我們的心神懸疑不定,要到幾時呢?你如果是默西亞,就坦白告訴我們罷!」 耶穌答覆說:「我已經告訴了你們,你們卻不相信;我以我父的名所作的工作,為我作證,但你們還是不信,因為你們不是屬於我的羊。 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隨我;我賜與他們永生,他們永遠不會喪亡;誰也不能從我手中把他們奪去。 那賜給我羊群的父,超越一切,為此,誰也不能從我父手裡將他們奪去。 我與父原是一體。」 釋經小幫手 今天我們聽到耶穌談論兩種不同的人:相信祂的人和不相信祂的人。耶穌把那些相信祂的人比喻成祂的羊,「我的羊聽我的聲音,我也認識他們,他們也跟隨我。」羊和牧人的關係親密,牧人餵養、保護羊,他對羊的照顧足夠讓羊兒對牧人有著百分的相信,只要它們聽到牧人的聲音,就立刻跟隨他,從不會有多餘的懷疑。同樣的,那些經常和耶穌相處,透過祈禱和閱讀聖言聆聽耶穌的聲音的人,接收到來自耶穌的愛和力量,智慧和恩寵,讓他們有能力在有限的生命中活出超越性的價值。生活起起伏伏,熟悉耶穌的人會自然的轉向耶穌,依靠祂而不是只是依靠自己或一律只用世俗的方法和標準來面對。耶穌教導我們,比起世俗的成功順遂,更有價值的是能活出永生,用自己短暫的生命為世界、為世人留下不朽的貢獻。歷代的聖人聖女們都成功做到這一點,當世界和教會有特別的需要時,他們與聖神配合,用嶄新的方法回應這需要,讓世界更有希望。這是他們為耶穌作證的方式。你能說出你最喜歡的聖人如何為耶穌作證嗎?相反的,那些不信耶穌的人,無論耶穌在他們身邊行了多少奇蹟,他們仍會覺得不夠,或認為這只是巧合,是人類努力的結果。為此,耶穌要告訴我們,奇蹟並不能產生信德,但信德卻能讓人看到奇蹟,甚至活出奇蹟、行奇蹟。 品嚐聖言 我以我父的名所作的工作,為我作證,但你們還是不信,因你們不是屬於我的羊。 活出聖言 如果你最近感覺天主很遙遠,很陌生,也許是時候注重你的祈禱和靈修的培養了。 全心祈禱 天父,請祢賜給我信德的眼睛和感恩的心,讓我能常看到天主的作為並稱謝祂。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May 11, 202505.12(一)超越不必要的界限 05.12(一)超越不必要 的界限 聖迺仁與聖齊禮殉道 聖邦康殉道 宗徒大事錄十一1-18 若十1-10 聆聽聖言 宗徒和在猶太的弟兄聽說了,連外邦人也接受了天主的聖道。及至伯多祿上到耶路撒冷,那些受割損的人非難他說:「你竟進了未受割損人的家,且同他們吃了飯!」伯多祿便開始按次解釋說:「我在約培城祈禱的時候,在神魂超拔中見了一個異像:由天上降下一個器皿,好像一塊大布,繫著四角,從天縋下,一直來到我面前。我往裡面定睛細看,見有地上的四足獸、野獸、爬蟲和天空的飛鳥。我也聽到有聲音向我說:伯多祿!起來,宰了,吃罷!我卻答說:主,絕對不可!因為污穢和不潔之物總沒有進過我的口。第二次有聲音從天上答道:天主稱為潔淨的,你不可稱為污穢!這事竟一連發生了三次。以後,那一切又撤回天上去了。正在那時,忽有三個人,來到我們所住的家門前,他們是從凱撒勒雅被派來見我的。聖神吩咐我應與他們同去,不必疑惑。同我一起去的,還有這六個弟兄,我們就進了那人的家。那人告訴了我們:他怎樣看見天使站在他的屋內,說:你要打發人到約培去,邀請號稱伯多祿的西滿來。他有話對你講,使你和你全家得救。以後,在我開始講話時,聖神就降在他們身上,有如當初降在我們身上一樣。我就想起了主所說的話:若翰固然用水施了洗,但你們卻要因聖神受洗。所以,如果天主賜給了他們同樣的恩惠,如同給我們信主耶穌基督的人一樣,我是什麼人,能阻止天主呢?」眾人聽了這話,才平靜下來,並光榮天主說:「原來天主也恩賜外邦人悔改,為得生命。」 釋經小幫手 在伯多祿的神視中,當天主要他吃四足獸、爬蟲、野獸和飛鳥,他首先是不願意,因為按照猶太人的法律,它們是不潔的。但天主卻一而再地強調說:「天主稱為潔淨的,你不可稱為污穢!」想打破伯多祿的思維和界限,讓他知道天主的價值不被人的標準限制。試想:你生命中有哪些界限對你來說是重要的?比如說:有些長輩不喜歡兒女和不同國籍或信仰的人交往;在教會内,我們仍然對其它基督教派有諸多懷疑和偏見;我們經常用一個年輕人的學校來評斷他是怎麼樣的人…但,今天的經文卻讓我們看到,那些我們認為不潔、不好的,其實也都被天主的大愛包容、覆蓋著,天主對他們是有計劃的。如果天主都不嫌棄他們,渴望他們被好好接待,那我們憑什麼有這樣排它的行為和思想呢?誠心的反省:我的心排擠的是誰?是什麼類型的人?為什麼?當我們越是想證明為什麼這些人應該被排除、受限或約束時,邀請聖神幫助我們意識到,也許我們承擔的是一些過去的傷口,不只是我們自己的,還包括我們家族、種族、國家等的傷口。天主知道這些傷口需要被承認和治癒,才能讓我們對他人有一個新的相處模式。經文中,天主不厭其煩的帶領伯多祿超越自己設下的界限,一旦他做到了,他就成為許多人跨出類似偏見的榜樣。同樣,天主也希望我們的超越能帶動他人超越那不必要的界限。 品嚐聖言 天主稱為潔淨的,你不可稱為污穢! 活出聖言 鼓起勇氣靠近一個你心中感到排斥的人,並詢問天主祂如何看這個人? 全心祈禱 主,憑著我的人性,我容易排擠某種人,但求祢在這些時候,讓我想起祢的意願!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7minPlay
May 10, 202505.11(日)福傳的使命 05.11(日)福傳的使命 復活節第四主日 國際聖召節 宗徒大事錄十三14,43-52 默七9,14-17; 若十27-30 聆聽聖言 保祿和巴爾納伯由培爾革經過各處,到了丕息狄雅的安提約基雅;安息日他們進了會堂坐下。會眾散去以後,有許多猶太人和歸依猶太教的虔誠人,隨從了保祿和巴爾納伯,二人同他們談話,勸他們務要堅持天主的恩寵。下一個安息日,全城的人幾乎都聚集了來,要聽天主的聖道。猶太人一看見這麼眾多的人,就滿心嫉妒,反對保祿所講的,且加以辱罵。保祿和巴爾納伯卻放膽地說:「天主的聖道本來先應講給你們聽,但因你們拒而不受,並斷定自己不配得永生,看,我們就要轉向外邦人,因為主如此命我們說:『我已立你作為外邦人的光明,使你成為他們的救恩,直到地極。』外邦人聽了,都很喜歡,讚美主的聖道;那些被預定獲得永生的人,就都信了。主的聖道遂傳遍了那地方。猶太人卻挑唆敬畏天主的尊貴婦人和城中的要人,發動迫害保祿和巴爾納伯,把他們驅逐出境。二人就把腳上的塵土向他們拂下,往依科尼雍去了。門徒都充滿喜樂和聖神。 釋經小幫手 今天我們讀到保祿和巴爾納伯的傳教使命。保祿和巴爾納伯勇敢地見證福音,公開地向人們談論有關天主的道理,並鼓勵信徒們過好信仰生活。在過程中,他們遭到了人們不同的反應。 一方面,許多人靠近他們,渴望聽到福音。在這裡,我們不妨問問自己,身為基督徒,我們也有傳福音的使命,然而我們的言行是否和非基督徒有別,能吸引人們想要認識我們的天主呢?我們對自己的信仰有足夠瞭解,能回應他人對信仰的疑惑和興趣嗎?遇到對信仰或福音有興趣且表示開放的人,保祿和巴爾納伯毫不猶疑的講天主的真理分享給他們。這些願意開放和耶穌接觸的人,即使他們可能對信仰還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但因為他們沒有立馬拒接耶穌,願意重複接觸祂,耶穌便有機會征服他們的心。這也提醒我們,當我們邀請他人來認識耶穌的時候,請別一遇到挫折或被拒絕就不敢下次再邀請他們了,也不要因為他人來參加了一個活動就認為我們的福傳業績已經達到,不需要再繼續關懷和陪伴他人的信仰。這是因為信仰需要不斷的被滋潤才能深入並成熟。最後,我們看到保祿和巴爾納伯並沒有因為他人負面反應而灰心喪志,停止福傳。這是因為他們尋求的不是他人的認同和讚美,而是要忠實的回應天主的召叫。今天,仍然有許多人渴望聽到福音,也需要基督的好消息。你是否會回應天主的召叫,把福音分享給他們嗎? 品嚐聖言 我已立你作為外邦人的光明,使你成為他們的救恩,直到地極。 活出聖言 如果你是他人信仰中的代父母,請你今天就打電話關心他們的信仰生活。 全心祈禱 天主,請祢讓我意識到福傳不止是帶他人來領洗,也要在信仰道路上持續陪伴他!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8minPlay
May 09, 202505.10(六)學習愛家人 05.10(六)學習愛家人 中華聖母 亞維拉聖師若望司鐸 若望福音十九25-27 米五1-4 聆聽聖言 在耶穌的十字架旁,站著他的母親和他母親的姊妹,還有克羅帕的妻子瑪利亞和瑪利亞瑪達肋納。 耶穌看見母親,又看見他所愛的門徒站在旁邊,就對母親說:「女人,看,你的兒子!」 然後又對那門徒說:「看,你的母親!」就從那時起,那門徒把她接到自己家裡。 釋經小幫手 耶穌在十字架上,將母親託付給祂最愛的門徒,又將最愛的門徒託付給祂的母親。耶穌在生命的尾聲,最關心的是誰呢?就是祂的母親,以及祂過去三年來培養的門徒們。他們與祂最親密,因此必定最深切地感受祂的離去。儘管如此,耶穌還是給人一種平安的感覺。雖然祂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已到,但祂所努力建立的一切卻不必因著祂的離去而終止。相反的,這個工程將在祂的母親和門徒身上繼續存留下去。耶穌信任聖母和祂最愛的門徒,祂相信他們會為了祂而像家人一樣互相愛護、互相支持,而祂的精神將在他們身上存留下去。也許,這是每一個人在臨終時所看到的一幕,親人們和和樂樂,也會因為深愛著自己而彼此照顧。很可惜,很多家庭的長輩在臨終時,看到的不是這一幕,而是兒女之間的不和樂,為了家產的分配,為了自己老年的照顧,為了過去的創傷和嫉恨,吵吵鬧鬧,誰也不肯讓誰。或許我們可以反思一下,為什麼會這樣?無非是因為他們沒有成功的在自己的家人間打造一個健康和充滿愛的關係。或許他們把時間都花在追求財富了?或許沒有人教導他們如何去愛,或許他們未意識到比起其它的成就,這份愛是更值得去投資的,因為他們的生命將透過親人間的愛延續下去。今天,也讓我們勇敢的告訴身邊的人這個真理吧! 品嚐聖言 耶穌看見母親,又看見他所愛的門徒站在旁邊,就對母親說:「女人,看,你的兒子!」 活出聖言 不要輕忽對家人的愛,意識到,即便這愛很基本,但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全心祈禱 耶穌,讓我謙卑地學習如何愛我的家人,也願意在過程中為了愛不斷調整自己。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8minPlay
May 08, 202505.09(五)超越自我 05.09(五)超越自我 宗徒大事錄九1-20 若六52-59 聆聽聖言 掃祿還是向主的門徒口吐恐嚇和兇殺之氣,遂去見大司祭,求他發文書給大馬士革各會堂,凡他搜出的這道門的人,不拘男女,都綁起來,解送到耶路撒冷。當他前行,快要臨近大馬士革的時候,忽然從天上有一道光,環射到他身上。他便跌倒在地,聽見有聲音向他說:「掃祿,掃祿,你為什麼迫害我?」他答說:「主!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穌。但是,你起來進城去,必有人告訴你當作什麼。」陪他同行的人站在那裡,說不出話來;只聽見聲音,卻看不見什麼人。掃祿從地上起來,睜開他的眼,什麼也看不見了。人們牽著他的手,領他進了大馬士革。三天的工夫看不見,也不吃,也不喝。在大馬士革有個門徒,名叫阿納尼雅,主在異像中向他說:「阿納尼雅!」他答說:「主,我在這裡。」主向他說:「起來,往那條名叫『直街』的地方去,要在猶大家裡找一個名叫掃祿的塔爾索人;看,他正在祈禱。」──掃祿此時在異像中看見一個名叫阿納尼雅的人進來給自己覆手,使他復明──阿納尼雅卻答說:「關於這個人,我聽許多人說:他在耶路撒冷對你的聖徒作了許多壞事;他在這裡也有從大司祭取得的權柄,要捆綁一切呼號你名字的人。」主卻向他說:「你去罷!因為這人是我所揀選的器皿,為把我的名字帶到外邦人、國王和以色列子民前,因為我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字該受多麼大的苦。」阿納尼雅就去了,進了那一家,給他覆手說:「掃祿兄弟!在你來的路上,發顯給你的主耶穌打發我來,叫你看見,叫你充滿聖神。」立刻有像鱗甲一樣的東西,從他的眼中掉了下來,他便看見了,遂起來領了洗。進食以後,就有了力量。他同大馬士革的門徒住了幾天之後,即刻在各會堂中宣講耶穌,說他是天主子。 釋經小幫手 人,身為生物,就自然地有一種趨利避害的本能。試想想,有多少時候,我們會把好的東西留給自己,先滿足自己的需要才去和別人分享?幾時我們看到自己的「敵人」或競爭對手遇到挫折或被擊敗時,心裡自然的感受是喜悅、慶幸,而不是同情?也許我們必須承認,適度的自私是人類自我保護的方法。但是,當天主邀請我們跨越自私,用同仁的心接納我們的「敵人」時,我們能夠做到嗎?今天我們看到阿納尼雅就碰到這樣的選擇。掃祿迫害基督徒,如今終於被神奇地制服,不能再殺害基督徒了,這不是值得慶幸的事嗎?但是上主卻要阿納尼雅去為掃祿覆手,讓他復明。對一般人來說,這是不可能的事!更何況掃祿的災難是自找的,和阿納尼雅無關,為什麼要他冒險去幫助他?但天主卻對阿納尼雅說:「你去罷!因為這人是我所揀選的器皿」,阿納尼雅的信德和慷慨是何等地大。就因為天主相信了掃祿,阿納尼雅也就去了,按天主的話做了。你能像阿納尼雅一樣用天主的眼光看待你的「敵人」嗎?也許你的敵人就是你那苛刻的老闆、那不老實的同事、那愛發牢騷的伴侶、那遲鈍無能的員工。你問過天主祂到底如何看他們嗎?天主從來沒有放棄過他們,正如祂從不會放棄我們一樣。也許他們只需要認識天主的福音,接觸天主的價值就可以變得不一樣。但是誰會成為他們認識天主的工具呢?是你嗎? 品嚐聖言 主卻向他說:「你去罷!因為這人是我所揀選的器皿… 」阿納尼雅就去了。 活出聖言 讀完今天的經文,天主讓你想到了誰?無論天主邀請你對他做什麼,你都去做吧! 全心祈禱 我不願一直被自己的想法卡住,主,請給我順服祢的決心,讓祢帶我超越自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8minPlay
May 07, 202505.08(四)承擔幸福的責任 05.08(四)承擔幸福的責任 宗徒大事錄八26-40 若六44-51 聆聽聖言 上主的天使向斐理伯說:「起來,往南行,沿著由耶路撒冷下到迦薩的路走,即曠野中的那條路。」他就起來去了。看,有個厄提約丕雅人,是厄提約丕雅女王甘達刻的有權勢的太監,也是她寶庫的總管;他曾來到耶路撒冷朝聖。他回去的時候,坐在車上誦讀《依撒意亞先知》。聖神就向斐理伯說:「你上前去,走近這輛車子!」斐理伯就跑過去,聽見他誦讀《依撒意亞先知》,便說道:「你明白所誦讀的嗎?」他答說:「若沒有人指教我,怎麼能夠?」於是,請斐理伯上車與他同坐。他所誦讀的那段經正是:「他如同被牽去宰殺的羊,又像羔羊在剪毛者前緘默,他也同樣不開口。在他屈辱之時,無人為他申辯。誰能描述他的後代呢?因為他的生命從地上被奪去了。」太監向斐理伯發言說:「請你說:先知說這話是指誰呢?是指自己或是指別人?」斐理伯便開口,從這段經文開始,給他宣講了耶穌的福音。他們沿路前行的時候,來到了一個有水的地方,那太監就說:「看,這裡有水;還有什麼阻擋我受洗呢?」【斐理伯答說:「你若全心相信,便可以。」他答說:「我信耶穌基督就是天主子。」】他就命車停住,斐理伯和太監兩人下到水中,斐理伯給他付了洗。當他們從水中上來的時候,主的神把斐理伯提去,太監就再看不見他了。他就喜喜歡歡地往前行自己的路。斐理伯卻出現在阿左托,以後經過各城,宣講福音,直到凱撒勒雅。 釋經小幫手 今天的經文中的厄提約丕雅的太監是我們感恩和積極的典範。他是外邦人,雖然渴望認識經文,但因對以色列的傳統和信仰不熟悉,所以不明白經文所要表達的。然而,他卻沒有就此放棄。當他遇到認識經文的斐理伯時,他積極把握機會請教斐理伯,向他學習。同樣,當他們經過沙漠裡有水的地方時,也毫不猶疑的要求接受洗禮,說:「看,這裡有水;還有什麼阻擋我受洗呢?」即便沒有隆重的儀式、完整的配備,他仍把眼前的水源視為讓他完成受洗、皈依耶穌基督的機會。他看到的不是自己或環境的不足、不完美,而是願意在每一個不完美中看到可能、看到天主的恩賜,並積極把握它,從而收穫喜樂的果實,「他就喜喜歡歡地往前行自己的路。」很可惜,很多人卻缺乏這樣的喜樂。當他們遇到不順心的狀況時,他們容易將問題歸罪於環境、怪別人不給機會,卻不積極變通、學會把握已有的資源和機會。比如說:在職場上,當我們遇到人際關係問題時,很多人會停留在委屈和不被理解的負面情緒中,讓自己退縮,不想再跟他人合作,也放棄想改變工作氣氛的動力。但,若我們鼓起一點勇氣,效法這位太監說:「看,我們今天還需要合作;那麼還有什麼能阻擋我嘗試去和他建立關係呢?」當我們懂得把握天主賜下的每一個小機會,我們會發現,我們已慢慢擺脫無助感,開始為自己的命運承擔責任了。 品嚐聖言 「看,這裡有水;還有什麼阻擋我受洗呢?」 活出聖言 有什麼事情你想做,卻因認為無法做到完美而沒有開始?積極為它踏出一小步吧! 全心祈禱 聖神,請給我謙虛的心,積極地為自己的幸福負起責任,別總是抱怨他人或環境。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8minPlay
May 06, 202505.07(三)選擇永生的智慧 05.07(三)選擇永生的智慧 若望福音六35-40 宗八1-8 聆聽聖言 耶穌回答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裡來的,永不會饑餓;信從我的,總不會渴。 但是我向你們說過:你們看見了我,仍然不信。 凡父交給我的,必到我這裡來;而到我這裡來的,我必不把他拋棄於外,因為我從天降下,不是為執行我的旨意,而是為執行派遣我來者的旨意。 派遣我來者的旨意就是:凡他交給我的,叫我連一個也不失掉,而且在末日還要使他復活,因為這是我父的旨意:凡看見子,並信從子的,必獲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 釋經小幫手 耶穌告訴我們,天父的旨意是要我們都獲得永生。然而,在你印象中,永生是什麼呢?自古,人類都尋求長命不死的秘方但卻未曾找著。就連耶穌在世時,也得遵守肉體必要死亡的法則,證明肉體的永存不是耶穌說的永生。另外,很多基督徒也會將永生理解為一個好人死後會去的天堂,在那裡沒有痛苦、沒有憂傷、能享有天上的福樂。然而,如果永生只與死後有關,那麼許多基督徒將很難理解它與我們日常生活有何關聯。但是,今天耶穌清楚告訴我們,永生不只是末日的事情,而是我們今世、此時此刻可以活出的真理。今天,耶穌對我們說:「凡看見子,並信從子的,必獲得永生。」這永生的祝福不需要等到人死後才會兌現,而是在我們有限的生命中,透過超性的信、望、愛學會和天主連接,用天主更大的視角看世界、也學會和世界互動,在世上留下不朽且有意義的印記。耶穌用自己短短的生命教導我們怎麼活出永生。祂認真的生活,但是不是為了爭取可朽的成就,而是用愛讓祂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充滿不朽的價值、尊嚴和意義。因為有愛,無論祂是在和朋友坐席、在教誨群衆、驅魔或行奇蹟、在獨自祈禱或在對抗荒謬的言論,祂都在轉變世界,而其效果世代綿延,永存不朽。試問:你在生活裡奮力爭取的事情中,有哪些是長存的,哪些卻會隨著時光失去其重要性?讓我們將更多心思轉向前者吧! 品嚐聖言 凡看見子,並信從子的,必獲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使他復活。 活出聖言 若你為一件小事與人賭氣、記仇,請提醒自己,能存留到永生的只有愛。 全心祈禱 主,我不願將生命浪費在可朽壞且沒有價值的情懷上,請祢賜我選擇永生的智慧。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May 05, 202505.06(二)天降食糧 05.06(二)天降食糧 若望福音六30-35 宗七51-八1 聆聽聖言 群眾又說:「那麼,你行什麼神蹟給我們看,好叫我們信服你呢?你要行什麼事呢?我們的祖先在曠野裡吃過『瑪納』,正如經上所記載的:『他從天上賜給了他們食物吃。』 於是耶穌向他們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並不是梅瑟賜給了你們那從天上來的食糧,而是我父現今賜給你們從天上來的真正的食糧, 因為天主的食糧,是那由天降下,並賜給世界生命的。」 他們便說:「主!你就把這樣的食糧常常賜給我們罷!」 耶穌回答說:「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裡來的,永不會饑餓;信從我的,總不會渴。 釋經小幫手 你是不是把天主看為自動販賣機?我們要投錢自動販賣機是為了要買到我們要的飲料、零食。除非自動販賣機故障,只要我們投了錢,就可以期待得到自己選擇的產品。那麼,面對天主,我們可能也抱有同樣的心態。我們祈禱是為了要天主給我們東西,而「天主販賣機」賣的是祝福和恩惠。只有當祂能夠賜給我們想要的祝福或恩惠時,祂才是有用的。我們絕不會想和自動販賣機建立更深的關係,花時間去和它相處。同樣,如果我們只視天主為一個販賣機,我們就不會想認識祂更深、去發現祂的想法、並和祂分享自己的生活。福音中的群眾也是想從耶穌身上獲得某些東西:「祢行什麼神蹟給我們看,好叫我們信服祢呢?」他們渴望看到神蹟,看到耶穌再次增餅,餵飽自己。但他們卻不知道,原來站在他們眼前的耶穌,更想賜給他們祂的友誼,而祂的友誼是唯一能夠真正填滿人心空虛的。「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裡來的,永不會饑餓;信從我的,總不會渴。」物質的東西和世上的祝福會用盡、會失去價值,但是若我們和耶穌建立關係,無論生活遇到什麼狀況,我們都能倚靠耶穌的陪伴,引導。認識耶穌才是我們心靈上真正的食糧。意識到這點,讓我們轉變我們祈禱的模式,與其向耶穌求事物,不如視祈禱為與祂心對心的交談,彼此分享最深的自己,並學會相祂對我們生活的美好計劃。 品嚐聖言 天主的食糧,是那由天降下,並賜給世界生命的。 活出聖言 在這一週找一段時間,靜靜地坐在聖堂陪伴耶穌,學習意識到祂也渴望陪伴你。 全心祈禱 耶穌,對不起,雖然祢常在我身邊,但我卻只在有需要時想到祢,求祢轉變我!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7minPlay
May 04, 202505.05(一)認識永生的食糧 05.05(一)認識永生的食糧 若望福音六22-29 宗六8-15 聆聽聖言 第二天,留在海對岸的群眾,看見只有一隻小船留在那裡,也知道耶穌沒有同他的門徒一起上船,只有他的門徒走了── 然而從提庇黎雅有別的小船來到了,靠近吾主祝謝後,人們吃餅的地方── 當群眾一發覺耶穌和他的門徒都不在那裡時,他們便上了那些小船,往葛法翁找耶穌去了。 當群眾在海對岸找著他時,就對他說:「辣彼,你什麼時候到了這裡?」 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你們尋找我,並不是因為看到了神跡,而是因為吃餅吃飽了。你們不要為那可損壞的食糧勞碌,而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勞碌,即人子所要賜給你們的,因為他是天主聖父所印證的。」 他們問說:「我們該做什麼,才算做天主的事業呢?」 耶穌回答說:「天主要你們所做的事業,就是要你們信從他所派遣來的。」 釋經小幫手 群眾尋找耶穌,是為了從耶穌那裡得到餅吃嗎?或是想再次看到奇蹟?今天,我們也可以反省:我信耶穌到底是為了什麼?是習慣嗎?是為了找到平安、祝福嗎?是被祂的生命和真理吸引嗎?還是有其它的原因?很多時候我們的心態也和群眾一樣,忙碌的追求物質的「食糧」。我們想在可見的事上看到天主的祝福,如天主奇蹟的醫治我們的病痛、奇蹟的讓我們獲得所要的成就、奇蹟的讓我們撇除困難等。我們對祈禱也有很多錯誤的期待,如:祈禱一定要有感覺、或有很多的新啓發才算是「成功」的祈禱。但今天耶穌要告訴我們:「你們不要為那可損壞的食糧勞碌,而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勞碌。」神跡和感官感受都會過去、會淡化,但祂賜給我們的永生食糧卻不會。耶穌賜給我們的永生食糧就是祂自己——祂的友誼和陪伴。「我就是生命的食糧,到我這裡來的,永不會飢餓;信從我的總不會渴」(若三6)。也許我們會問:「主,這話可信嗎?為什麼我跟隨了祢,卻仍會遇到生活的壓力、病痛、煩惱、匱乏呢?」然而,轉念一想,生活固然有種種挑戰,但有耶穌做我們的朋友,一路陪伴、引導、鼓勵我們,我們不是一個人面對,這樣我們豈不是幸福的嗎?耶穌願意做我們的朋友,陪伴我們走生命旅程,也用聖言和聖事滋養我們。你願意把與耶穌培養友誼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功課嗎? 品嚐聖言 你們要為那存留到永生的食糧勞碌,即人子所要賜給你們的。 活出聖言 別自認自己已很認識耶穌,卻要試著每天發現一個祂的新面相、加深對祂的認識。 全心祈禱 主,請讓我謙虛地意識到,當我自認很認識祢時,其實是我太無知、太驕傲了。 Powered by Firstory Hosting...more6minPlay
FAQs about 《美好時刻》每日聖言分享:How many episodes does 《美好時刻》每日聖言分享 have?The podcast currently has 1,565 episodes available.